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主刑辅"思想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法律思想的主流,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思想的形成和完善与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思想中的正统地位是分不来的,最终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德主刑辅"思想强调以道德教化为主,以刑事惩罚为辅,使德与刑互相协调,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2.
唐律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之作、巅峰之作。很有研究意义。唐律中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本文重点研究儒家德主刑辅在唐律中的体现,并浅谈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上,儒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关于德与刑的关系上,董仲舒为他总结出的"德主刑辅"的思想是儒家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是以周公的"明德慎罚"为渊源,同时针对时代特征加以丰富,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德主刑辅"法律思想以礼法制度、人治和仁政为前提,重视道德教化,兼容刑罚,以德去刑为主要内容。汉代大儒董仲舒将孔子思想进行总结。使得"德主刑辅"法律思想基本定型。虽然"德主刑辅"法律思想是专制社会的法律思想,但是其中的部分内容在今天仍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夏淑云  张美琳 《中国法律》2008,(3):41-42,109-111
[德主刑辅]思想是儒家法律思想与其他法律思想的有机融合。在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发展中.它一直作为主流法律思想被历朝历代所沿袭.决定着封建时代法律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并成为历代统治者[安人宁国]治国方针的思想基础,它对於维护统治秩序.理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保证封建国家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腾 《北方法学》2013,7(4):139-149
通说认为,汉代是德主刑辅理论被奉为官方主流法律观的开始,但在分析此种现象时,学界习惯性地直指武帝时期且忽视法思想置身于其间的权力结构。事实上,秦汉时代的权力结构是所谓的"皇帝政治",包括法律在内的一切权力形式都是随着皇权观的演变而被调整的。在汉代,经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及其后各朝,皇权与儒术的联系日益密切,德主刑辅理论的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所以汉代皇权观的儒学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德主刑辅理论兴起的关键所在,而这一过程也生动地展现了传统中国权力与法律的共生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德主刑辅"思想和追求"无讼"的价值目标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精神。本文认为批判地继承其中的精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对法律与道德的性质和负面效应的分析,认为依法治国离不开道德关怀,以德治国更需要法律保障。只有将法律与道德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法主德辅”,才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作为公羊学说的大师,以儒家经典思想为基础,结合了法家、阴阳家和道家顺应天意、道法自然的思想并将儒家的家庭伦理、理想社会形态纳入了统治思想的范畴,对汉代以及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拟从"德主刑辅"思想为视角来分析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社会具备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双重保障.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是法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今时代的呼唤.法治和德治应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本文首先分析了法与道德的共同性与区别,然后围绕法治与德治的互补性,法治与德治的差别,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性、法治与德治的协调性灯几方面加以论述,明确了二者的关系,期待对二者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属后发外生型进程,相对于西方的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它表现为人为的强劲推进力,而伴随这一历史性变迁的,就是中国急剧的社会结构转型——由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化。其间,德治秩序的解崩与法治秩序的构建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依法治国进程中重新定位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就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话题。本文通过对法治与德治给予应然的关切和实然的解析,并由此阐明笔者对“依法治国”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儒家思想和法律制度都有着极为长久的历史,这二者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碰撞与结合,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影响究竟在哪些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儒家思想与唐代的法律制度,简要的阐明了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这一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法律伦理化的进程极大地影响了古代中国后来从法律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发展。在各种制度的设计上,我们也都能明显地感受到法律伦理化的痕迹,包括调解制度,也因为法律指导思想的改变,而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古代法律思想,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独具特色,首先礼法融合,法律思想儒家化明显;其次,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最后,对于等级特权的维护更是达到一定的程度。研究古代法律思想的特点,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伊文 《法制与经济》2020,(1):159-160
尽管诸多学者对法治与德治二者的关系及其关系样态看法不一,但是对于法治与德治中治的内涵定义,却几乎一致。从词源的角度看,治的概念解释有着多义性,既可以从动词的角度加以解释,又可以从名词的角度加以解释;从价值分析的角度对治进行赋义,动态的意义与静态的意义又有着诸多差异。在通说的定义中,治的内涵界定是从动词的词源角度和动态的价值分析角度来加以阐述的。但是此种定义下所导致的诸多概念上和逻辑分析上的矛盾却是不容忽视的。为此,文章通过对通说中治的定义所导致的矛盾进行剖析,来对治的内涵进行厘清与重新赋义。  相似文献   

15.
一、道德信仰之于法治价值的理论渊源 中国古代属于德治模式,道德信仰在法治中占主要地位,尤其是以儒家为主的道德信仰,贯穿了几千年的法治体系中。儒家提倡宽惠待民和实行仁政,认为“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的主要方法;抬高“德”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德治及其传统之于中国法治进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乃至东亚的法治推进开始就是在矛盾冲突中进行的,德治及其传统的深刻和发散性影响,可在相当程度上解释这一系列紧张关系。德治对于我们,不仅意味着曾经的治式(传统德治),意味着传统(德治传统),且意味着当下的治式选择(以德治国方略),传统德治、德治传统与德治的当下治式间确乎存在某种生命意义的关联,而它们对于中国法治进境的意义也是独特的。在将道德具有法律不可替代的功用这一普适命题与中国古代德治这一独特作业相区分、将法与道德功能上的互补这一事实性问题与法的统治或道德的统治这一规范性问题相区分、将作为治式的德治与作为文化传统的德治各自对于中国法治进境的意义相区分之后,我们的立场是:法治即为制度的品德,其为个人的道德选择所铺设的制度性、结构性前提应是我们所寄望的。  相似文献   

17.
谈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一般人都认为,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都是调整人类行为的规范,两者相辅相成。按照中国古代的说法。就叫做“德主刑辅”、“出;乙则入于刑”。这些认识当然不错,但是二者的关系就仅仅如此吗?难道没有道德的法律和法律白道德?也就是说,二者之间有没有更紧密的联系,以至于一者成为另一者的规范?  相似文献   

18.
西汉时期在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整体布局、综合为治的思想指导下 ,建立了一套上自中央下到地方组织严密、运转灵活的控制犯罪体系 ,并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将怀柔感化与暴力镇压、罪前预防与罪后惩治紧密结合起来 ,奠定了中国古代控制犯罪的基本模式。这一理论对策不仅与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传统思想观念相统一 ,而且与我国特定的宗法伦理的社会结构及“大一统”的集权政治体制相适应。它不仅为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顾权 《广东法学》2002,(2):41-42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法哲学永远的主题,尤其在今日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凸显为“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其"德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能从这一思想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