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芬  郑曙村 《桂海论丛》2010,26(5):64-68
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来考察,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在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思想观念、民主制度体系、民主组织行为等方面的非良性路径依赖,阻碍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必须打破非良性的路径依赖,实现路径替代,需要在更新民主观念、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创新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政府主导的、以制度外财政为支持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并没有随着农作制度的变迁而变迁,而是沿着既有的路径继续发展。其结果是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负担,破坏了基层政府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使得农村改革和发展无法顺利展开。只有突破这种路径依赖,建立适合我国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才能更好地适应农村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房彬 《传承》2013,(9):22-23
1957-1976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既取得重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路径依赖是其中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思维上和工作方法上的路径依赖与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可以解释为这一时期某些失误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房彬 《传承》2013,(11):22-23
1957-1976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既取得重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路径依赖是其中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思维上和工作方法上的路径依赖与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可以解释为这一时期某些失误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传统社会的人治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必将为现代社会的法治方式所替代,现代社会必将选择法治的路径。在行政方式的路径转换过程中,人们要努力克服恶性的路径依赖,维持良性的路径依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限、有效、诚信和理性是现代政府必备的品格,而法治政府恰恰是此诸多命题的科学、完整而成功的统摄与整合。其内在的理论逻辑是:有限政府是法治政府扬弃人治政府的外在形式,诚信政府是法治政府自我反思的内在升华,责任政府是法治政府理性统合的至高灵魂。  相似文献   

6.
史成虎 《长白学刊》2012,(3):109-113
辛亥革命突破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变迁的路径锁定状态,将中国带入了现代民主政体的轨道,但由于中国政治市场的不充分和专制主义根深蒂固的惰性,辛亥革命最终未能成功实现政治制度的创新,未能创造一条新的制度替代的路径。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晚清政治舞台上势力很弱的政治集团,其先天不足的因素包括组织涣散、意识形态凝聚力与整合力不足、改革所需的资源匮乏以及臣民文化对革命的阻抗等,都决定了辛亥革命不可能完成近代中国制度创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困境。其中既有根植于传统价值观念与管理行为思维的内生困境,更凸显于学员个体差异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简单的外在表征。因此,提高公安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时效性与针对性,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形式,健全运行机制,真正消弭思想与行为之间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8.
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是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产权不明晰,公司治理的不完善及有效监督体制的缺失,对境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产生极强的制约作用,并将其引入路径依赖。解决途径在于规范境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构建外部监督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9.
谭文雯 《前沿》2014,(11):166-167
本文从路径依赖的角度分析公安政治工作及公安政治工作吸引力的产生与发展,进而探析当前公安政治工作吸引力下降的原因,从而提出优化对策,以促进公安政治工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组织路径依赖的视角理解,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利用或技术创新的活动,就是这种企业内部选择机制和外部环境选择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给出影响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利用或创新路径选择的概念框架。通过提供合适的外部干预,与组织内部的资源、认知和行为之间进行持续互动,才可能拉动或推动企业突破现有技术利用路径的限制,自主实施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国家制度的构建,必须有赖于适应合理性和民主化需求的"公民参与网络"型社会资本的塑造。制度变迁与社会资本转型的良性互动是制度变迁成功与否的关键。但在大多数非西方的转型社会中,传统的"垂直柱状网络"型社会资本向"公民参与网络"型社会资本转型和更新是一个艰难的"传统的现代性转换"过程。要摆脱社会资本的路径依赖效应,从根本上讲还是取决于制度的创新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基于路径依赖的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以广东东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月皎 《理论月刊》2008,(9):165-168
利用先发优势,凭借比较优势,东莞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扩大带来的报酬递增,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生产,形成了东莞制造业大批产业集群的现象,东莞已成为全球著名的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东莞制造业的出口加工型"路径依赖"特征十分明显。进入新世纪后,先发优势削弱、成本优势递减、国际竞争压力加大,使东莞制造业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本文试图对东莞制造业如何走出传统路径依赖,实现结构优化升级作些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不同经济转型国家的政府在推动本国制度转型中的作用大不相同,学界对各种政府作用模式的研究尚不够深入,而且褒贬不一、解释各异。本文着重从路径依赖的角度分析中俄两国政府在转型经济中的行为方式、背景和效果,强调必须重视经济转型的演进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历史制度主义作为新制度主义的三大流派之一,在批判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缺陷和吸收其优点以及传承旧制度主义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和推行一套新的研究理路,即从历史中探求制度的起源和变迁的不同过程,以制度为核心考察历史、分析历史,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效。历史制度主义尽管产生和成长于西方的文化土壤和学术环境,但总体来看,其对于中国政治学者研究和解释中国的政治现象与政治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新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以及相应的机构改革措施对基层环保部门的工作重点、工作方式等产生了较大影响.修订后的环境法律制度和"环保垂改""一岗双责"环境行政制度促进了基层环境监察执法行动的路径创建.文章以路径依赖和路径创建理论为分析框架,在微观考察环境监察大队人员执法认知、执法策略、执法过程及执法结果等的过程中,分析环境监察执法行动过程与环境法律制度规范下的组织、个体之间关系的路径依赖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环境监察执法行动的路径消解及路径创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框架下需要以合作重构的方式进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实施和执法行动,从而开启环境保护法治化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经济内,民间金融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迁.从民间金融产生的经济与效率分析,现阶段我国民间金融有其生存的强劲基础,但由于它在供求结构、供求主体等诸方面的矛盾和缺陷,决定了它又不可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因此,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有其必要性,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建立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应该是我国民间金融变迁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规制的制度变迁——以日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公共安全规制的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和自增强特性.在日本,规制者利用过去规制形成的社区规范和共有价值观,成功地根据规制的需要,进行制度设计,积极利用民间自发的制度演化与政府主持的制度演化有机结合,共同推动了日本食品安全规制改革,提高了日本食品安全规制水平,保证了日本国内较高的食品安全水平.本文基于日本食品安全规制的变迁,从制度变迁视角进行研究,认为政府在进行食品安全规制改革时,应切实注意民间自发的制度演化,并充分考虑过去的规制形成的共同认知信念,将共同价值规范内化于社区公众中,从而减少规制变迁的阻力和压力.  相似文献   

18.
经过1992年和2008年两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形态依旧未被打破,构建城乡统一、可持续的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目标仍是任重道远。由于"国家悖论"、意识形态的刚性及认知不足等所导致的政府效用最大化偏好和错误的价值理念,加之既得利益集团的博弈,中央政府主导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面对新一轮的改革,不断优化变迁路径,坚持立法先行原则、提升科学认知、培育公平价值理念以及强化改革的协同性才是避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走向无效锁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社会运动与社运组织既存在理论上的必然联系,又有现实的互动关系。在我国台湾地区,以环境运动为发轫而掀起了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从中产生的社运组织在运动后转型为民间组织,形成台湾独特的民间组织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传统的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的路径依赖逐渐被“闭锁”之后 ,社会开始形成对“效率优先”的分配制度的路径依赖 ,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公平问题。“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把那种在同一时点上既要公平又要效率的公平效率观向前推进了一步 ,明确了在收入分配路径的两个阶段分别实现效率与公平 ,为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公平效率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