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新市 《党史纵览》2012,(12):14-18
作为一位军事家,刘伯承一贯主张"建军必建校","治军必先治校"。从泸顺起义举办军事政治学校,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办中央红军学校,领导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的红军大学,再到担任抗日军政大学的副校长,兼任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校长和政委,刘伯承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骨干力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2.
刘伯承、贺龙入党时已身为军长。刘伯承是“揣着银元上山”参加共产党的。而贺龙在“八一”南昌起义中担任总指挥时,还不是共产党员“刘帅参加共产党是不容易的事呀,他是口袋里揣着银元上山的。”这是一位革命老前辈的一番风趣话。当时,担任国民革命军暂编15军军长的刘伯承军饷  相似文献   

3.
苏嘉 《新湘评论》2005,(9):46-47
刘伯承、贺龙入党时已身为军长。刘伯承是“揣着银元上山”参加共产党的。而贺龙在“八一”南昌起义中担任总指挥时,还不是共产党员“刘帅参加共产党是不容易的事呀,他是口袋里揣着银元上山的。”这是一位革命老前辈的一番风趣话。当时,担任国民革命军暂编15军军长的刘伯承军饷在5万大洋左右,相当于当时上万名士兵1个月的伙食费。刘伯承能够放弃这样的高官厚禄加入共产党,确实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4.
在共和国元帅中,薄一波同刘伯承曾有过一段特殊的工作关系。抗日战争时期,薄一波领导的决死一纵队与一二九师三六八旅组建为太岳纵队,划归八路军一二九师建制,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他仍在刘伯承的领导下工作过一段时期。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刘伯承长薄一波15岁,在薄一波的心目中,刘伯承是师长,是战友,也是忘年交。1对于刘伯承,薄一波心仪久矣,知道他长期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精通韬略,足智多谋。他很早就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中国最会打仗的参谋长只有“两个半”。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正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担任南京市首任市委书记、市长和军管会主任。他十分注重联系群众,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家里,他都一致反对搞特殊化。一次,有人向刘伯承反映,少数政府工作人员、部队人员不按规定购买车票,免费乘车;进入戏院、电影院和娱乐场所不买票,看"霸王戏"。得知这一情况后,刘伯承非常生气,以军管委  相似文献   

6.
胡兆才 《党史博览》2002,(10):35-37
刘伯承当初在北京接受到南京办军事学院的任务时,周恩来曾对他说,办学校最重要的是校长和教员。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之所以办得很成功,就是选择林彪当校长、罗瑞卿当教育长,除了少数专职教员外,多数是兼职教员。当时抗大在延安,朱德、洛甫、博古、王稼祥、陈云等都是比较称职的兼职教员。南京军事学院远离北京,中央领导不可能去南京当兼职教员。教员素质要求很高,一时缺乏教员,可以适当聘请一些原国民党的军官担任。由此,引出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7.
丛花 《先锋队》2014,(8):52-52
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担任南京市首任市委书记、市长和军管会主任。他十分注意联系群众,反对搞特殊化。一次,有人向刘伯承反映,少数政府工作人员、部队人员,不按规定手续购买车票,免费乘车;进入戏院、电影院和娱乐场所不买票,看“霸王戏”。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2,(12):21+23-21,23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后,刘伯承虽然担任了中共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实际已经赋闲了。赋闲未敢忘忧国。1966年“文化大革命”狂潮冲天而起。他把陈毅叫到家里来问情况。刚听到陈毅下车的声音,刘伯承就摸索着迎到书房门口:“是陈老总来了吧?快讲讲,城里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9.
刘伯承和南京军事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云 《党史博览》2001,(6):12-19,40
一、刘伯承说,我当啥子总参谋长,总参谋长我当过四次了。我年纪大了,当教书先生吧。 1950年夏天,毛泽东批准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军委会议,确定以战争年代创办的学校为基础,改建、新建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各类正规院校,除各军兵种要新建专业学校外,全军首先创立一所教育、训练中高级干部的陆军大学,由刘伯承挂帅。本来中央军委安排刘伯承出任总参谋长,曾非正式地征求过他的意见。刘伯承说,我当啥子总参谋长,总参谋长我当过四次了,总没有当好嘛。这次就不要再去当了,这个职务应该安排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还是去办军事学校合适,当教书先生吧。刘伯承给中央军委写了一封信,请求批准他辞去西南军政委员  相似文献   

