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它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一国两制”,不仅与剥削制度“一国两制”截然不同,而且与以往的社会主义“一国两制”相比,也有自己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否呈资本主义“直线式下降”,社会主义“直线式上升”的发展态势呢? 很长一个时期中,我们曾以“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笔直地走向坟墓,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一步可以迈进共产主义的天堂”这种“直线式下降”与“直线式上升”的思维方式为认识定式,以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就意味着它的日渐昏暗,每况愈下和步步走向坟墓。它的经济越来越衰退,危机越来越沉重,人民生活越来越恶化,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谈何发展、繁荣和相对稳定?而社会主义制度一经建立,其优越性必然会直线式地显示出来,并毫无曲折地发展下去,可谓“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一派大好生机”。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晚年曾根据东方民族的社会历史特点非常慎重地思考过如何由“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直接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问题。特别是在马克思较详尽地研究了俄国的状况后,明确提出了一个理论构想,即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抹杀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鼓吹“趋同论”或“融合论”,其目的是要使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因此,认真分析和批驳“趋同论”,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与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论纲靳英辉“一国两制”的科学概念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注意,理论界也进行了大量的阐释和研究。但对于一国之内并存着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现象尚少理论性的研究,大部分研究的重点是在“统一”二字上。“一国...  相似文献   

6.
颠覆社会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反动势力的一贯立场。但把“和平演变”作为颠覆社会主义的主要战略手段是从七十年代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论及“剥削”,人们往往将之与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剥削”几乎与社会主义制度断然无缘。随着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剥削”的现象已逐渐出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尽管人们在心理情感上一时还难于接受。对此,有人恐惑不安,他们把这一经济现象视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尤物”而大加斥责,甚至有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已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因此,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实践中存在着的“剥削”现实加以研究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对立面,社会主义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把消灭剥削作为已任而致力于改造不平等的旧社会。然而,剥削的产生和存在是与私有制的产生和存在紧密相联的,私有制是剥削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  相似文献   

8.
瑞典社会民主党自30年代执政以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社会主义”,引起了国际上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被称之为“瑞典模式”。它在30年代称为“福利社会主义”,其基本思想是社民党领袖汉森“人民之家”的口号和主张,认为应当把平等、福利与合作置于社会化长远目标之前;60年代末,卡尔松提出了“职能社会主义”理论,主张对形成所有制的某些职能实行社会化来实现“社会主义”目标;80年代初,瑞典议会通过了“雇员投资基金”法案,使“瑞典模式”演化成“基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社会上出现了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有的人借口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反对四个坚持,大肆美化资本主义,丑化社会主义。他们提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会逐渐产生社会主义因素”,诸如在所有制方面的国有化、合作制、股份制及股权分散化;分配领域中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人不同程度的参加企业管理等等,都冠以“社会主义因素”。随着这些因素的增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自然历史过程”。按照他们的说法,在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不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就  相似文献   

10.
“趋同论”是西方学者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逐渐“融合”的理论。对“趋同论”需要作专门的研究、分析和批判。本文所涉及的则是国内一些与私有化有关的,即能够成为私有化理论依据的趋同论观点。其中主要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性质和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一些论者认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民家中国有经济和股份公司的发展,表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了若干集体的、公有的因素”,“国有经济具有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已经出现某些社会主义因素”,甚至具有“某些人类高级社会的特征”。因而有人断言,“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概括当代的观点是陈腐的”;  相似文献   

11.
抹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本质区别,鼓吹两种制度正在“趋同”,最近年来社会科学领域泛起的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带有很大的迷惑性。鼓吹“趋同”神话,用心就是:①掩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企图说明资本主义可以自行调整,无须用革命手段以社会主义制度加以取代;②诱导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背离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放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斗争,使社会主义制度发生和平演变。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国际国内阶级斗争的存在,一定要认清改革开放中两个方向的斗争,随时批驳形形色色抹煞两种制度根本对立的新腔滥调,把经济理论战线上的意识形态斗争引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结论,它已经而且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证实。然而,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却宣扬两种制度的“趋同论”,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们把“趋同论”奉为至宝,不遗余力地加以鼓吹,说什么“趋同论”是一种“真正的科学”,是反映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可靠的理论”。我们认为“趋同论”并不是什么科学理论,而是一种精巧的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理论。这可以从它的思想渊源、基本内容、阶级基础等方面看出来。本文主要分析“趋同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3.
“趋同论”是近几年在我国理论界广泛传播的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它认为,在当代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中,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在互相学习和吸取对方的长处,相互靠近、差异减少,逐渐融合为一种最优的社会制度。这样,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和根本对立消失了,人类进入了极乐的世界。这种论调貌似中庸,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质是在新的形势下,美化资本主义、取消社会主义。因此,加强对资产阶级“趋同论”的分析批判,进一步肃清其影响,就成为我国理  相似文献   

14.
二次大战后,产生并流传于西方的“趋同论”,在我国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时,曾被一些人大力宣扬,制造了混乱。“趋同论”所论述的是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或社会制度正日趋相互接近,以至最终“趋同”或“溶合”。它貌似公正,实际上抹煞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种错误理论之所以能迷惑一些人,在于它的论据是似是而非的。其主要论据是: 一、把科学技术进步和拥有相同的工业技术作为两种制度“趋同”的根本原因。如美国  相似文献   

15.
最近,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研究已逐渐为我国理论界所重视。兹将近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一、“和平演变”战略的提出及其发展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70多年来,西方世界始终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发展看作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大威胁。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交替使用了“热战”和“冷战”即武力颠复与“和平演变”的两手,企图搞垮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而近40多年来,“和平演变”已成为它们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趋同论”是指一种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能相互融合,趋同为一种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理论。它最根本的思想就是所谓的“所有制趋同论”,其要旨是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在抛弃各自固有的本质,相互趋同。这种理论不仅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而且危害很大,它可以诱导人们得出诸  相似文献   

17.
时雪 《学理论》2012,(23):23-24
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马克思曾经就此问题提出过著名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学说,生动有力、科学坚定地提出资本主义最终必然会走向灭亡.立足于“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一词,针对理论界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界定,结合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及资本主义的现状,以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及两种不同社会主义的区别,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8.
前一时期,我国理论界有一些人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的“趋同论”甚感兴趣。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则大加宣扬,其实质和目的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是否已出现了“趋同”?能否“趋同”?认识这一问题。读一读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写的《1999年,不战而胜》一书,是十分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必须借鉴包括制度文明在内的一切资本主义优秀文明成果。资本主义法治文明是资本主义创造的先进制度文明,它是由“内核”、“中心”、“重心”、“基础”———即:“崇尚法律的社会意识和民族心理”、“依法治理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方式”、“动态的法制”和“静态的法律”四个层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社会主义要借鉴资本主义法治文明,就必须从“基础”、“重心”、“中心”、“内核”四个方面着眼,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在立法、制度建设、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培养法律意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法治文明一旦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以及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就将克服资本主义法治的种种阶级和历史局限性,获得新的生命,实现超越与升华。  相似文献   

20.
“趋同论”是把趋同一词加以引伸并逐步发展的一种社会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和当代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具有相似的特征,从而使两种社会制度互相靠近,走向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混合型社会。这一“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主要是唯技术决定论,它的政治意图在于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永生不灭。一、趋同和趋同论趋同是陈述某种现象或事实,原指异性生物因所处生物环境相同,呈现相似的特征。趋同论则是以某种趋同事实为依据引出一种理论性结论,如论证不同质的社会制度,到一定阶段后会离开各自的极点而向对方靠近,也出现某些相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