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方国家政府官僚控制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公民控制政府官僚的机制看 ,可以将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由公民投票选出政治家进而通过政治家控制政府官僚的模型称为间接控制模型。现代的直接控制模型 ,其核心思想是扩大公民的选择权 ,即将公民原有的、短暂的、不便统一行使的用手投票权转变成为长期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且成本较小的用脚投票权。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经历的由间接控制模型向直接控制模型的转变 ,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行政改革与“善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国别比较视角来看,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与制度背景的差异,二者政社分开发展的起点以及改革战略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内容。西方发达国家的改革在长期思想文化传承基础上取得不断突破,政社合作治理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后发原因,要在短期之内实现政社关系体制的现代化,则应基于传统陈旧文化的反思变革和体制结构的重构调和。中国在积极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从实际出发,坚持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政社分开与治理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3.
业主"投票权"是基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而形成的一项法律权利,是业主依法享有物业成员权的体现,也是业主实现公共性物业财产权益有效管理的核心内容.由于我国物权法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缺失,加上以普通住宅为主体的物业管理起步较晚,法学界对业主"投票权"的研究未予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对业主"投票权"确定标准和表决方式的分析探讨,以及对国外及台湾相关立法例的考察介绍,提出业主"投票权"制度重构的初步设想,以期促进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投票权征集制度中的代理权不同于一般代理权的特征;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投票权征集制度中的代理权不同于一般代理权的特殊权利义务内容;第三部分又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对我国在投票权征集方面的立法提出了三点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曲博 《外交评论》2010,27(6):57-65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治理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和承认,投票权和话语权大幅提升,但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加强自身影响力的挑战,中国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思考如何将自身的经济实力转变为对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影响。治理是一个过程,话语权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其他主要环节还包括制度的功能设定、治理规范的内容以及国际组织的内部治理改革等,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国家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因此中国既需要考虑权力变化所带来的话语权的增加,同时也要思考制度功能、规范和组织治理结构等要素与政策结果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新论荟萃     
农村要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指出,要通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一是坚持不懈地落实好中央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二是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三是增加  相似文献   

7.
我国证券市场的中小投资者行使参与权面临着重重障碍,既有合理性的限制,也有法律瓶颈和现实障碍。应该通过建立普遍性的类别表决权机制和完善征集投票权制度来保障中小投资者参与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亮点解析     
正什么是"改革促进派"?首先要在思想上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同中央在改革方面的战略部署,特别对"四个全面"的内涵要有深刻理解;其次,在行动上,要做促进改革的事,不能无所作为,更不能阻挠改革。"改革促进派"衡量标准是什么?是否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将是衡量领导干部合格与否的基本标准。首先,"促进派"干部要有比较明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继进行了分权化改革运动,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分权化治理模式。本文在分析发展中国家推进分权化改革的动因和方略的基础上,梳理了分权化治理的概念框架及目标,最后对发展中国家在治理模式创新的际遇中发展和完善问题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充实基层为核心的共青团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推动共青团组织及其干部回归青年群体,使共青团改革取得实效,一要把握好共青团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深刻理解以充实基层为核心的共青团改革导向;二要把握好扎根群众与扎根青年的基本立场、基本态度和基本方法问题;三要把握好“做青年挚友”过程中的根源、真诚和宗旨三个问题,将思想引导与服务青年相统一:四要把握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涵,在实干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把握共青团工作的方法和原则:最后,要以勇于担当的魄力、善于担当的能力和敢于担当的胸怀争做推动青年工作的实干家.  相似文献   

11.
