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教育对振兴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任务,阐述了投资教育是新世纪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理论文萃     
《新长征》1997,(8)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李连仲在1097年6月2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不仅取决于资金、管理体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历史等,更倚重于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智力和科技的竞争,资源禀赋等因素将退居第二位。囚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围绕着如何加速科技进步正进行重大的战略和政策调整,争俐夺取21世纪的经济制高点。邓小平同志在南力谈话中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振兴经济关键是振兴科技。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实现科学技…  相似文献   

3.
茶座主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12亿多人口,9亿多在农村,这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实现农村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实现。本期我们就发展农村教育的问题,请来了祁阳县的领导和部分基层教育工作者,要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想法、看法及做法。李良铁:科教兴县的关键在教育从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看,要振兴县域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科技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开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要求全党“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自治区党委刘明祖书记提出,我区实施“五大战略”的中心是“科教兴区”.这表明自治区党委对“科教兴国”战略地位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并决心把科技教育摆在整个兴区“五大战略”的突出位置上。实践证明,发展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经济的振兴,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关键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又主要取决于发…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必须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现和价值观,落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人口素质也称人口质量,是指人口群体所具有的德、智、体各种特质的总和。它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内容。人口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它是指人口群体所具有的文化知识,科技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文化教育状况是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往往标志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要研究提高人口素质水平,首先应该对人口受教育状况进行研究。本文就福州市人口文化素质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对策作初…  相似文献   

7.
自80年代起,世界科技格局出现了转折性变化,突出表现是世界科技中心逐步从美国东移,形成多极化鼎立体制,而东西传统科技则向着综合科学和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科技体系推进。世界科技格局变动一时尚处于各种力量及其内部结构重整、组合阶段,在本质上仍属能量积聚过程,因而使我国有机会与一些科技发达国家在高科技的尽多领域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以便缩短差距。这里,关键的问题是经济结构必须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从功能和运行机制体现出科技格局转换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20多年来,我国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特别是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中国加入WTO的冲击下,农业发展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我国要发展农业,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关键。一、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1.农业科技发展概况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种植业方面,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提高了约5倍,粮食生产能力已基本稳定在4.5~5亿吨左右的水平,供求实现了基本平衡,丰年有余。林业科技方面,…  相似文献   

9.
李松 《世纪桥》2009,(1):147-148
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重要前提,而女性素质对人口素质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论述了女性素质对人口素质的影响,希望以此说明女性在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全社会对女性教育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必须努力提高我们现有企业采用新技术的衔接能力。重视乃至认真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振兴我国国民经济。这应当成为经济、科技工作者和党政领导干部共同关心的大问题。新的技术革命的成果必将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但它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必须建筑在现代高级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我国,特别是我省,在很好地采用新技术手段上,有不少方面、环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我省职工队伍文化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1.
记者:陈主任,“科教兴省”被确定为振兴吉林省的第一战略,作为教委主任,你怎样理解这一战略的内涵?陈谟开:“科教兴省”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在我省的具体落实。它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为本”的战略指导思想,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省科技、教育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省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科技、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速实现吉林省的全面振兴、繁荣昌盛和人民富裕幸福…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重申“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观点,强调21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们不加紧努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开。  江泽民指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面对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挑战,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巨大科技需求,我们必须开阔眼界,紧跟世界潮流,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  江泽民指出,历史反复证明,推进科技发展,关键要…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人口素质的高低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杜绝多胎生育,做好优生优育来提高人口素质,将现有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4.
陈剑 《新视野》2002,(2):26-2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与此同时,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以基尼系数为例,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据测算,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1996年为0.424,1998年为0.456,1999年0.457,2000年又增加到0.458。基尼系数在0.4以上已进入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标准,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进入收入差距较为严重区间。认真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类似的是,市场竞争是我国居…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7,(18)
正21世纪以来,动漫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意产业,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作为用以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和发展。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文化产业凭借独特的产业价值链、快速的成长方式及广泛的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也构成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黑龙江省来说,动漫产业发展前景巨大,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动漫产业相比仍有差距,动漫企业的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所以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继续贯彻执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学技术发展方针。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也并不与所拥有的科技成果严格成正比。据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累计研究开发出二十多万项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70%以上,但若以农业项目应覆盖技术适用面的ZO%、工业项目应覆盖技术适用面的2…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尤其是欠发达的西双版纳州,民族教育是“科教兴州”的奠基工程,对提高各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我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振兴西双版纳经济,必先振兴教育。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西双版纳民族教育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现状,不仅关系到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关系到"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的实现,必须建立健全相关保障、监测与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如何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百舸争游、百家争鸣的现代文明体系中,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和科技等硬实力,而且取决于思想文化资源的拥有及其表达能力等软实力,其中思想文化的话语权已被广泛视为攸关文明和文化生存发展命运的核心问题。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及其在现代世界文明对话中的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中华文化在高度竞争的现代世界中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世佳 《奋斗》2023,(20):71-7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此前,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论述,瞄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立足实际,放眼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