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与德性存在区别,在存在领域具有不同内容,因而我们无法用幸福消解德性,也不能用德性消解幸福;幸福与德性又具有密切联系,幸福是德性的目的,德性是获得幸福的重要条件。这种联系表明两者是能够相互统一的,实践是德性与幸福两者统一的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2.
3.
真实的幸福     
韩冬红 《人民公安》2011,(15):61-61
在我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个重度残疾修鞋匠,不管我是愁苦、还是高兴地经过他的摊前,都会看到他一脸阳光。按说他是最应该笑不出来的,他有个靠贷款上中医大学的儿子,还有个看上去高大健康,实则病歪歪的老婆,  相似文献   

4.
幸福作为始终困扰人的一个问题,也是康德伦理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康德对幸福概念的理解基于其对人的本性的界定,他认为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人的感性本性是人追求幸福的原始驱动力,人的理性本性使人产生幸福概念,人心灵中的各种能力为人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提供了可能性条件。康德对幸福概念的思考有一个自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上升过程,幸福概念自身的特征决定了我们追求幸福所遵循的原则具有质料性、主观性、经验性和偶然性,因而不具备充当道德法则的资格。  相似文献   

5.
刘郁 《人民公安》2011,(5):62-63
冬日的傍晚,夜幕早至,华灯升起时已到了下班时间,由于我从单位出来时慢了半拍,只好用快半拍的小跑速度冲向通勤车站,就在街角的转弯处,脚下一滑,一个趔趄.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视野的医患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患关系是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一部分,并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相关因素的发展而变化,受社会各因素的影响。构建新的医患关系要从社会学角度对社会各影响因素作出分析,调节、改善这些因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唯有如此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幸福指数:和谐社会的新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新阳 《桂海论丛》2006,22(6):21-24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社会成员的幸福指数,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幸福指数研究的考察,分析了幸福指数的价值意义,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8.
刘新春  陈亚南 《求索》2012,(7):216-217,151
当今社会人们面临各种压力,很多劳动者未能从劳动中体会到幸福。幸福感的缺失使得人们开始质疑劳动的价值。从伦理学角度看,作为社会的成员,应当正确认识幸福与劳动关系的伦理本源,从人的本质与劳动本性的关联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9.
幸福转型对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是幸福系统的结构性紧张,还是消去幸福悖论的现实需要,都要求优化幸福系统,倡导幸福转型.即从物质幸福转型精神幸福、从结果幸福转型过程幸福、从消费性幸福转型创造性幸福、从个人幸福转型社会幸福、从非德性幸福转型德性幸福.幸福转型对大学教育的启示为:其一是遏阻物质主义蔓延校园,改良校园文化生态.其二是在批判消费文化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幸福文化,其三是倡导博雅教育促成大学生从职业人到幸福人的跃升.  相似文献   

10.
蒲德祥 《前沿》2010,(21):172-174
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离不开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政府在管理理念中要树立以幸福观为核心的管理价值观,以为人民谋取最大幸福。在对幸福观的概念与综述的基础上,从对国民财富的研究到国民幸福的研究中为政府管理理念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认为政府应建立以幸福指数为主的管理指标体系获得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达到政府管理的终极之善,以幸福最大化为政府的目标分析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和谐警民关系是近年来公安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以知识社会学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对和谐警民关系的定义、警民关系现状、影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的多学科探索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可以促进该问题的研究并对该研究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幸福虽然是当代的热门话题,但人们对幸福的认识相当模糊,厘清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日常生活和哲学对幸福的解读,无疑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经济、伦理、心理和日常生活解读幸福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未能抓住幸福的本质。哲学的解读或许更接近幸福本质。哲学的解读说明,幸福是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体验。而人生的元价值就是生命的价值。所以,生命还存在,就是幸福的。至于高层次的幸福,那是逐步追求的问题,要通过反思达到对人生意义的真谛的理解才能得到。  相似文献   

13.
幸福很简单     
胡柯 《小康》2014,(10):92-92
纵有千间房屋,夜间无外一床安宿,纵有万亩良田,一日终究只需三餐。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表征着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劳动幸福也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对于人的本质的进一步确证,表征着人的属人性的丰富程度。两者具有深刻的辩证关系,劳动幸福是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营造了公平正义的文化氛围、提供了自由的发展环境,共同富裕是劳动幸福的价值旨归,其所表征的劳动解放、人的解放和人类联合也是劳动幸福的追求目标,劳动幸福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进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以劳动幸福为价值指引,提升劳动内生动力、保障劳动公平正义、坚持劳动幸福和劳动自由。  相似文献   

15.
一个春雨飘洒的夜晚,一次不期而遇的惊魂,却变成我心灵深处的幸福记忆。蒙蒙细雨,如烟如云,笼在黑魆魆的行道树上,洒在柏油路面上。我从苏果超市购回了一大堆明天春游的食品,兴冲冲地走在路上。本来我可以借着路灯光很轻松地回家去,但因为不少路灯坏了,黑洞洞的,仿佛鬼魅的眼睛  相似文献   

16.
年终已至,不断有新年贺卡和手机短信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这一切都在告诉我,新年就要来了!以前有些抵触新年,毕竟无论这是多么成功、快乐的一年,总是有些许感伤和惆怅!为了"我要",更为了"我还要",我们行色匆匆,可是欲望越多,得到的就越多吗?我们总是感觉距离自己的目标总是  相似文献   

17.
为使普通百姓分享到更多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指数,政府应该承担起应有的幸福责任。要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做好做大财富"蛋糕";要缩小差距,遏制"弱势心理"蔓延;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加强文化建设,发展幸福文化。  相似文献   

18.
伦理首先应当是社会学意义的,而非哲学意义的。所以,研究伦理问题必须要关注社会所提供的相应条件。这些条件大致应当包括:(1)一个稳固的社会共同体;(2)一套为社会共同体成员所普遍且必须遵守的规范;(3)为落实共同体的规范而牢固建立于基层的教育。对此,有两个十分经典的例证:犹太社会的宗教伦理系统和中国宋以后社会的宗族伦理系统。前者由此提供了西亚和欧洲的伦理模式;后者则提供了东亚的伦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关于"真正的幸福"有诸多互相矛盾的见解,傅立叶对以往"真正的幸福"的诠释归结为两类:一类注重精神的快乐,另一类注重物质的享受。他认为这两类都很偏执,即"精神快乐"的"真正的幸福"者"喜爱住在茅屋所体验到的那种快乐";而"物质享受"的"真正的幸福"者则有"毫无节制的贪财欲望"。傅立叶针对这两种关于"真正的幸福"的偏执见解,阐述了自己对"真正的幸福"的见解,认为:财富是仅次于健康的主要幸福源泉;十二种情欲都获得满足,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与"善"联系在一起。傅立叶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等社会制度里,人类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只有在未来的"和谐制度"下,人类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正>为何一提到"幸福",许多地方的群众立马就"幸福"了,到底是"真幸福",还是"被幸福"?"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南方》杂志上发表新春寄语《敢想会干为人民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