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突破和发展、保持农村生机与活力的灵魂,必须把创新摆到重要位置。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选准切入点,把握好重点,强化机制建设,紧跟科技发展,加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由若干阶段组成,应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循序渐进,扎实工作。现阶段应在“六有六无”上狠下工夫。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我们必须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全局和农村的实际,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蝎动力,创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需要不断的理论、实践和科技创新,创新型新农村的建设与城市相比,在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方面比较落后,只有依靠创新的力量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培养创新型农民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发展创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需求,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现代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现代农业。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着手,论证了发展现代农业目标和模式,怎样发展现代农业为建设新农村夯实基础,最后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长期历史任务,目的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基础。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践形式,是城镇化与乡村现代化并举的重大战略,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深刻理解其重要内涵对完成这个重大历史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本文根据国家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学理路线,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选择贵州省石阡县作调研点,进行系统调研,收集了大量资料,通过调研问卷方式掌握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依据调研结果,对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党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与城市平等发展、公平竞争的机会;必须在增加支农资金、小城镇建设、土地流转方式、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探索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必须对农民加强扶持、引导、激励,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激发其建设新农村的动力,发挥其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创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体系。当前,认真学习、研究和运用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对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首先必须牢固树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实现我国农村三大战略转型,推进以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路线,推进以吸收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来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它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有明确的基本内容和指导思想、目标措施。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精心部署,扎实推进,长期奋斗。任何简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是需要要注意克服和纠正的。  相似文献   

13.
引导社会资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炳良  田霖 《学习论坛》2006,22(4):9-11
党和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单靠农村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强大的社会支持,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如何通过社会支持加速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为此本刊组织刊发三篇短论,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支持这一中心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明 《学习论坛》2008,24(11):56-60
财政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职责和任务.未来中长期运用公共财政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倾斜力度;建立规范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着力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化解乡村债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税收制度;财政政策要与农村金融政策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5.
宋才发 《学习论坛》2009,25(3):65-67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土地资源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应当以保护耕地为土地政策的首选目标,绝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拒绝"盆景式"、"景观秀"和"豆腐渣"工程.  相似文献   

16.
试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旨在破解当前的“三农”困境,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这一未竟之历史任务,其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何处中国的乡村建设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以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知识分子为代表所掀起的具有改良主义性质的乡村建设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是共产党人的理想和追求。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设社会义新农村”无疑是继承了…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韩国新村运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以培养农民的伦理精神为着力点,通过唤醒广大农民自身的智慧、合作精神、自主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促使广大农民广泛参与到新村运动中来。我们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发展阶段与韩国相似,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否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文章从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开始,阐述了当前有关农民主体地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缓解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