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必军 《湘潮》2016,(1):12-13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芷江与抗战历史名城结下了缘。一直以来,学术界和民间就"芷江受降"还是"芷江洽降"流传不同说法,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本文从党史、历史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诠释"芷江受降"和"芷江洽降",让这段中国人挺起脊梁的历史更加增强我们的自信。  相似文献   

2.
梁建昆 《湘潮》2006,(6):56-56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表广播演说,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当天,蒋介石以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的名义,致电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要其派代表到江西玉山洽降。17日蒋介石又复电冈村宁次,将日军洽降地由江西玉山变更为湖南芷江。蒋介石为何改变洽降地点呢?原来,正当重庆方面为赴玉山洽降繁忙之时,一些高层人士对把洽降地点放在玉山提出了异议,认为把洽降地点放在玉山不利于洽降。因为玉山处于敌占领区,大部分日军还很顽固、傲慢,不服输。如果在日军占领区内进行洽降,不利于洽降安全、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在心理上给降…  相似文献   

3.
芷江洽降     
《湘潮》1985,(8)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中日两国在芷江举行了洽降会谈。至此,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最终胜利,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我多灾多难多辱的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个  相似文献   

4.
芷江洽降     
湘西会战(1945年4月9日—6月7日),是我国军民八年抗战最后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日中双方围绕着夺取和死守芷江基地而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血战,外国友人曾称它为“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结果以日军的惨败和中国爱国军民的胜利而告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21日至23日,在湖南湘西边陲小古镇——芷江,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新闻——日军侵华最高司令长官冈村宁次派今井武夫总参谋副长乘飞机从南京飞抵芷江洽降。侵华日军为何在芷江这座小镇举行举世瞩目的洽降?近50年来,一直是个难解之迷。为此,在中国抗战胜利50周年快要来临之际,本文将向广大读者揭开这一事件的内幕—— 芷江大决战为芷江洽降 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芷江,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南麓,云贵高原东  相似文献   

6.
《学习导报》2010,(21):59-59
“八年烽火起卢沟,受降一日落芷江”。1945年8月21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代表今井武夫在芷江向中国政府及盟军代表无条件投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抗战胜利受降名城芷江矗立着纪念二战胜利的标志性建设——“血”字型受降纪念坊、受降会场旧址“受降堂”、二战期间“飞虎队”在芷江机场的大本营等等,它们是和平与正义终将战胜侵略的象征。2001年,  相似文献   

7.
唐昭军 《新湘评论》2006,(11):51-51
湖南省芷汀县上坪乡上坪村南面的山坡上,有一座雄伟壮观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它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这方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热土。  相似文献   

8.
萧栋梁 《湘潮》2005,(8):25-27
1945年4月至6月,日军为挽救其灭亡的命运,调集8万人的军队发动了针对湖南西部,特别是芷江机场,也是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次进攻作战——湘西会战。国民党调集10个军11万余人,以雪峰山为依托,诱敌深入,以优势兵力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芷江机场,取得了湘西会战的胜利。湘西会战又称“芷江作战”,国外有人称之为“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前形势和敌我部署会战前一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和战役决战阶段。美英军队在太平洋战场开始大规模反攻,截断了日本南方军的海上交通线。在中国战区,盟军于1944年10月在缅北发动八莫战役,12月…  相似文献   

9.
1945年——1995年,历史车轮悠悠地滚过半个世纪。 人们不会遗忘:50年前,那些用滚烫的热血书写的岁月;那个用欢欣的眼泪洗刷的时光。 历史永远铭记:50年前,穷兵黩武的日本帝国主义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0.
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日军为挽救其灭亡的命运,调集8万人的军队发动了针对湖南西部,特别是芷江机场的大举进攻。国民党调集10个军11万余人,以雪峰山为依托,诱敌深入,以优势兵力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芷江机场,取得了湘西会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21日至23日,中日两国在湖南芷江举行了举世瞩目的洽降会谈。这次会谈为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政府签字投降奠定了基础。芷江作为中日洽降会谈的地点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第一,“芷江洽降”还不是正式签订投降协定可以放到中小城市进行。正如冈村宁次派遣代表今井所说:“这次来,是联系停战协定的准备工作, 史实考证  相似文献   

