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失业的定义、类型和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失业,应当是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劳动力市场做过努力,仍未获得就业机会。我国失业主要有三种情况六种类型,自愿与非自愿失业、摩擦与结构失业、公开与隐性失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失业问题曾有过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2.
国家信息中心高辉清博士表示,如果把知青返城算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失业高峰,把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工人下岗算作第二次失业高峰,那么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有可能导致第三次失业高峰。  相似文献   

3.
根据“人—职”匹配原则,本科毕业生失业属于“有效需求不足型”失业,这主要归因于两点:第一是效率工资,第二是垄断等非工资性因素。专科毕业生失业属于“有效供给不足型”失业。主要原因在于高等职业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的漂移,导致专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因此,对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应当分别采取“增加有效需求”和“改善有效供给”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失业与失业津贴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大学生失业现象与背景的基础上,比较了失业低保论、失业保险论与失业津贴论三种具体的实施模式,并考察西方各国的制度经验与理念,以失业津贴为主的方式在解决中国大学生失业问题上更易操作且有效。  相似文献   

5.
知识失业浅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廷惠 《新东方》2000,(9):77-80
知识失业是知识劳动者处于不得其用的一种状态。我国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失业现象,这种现象与转轨时期的特定制度背景有关。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矛盾和知识劳动者供求总量与结构缺陷也是造成我国知识失业的重要原因。避免大规模知识失业出现的关键在于加快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积极改善知识劳动者的就业环境,努力创造对知识劳动者的有效需求的同时,增加知识劳动者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6.
"准失业"是指青年在就业失业转换上的频繁脆弱以及由此造成的其本人对自身劳动状态的模糊认知。他们之所以在就业和失业两种状态之中反复转换,是由于这两种状态都足以让个体产生退出的意愿,但却不会有多大程度上的拉力作用。其"暂时就业"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应付自家人和敷衍外人的急救方式。一旦找到合适的理由(如"过节过年"、"父母意愿"和"个性要求"),青年就可能放弃自己不满意的工作机会,回到失业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客观数据考察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和分析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青年失业概况以及青年失业群体的总量特征和结构特征,在详细论述了青年失业群体的各类特征后,又对全球青年失业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买生 《湖湘论坛》2008,21(5):77-79
实现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但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也不能完全消除失业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长期关注失业问题,各派学者深入探讨了产生失业的原因,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失业理论和就业政策。西方有关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城市失业人员的出现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这个群体的出现引发了诸多的社会治安问题,对社会秩序有着极大的危害。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社会的原因也有经济的原因,但是其根源是失业人员形成的社会文化在起作用。通过对失业人员引发社会治安问题的文化表现、通过文化原因的研究,找出矫正失业人员心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30年中国青年失业群体分类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的30年间,我国青年失业群体内部已经发生了与改革前的青年失业群体完全不同的变化.在户籍和学历的二维划分下,新时期的我国青年失业群体内部可以区分为三个较具有同质性的小群体,即农村青年失业群体、城镇青年失业群体以及大学生青年失业群体.这三类青年失业群体间既有诸多重叠部分,也有各个群体所特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现行失业登记制度设计不够完善,大量社会失业人员呈边缘化状态,给社会经济秩序、政治稳定埋下了相当程度的社会隐患。笔者对我国城镇社区失业状况跟踪调查后认为,造成如此现状的主要根源在于我国社会失业管理制度设计的消极、被动特点,提出了我国完善失业制度设计的重点就是要积极治理,促使失业政策和相关生存型法律、法规向积极治理导向转变。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93年的第三次失业浪潮中,大学毕业生便出现了求职困难的现象,如今,大学生更成为失业群体中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13.
曾群 《学习与实践》2007,(9):107-114
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管理或供给主体、保障对象或覆盖范围、供给内容、保障策略等四个方面具有局限性,因此由社会保障体系内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构成的失业保障,不足以协助失业者应对和管理失业后所面临的多样社会风险。因此,本文提出,应以"社会保护"为核心理念,构建一个针对失业者的社会保护政策框架。这个框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政策工具上,突破了社会保障体系,将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政策工具纳入;第二,在提供主体上,不再局限于国家,开始重视其他部门的作用;第三,在供给内容上,除了物质型福利外,还包括治疗型和机会型福利,重视社会投资和资产的作用;第四,在保护策略上,强调减少和预防风险,是一种积极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迄今对我国青年失业原因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在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分析上。本文则关注主观原因背后隐藏的一个影响青年失业重要的深层次原因——失业青年陷入了职业发展的误区,旨在通过已有的对我国青年失业主观原因的研究去挖掘这个深层次原因,并针对此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即帮助失业青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最终达到重新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易应  童庆赞 《理论月刊》2002,(11):57-58
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农民也面临失业,农民失业是不必与剩余劳动力相一致的概念,因为农民就业出现了一些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本文试图站在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劳动经济学的交叉领域认识农民失业的内涵,并寻求积极治理,这不仅是当前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更是对我国谋求经济发展的长远考虑。  相似文献   

16.
星星 《就业与保障》2008,(10):29-29
所谓知识失业,是指接受了高等教育,获得了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者,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大学生的失业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知识失业。大学生的知识失业是一种人才相对过剩而造成的虚假性的饱和。目前,我国高学历者在劳动力群体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当少,面临的尴尬是:一方面,很多基层单位、民营企业急需大学生去充实,另一方面大学生扎堆于大中城市和外企。由此可见,大学生所面临的失业是一种结构性失业,是一种“虚假的饱和”。在大学生中,知识失业所占的比率还比较小,且只集中于部分群体。  相似文献   

17.
汪戎  薛军 《思想战线》2013,39(3):74-78
我国的失业问题长期与经济增长相伴,而且越来越严峻。现阶段我国长期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而总量性失业在长期内将不断消失。政府需通过政策层面的总量因素配合,以结构性调整的措施来解决此类失业问题。其中,地方政府还需进一步关注对于企业和就业者的行为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相当严重的失业问题的特征,是体制性失业与系统性失业都处于高位状态。如果不能放弃或放慢当前不断深入的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就只能从扩大经济系统容纳就业的内在能力上采取措施。本文根据一种既非古典又非凯恩斯的经济模型,提出了采用大幅度的货币政策消除我国当前的系统性失业、并以此消化不可避免的体制性失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失业治理的变迁过程表明:失业治理是政府的责任,是国家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国家和政府应该选择、设计并提供有效的失业治理制度这一公共产品,通过政府的财力支撑和财政政策支持,建立失业治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视点     
□加强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1月17日发出通知,提出切实措施,强调要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加强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对本地区可能出现的规模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