政府采购已成为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管理公共支出,调节经济运行,维护本国利益的基本制度和重要手段。政府采购行为的法律形式是政府采购合同。政府采购合同有别于普通民事合同的显著特征,也具有突出的政策功能,从而使其具有了经济法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遗嘱继承是财产继承的基本方式之一,在各国的继承法律制度中都占有重要的法律地位。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的主要继承形式仍是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制度极不完善。世界主要国家遗嘱继承制度的历史及现状;我国遗嘱继承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欧洲人权公约》①所倡导的保护和发展人权与基本自由的理念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的四项儿童基本权利的保护甚详。《欧洲人权公约》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区域性的人权公约意义非凡,虽然其仅仅只是一部区域性的人权公约,但是其所倡导的保护和发展人权和基本自由的理念却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欧洲人权公约》虽未设置专门的章节保护儿童权利,但儿童权利在公约的执行和遵守中得到了全面、充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行政合同基本问题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行政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环境保护和契约行政制度。为了执行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和完成流域或行政区域环境保护的目标,有必要对环境保护行政合同的缔约根据、缔约目的、主要内容、法律效力、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及其他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与反垄断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各国反垄断法的基础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反映 ,其内容已不完全适应今天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综观各国反垄断法的制度基础 ,大多采用或倾向采用结构主义反垄断法 ,本文从知识经济的特点出发 ,论述在知识经济时代因企业发展和竞争方式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和竞争方式 ,故知识经济时代反垄断法不应再规范企业的市场份额 ,而应以规范由市场份额导致的市场支配力的滥用为主要内容 ,也即在知识经济时代应采用行为主义的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行政合同基本问题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行政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环境保护和契约行政制度。为了执行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和完成流域或行政区域环境保护的目标,有必要对环境保护行政合同的缔约根据、缔约目的、主要内容、法律效力、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及其他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一直在是否应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问题上争辩不休.国际劳工运动给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给发达国家借"劳工人权"之名构筑贸易蓝色壁垒以实行贸易保护提供了藉口.发达国家要求制定WT0"蓝色条款",从而在全球推行其劳工标准.WTO成员国理应遵守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有关劳工标准的一般法律原则,但应坚决反对在WTO体系内纳入任何形式的"蓝色条款".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共同体(如国家)内,人权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正义与社会公平的问题.在一个低人权的国度里,也即在一个以国民付出"高'人权成本"'为代价得到维持与发展的国度里,也一定充满不公与不义,一定充满国民的辛酸血泪与屈辱哀怨.因为在现代民主国家的宪法所规定与确认的那些基本人权得不到真正维护与保障的地方,也一定是国民的各种权利以及与这些权利相关的基本利益备受损害的地方.国民人权的高程度被损害,在一些国家里被转化为权力与资本的"低'人权成本"'发展优势.这种低人权发展模式是难以持久的,它真正需要修正的是主导这种模式的权力本身,即对一元化权力进行有效限制,直到使之不可能再对人权进行损害,并承担起维护人权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儒家和谐治理观对历史中国和现代东亚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可以为当今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由于其存在着理论与制度不同构、制度资源太少的根本性缺陷,不能作为解决当今社会政治问题的现成方案。欲实现社会和谐和长治久安,必须重构现代治理观,走出重“政治人”建设轻政治制度建设的历史误区,开辟一条靠制度执政、靠制度治国的新路。制度建设和创新的核心是民主与法治,其中又以党和政府的制度改革为重点。对战略策略作出理性化的选择,则是制度变革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法律正义的主要成因在于法需要有正义的进入 ,需要以正义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目标 ,以导引法和法治在其基本路向上达致比较理想的境况 ,使社会主体从法律秩序中获取正当利益。而法一经以正义为基本价值目标 ,其本身转化为法律正义 ,法的规格和精神品格便也因之而升华。正义是检视或评判法之良恶优劣的无以阙失的标准。正义之中包含大量具有普遍真理意义的规范。在法中摒弃或作贱正义 ,便会使法沦为恶法或劣法。正义观念是促进法的进步性变革的经常性力量。正义也是法之阙失的一个重要弥补力量。法律正义注重以富有理性的方式实现其价值 ,重建置富有理性的社会制度特别是社会资源配置制度 ,注重在权利义务分配机制、经济机会、社会生存和发展条件方面确立、维护并保障实行正义的制度。这是正义的主题 ,也是实现法律正义的主题。法治如若漠视以社会正义或分配正义为其精神中枢 ,就易于甚至必然会蜕变为精巧的 ,层次更高的专制暴政。实现法律正义价值 ,也需要注重形成和实施合乎理性的补偿制度和处罚制度。法律正义的实现 ,在中国与法治国家建设有着无可阻碍的关联 ,这种关联首先渊源于法和正义的天然联系。现代法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正义之治 ,就是以充分体现正义的良法美制所实行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