12.
芷江,因为八年抗日烽火息落地而蜚声海内外。近年来,芷江这座湘西边城紧紧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将抗战文化延伸、精炼,升华为和平文化,并以“打造和平名城,构建和谐芷江”为目标,大力弘扬和平文化,打造和平文化品牌,开创了一条创意文化之路,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芷江,因为八年抗日烽火息落地而蜚声海内外。近年来,芷江这座湘西边城紧紧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将抗战文化延伸、精炼,升华为和平文化,并以“打造和平名城,构建和谐芷江”为目标,大力弘扬和平文化,打造和平文化品牌,开创了一条创意文化之路,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斗转星移,光阴似箭,我在半个世纪戎马生涯中亲历之事皆如过眼烟云一掠而去,唯有参与日军洽降筹备及书写国民党陆军总司令、战区总司令何应钦上将致驻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大将的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中字第一号备忘录的那件往事,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1945年8月,湘西会战的烽烟还未完全消散,部队就投入整补和训练,准备迎接日渐逼近的反攻。身任国军第四方面军司令部副官处上尉副官的我,随军驻扎于湖南省辰溪县北部山区。15日夜晚时分,突然,我军西边的美军驻地响起一阵乒乒乓乓的令人不安的枪声。刚才还是万籁俱寂的军营顿时一片骚动。经与美  相似文献   

15.
鄂西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战役之一,并取得了重大胜利.会战既歼灭了日伪有生力量(据官方统计,鄂西一役,共毙伤敌官兵25718名,马1384匹,毁灭飞机45架,汽车75辆,船舶122艘,仓库5所),使鄂西广大国土未遭日寇铁蹄的蹂躏,又保住了陪都重庆的门户,它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影响极大.身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和湖北省政府主席之职的陈诚,是这一战役的最高指挥官,于战役的胜利有直接关系,在督率将士抗日守土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1936年夏,北平上空乌云翻滚,空气中夹杂着火药味.已将铁蹄踏入平津地区的日本侵略军,正在加紧实施吞并华北、侵占全中国的阴谋.然而,日本侵略者在华北的扩张,遭到了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广大爱国官兵的有力抵抗.为了拔掉二十九军这颗眼中钉,日本侵略者使用软硬两手,对二十九军官兵实行武力压迫和拉拢软化.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秉承国民党最高当局旨意,以多种形式与日本方面周旋,以期避免战争,维持华北现状.在这个背景下,中日两军将官上演了一出"鸿门宴".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馆意外地发现了一份与众不同的档案资料。而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份档案竟跟毛泽东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就在日前,湖南  相似文献   

18.
单侠 《世纪桥》2014,(11):19-20
"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了讲好此问题,就要先对学生对此问题存在的误区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指出国民党不是抗战的中流砥柱的重要依据;最后,在与国民党的对比中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结论,从而使学生真正树立中共是抗战的中流砥柱的认识,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唐伟 《新湘评论》2009,(12):62-62
11月13日上午9时28分,象征中华民族和谐与和平文化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太和塔在国际和平名城湖南芷江破土动工。和平园太和塔的理念和建设太和塔的建议,是由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主任委员程思远先生,于1995年开始提出和倡议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连战先生中国大陆"破冰之旅",2008年马英九先生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4月胡锦涛、萧万长博鳌论坛历史性会见,以及6月国民党现任主席吴伯雄的即将访华,不仅打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关系历史上长达60多年的僵局,激发了海内外对两大政党未来关系走向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两大政党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作为近代以来中国最大的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始终是左右中国政局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1]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而当时国共两党"一国两制"式的特殊合作方式,则是有待深入挖掘的研究课题,其中不乏历史启示,尤其对解决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问题加以探讨,以有所贡献于海峡两岸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