10.
尹家民 《湘潮》2008,(8):51-56
刘伯承从严办院办出了麻烦 1950年下半年,刘伯承得知中央要办一所教育、训练中高级干部的陆军大学时,立即提笔给中央写了一封信。他恳切地写道:“要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最难的是干部的培养。而培养干部最难的又是高级干部的培养。我愿意辞去在西南担任的一切行政长官的职务,去办一所军事学校。战争已经结束了,我年龄这么大了,还是让我去办学校吧!”  相似文献   

11.
刘伯承“偷”馒头刘伯承一生治学,孜孜不倦。他不仅翻译、校订了许多外国军事著作,还撰写了大量的军事著作、论文,其中近百万字的《刘伯承军事文选》就是他几十年不倦治学的见证。刘伯承背书是出了名的,这是他从小就养成的习惯。参加护国军后,他依然坚持读书背书。一天休息,刘伯承又捧起《资治通鉴》来读,同事拉他出去喝酒玩乐,他  相似文献   

12.
正我手中收藏有一枚"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即"抗大"校徽。摆弄此枚校徽,引发我无限遐想。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其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6年6月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改称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中央任命林彪为"红大"校长兼政委,刘伯承为副校长,罗瑞卿为教育长,杨尚昆为政治部主任。1937年1月,"红大"迁到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在全国解放以后,担任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周恩来考虑到吴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工作能力,曾建议安排他更高的职务。吴老得知后一再向周总理说明,他乐意担任人民大学校长,请周恩来总理不要为他的工作安排花费精力。吴老任人民大学校长期间,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自给师生讲课,修改讲义。他每天早晨6时起床,一直忙到深夜,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吴玉章不图高位  相似文献   

14.
南昌起义期间,刘伯承担任起义军的参谋长.有些资料介绍刘伯承曾经参加制订南昌起义的战斗计划.这些说法彼此之间存在矛盾,故难以成立.各方面资料均可论证刘伯承并没有参加制订南昌起义的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15.
刘伯承元帅是一位传奇人物,早年就有“军神”和“川中名将”的美誉.大革命时期,杨闇公(中共四川党组织创始人之一,杨尚昆之兄)初识刘伯承即感叹:“他真是天才,颇有见解,使此人得志,何忧乎四川?”1929年,中共中央曾要求朱德、毛泽东离开红四军,毛泽东致信中共中央:“刘伯承同志可以任军事,恽代英同志可以任党及政治,两人如能派来,那是胜过我们的.”当时毛泽东与刘伯承尚未谋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伯承先后3次担任红军总参谋长,被称为“党内孙武”.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曾当面称赞刘伯承:“智计过人,不愧是军事家.”朱德撰文称刘伯承“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解放战争时期,“小诸葛”白崇禧称刘伯承为“中共第一悍将”.  相似文献   

16.
宋键 《世纪桥》2010,(16):42-44
<正>题词是邓小平最富个人特色的领导艺术之一。1949年底至1952年7月,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等职务,他和刘伯承、贺龙等负责领导西南地区建设。邓  相似文献   

17.
名震中外的“常胜将军“、元帅刘伯承在担任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时,大胆请关押在抚顺功德林改造的战犯廖耀湘当老师,为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学员讲课,在军内外传为美谈。刘伯承元帅,在新中国建立后,向  相似文献   

18.
正解放后,刘伯承担任南京市首任市委书记、市长和军管会主任。他十分注意联系群众,反对搞特殊化。一次,有人向刘伯承反映,少数政府工作人员、部队人员,不按规定手续购买车票,免费乘车;进入戏院、电影院和娱乐场所不买票,看"霸王戏"。得知这一情况后,刘伯承非常生气,以军管委的名义,连续下发了"乘坐车辆须按规定购票(布告、军字第一号)"、"进娱乐场所须购票入座(布告、军字第二号)"。这两项"禁令"一出,违纪现象顿时消失,广大  相似文献   

19.
叶剑英的一生中,主要从事军事工作和党政领导工作,素以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为人们所熟悉,然而,他在教育上也颇有建树。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和宝贵的教育思想。在大革命时期,他曾经参加创办黄埔军校,出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1932年秋,他与刘伯承对调后接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20.
周尚珏曾担任周恩来、董必武、李维汉、刘伯承、何香凝、程潜、徐海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深情讲述他们工作、学习、生活以及情感方面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