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假须见真     
李鬼系《水浒传》上的一个小人物,他冒充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在山林中拦路打劫,胡作非为,最后竟抢到真李逵身上了。此人,是虚构还是真有其人,只有施耐庵老先生知道。然而,事过几百年了,李鬼的阴魂却不散。“李鬼”层出不穷,假干部、假军人、假警察、假老外、假食品、假药品、假机械、假证件……假品泛滥,数不胜数。稍不留意,假冒伪劣产品就将你身上的钞票换了去,人们已到了谈假色变的地步。有一则故事说:一对夫妻吵架,妻子气不过,掂起瓶农药就喝,底朝天了,人却安然无恙,原来农药是假的;丈夫一高兴,拿起一瓶酒就喝,庆贺…  相似文献   

2.
假化肥、假种子、假酱油、假奶粉、假牛肉、假药、假烟、假酒……最近一段时间,媒体曝光的造假案件层出不穷,触目惊心。民以食为天,然而偏偏食品造假之风日盛一日,以致人们吃得不安,吃得愤懑,吃得无奈。被“假”包围,四面楚歌。假冒伪劣的危害几乎无人不知,为何制假售假屡禁不止?假冒伪劣的泛滥,是谁之过?年年打假,年年有假,甚至“假”越打越多,谁该对此负责?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居民参与不足,不爱管闲事已成为制约基层民主发展的突出瓶颈。路上有人摔倒,公共场所有人干坏事……人们一般不爱管这样的事,不仅费时费力,有时还会惹麻烦。民间也长期有劝人少管闲事的"俗语",如"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等。中国人为什么不爱"管闲事"?原因大概有二:一是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二是社会的氛围问题。在不少人心里,"管闲事"似乎是不正常的行为方式。其实人们忘了中国还有一种文化传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现实存在的弄虚作假甚感忧虑和气愤。诸如假药、假酒、假种子、假香烟、假钱等东西,早已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是个旧话题了,值得注意的是更为"高级"且更具欺骗性的一种假"货"——假政绩。假政绩就是弄虚作假夸大成绩。从植树造林到计划生育,从公款吃喝到廉洁自律,从财政收入到人均收  相似文献   

5.
对"知假买假"者索赔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对“知假买假”索赔;有的地方法院予以支持,有的地方法院则不予支持。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消费权益保护法》中的有关“消费”基本法律特征的规定,使人们对“知假买假”的“消费”身份产生歧义。所以,应尽快修改《消法》,以明确“消费”的身份。“知假买假”作为“消费”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卖假”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理应受到法律的制度。支持“知假买假”索赔可以刺激和鼓励广大消费与不法销售作斗争,制栽和惩罚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人,从而有效地遏制生产、售销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通过强化对消费的保护,维护消费权益,最终还可以起到净化市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说到一个人有用或无用,大概谁都不愿意也不甘心被人说成无用,因为无用意味着没用处、没价值,是个吃闲饭的人,会被人瞧不起、看不上,甚至遭鄙视、受歧视。真正无用是件挺没面子的事。人之有用或无用究竟应该体现在哪、怎么体现?现实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不少人往往把那些特别能办事、会来事,或者善于摆平、能够搞定的人看成很有能耐,是有用的人,而往往把那些规规矩矩、老实本分,或者不办无原则的事、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的人说成窝囊,是无用之人。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及不法商贩的欺诈行为十分气愤,要求“打假”的呼声日益强烈,于是“打假”部门和机构应运而生,队伍不断扩大。但是实践表明,在一些地方,“假”越打越多,越来越严重。这是为什么?有幅漫画解了其中之谜。原来由三人组成的打假团,分别举着“打”、“假”、“团”三块牌子,昂然进入一家地下黑工厂。待出来时,每人腋下多了一个受贿包,稀稀拉拉地排队撤走了。所不同的是位置变换了,举着“假”字牌的打  相似文献   

8.
青蚨的残梦与商品的“爱情”胡澄近几年假冒伪劣的东西泛滥,已是尽人皆知。假酒、假烟、假药不必说了,连专门对付假冒伪劣的东西也出了假冒的。小到专门验假钞的“验钞机”──以假验假;大到专门打击假冒伪劣的机构假“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以假打假。这一切真如...  相似文献   

9.
冯晓蔚 《党史文汇》2006,(11):21-23
"老少人八口,举家事长征".这是人们对老红军侯清芝一家八口参加长征这一壮举的吟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的伟大长征,参加者约有20万人,结束时到达陕北的仅剩3万,而举家八口参加长征,这大概仅有侯清芝一家吧!  相似文献   

10.
在正常情况下,人一生交往的关系人是10—30—60,什么意思呢?你遇到危难的时候,能借钱的对象不超过10个人。再一层就属于熟人朋友,经常打交道的,做过点事的,大概不超过30人,这30人还包括我前面说的那10人。  相似文献   

11.
冯仑 《廉政瞭望》2012,(15):74-74
在正常情况下,人一生交往的关系人是10—30-60,什么意思呢?你遇到危难的时候,能借钱的对象不超过10个人。再一层就属于熟人朋友,经常打交道的,做过点事的,大概不超过30人,这30人还包括我前面说的那10人。  相似文献   

12.
假冒伪劣是一种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某些人受利益驱动所致的信用缺失行为。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假冒伪劣造成的直接损失在2000亿元左右,比全国两年的县级财政收入总和还多,而造成的间接损失,包括引起的市场交易成本、治理成本的增加,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事实表明,假冒伪劣已成为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公害。近年来,国家打假治劣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假冒伪劣为什么屡打不绝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某些人的获利欲望所驱使。造假者都有自己的成本收益观,他们预期的造假收益远远大于其造假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处罚成本之和。在暴…  相似文献   

13.
向“虚假廉洁”宣战周建林如今“假冒伪劣”产品已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一片打假声中,人们的镜头焦点都集中在假货身上。然而社会上的另一种“假”却常常把善良的人迷惑。反腐斗争愈深入,腐败分子采取的手段愈狡猾,愈隐蔽、“高明”。原宝鸡市民政局长茹小魁贪...  相似文献   

14.
近日广东省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打假行动:全省对各级国家干部的学历和学位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让利用假文凭升官晋级者“出局”。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相比,这种打假行动也让人称快。时下,制假、贩假现象屡禁不止,而且逐步渗透到政治领域,于是就出现了假文凭、假学位等怪现象。以造假为资本混进干部队伍中的滥竽充数者,本来就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群众怎能指望靠造假起家的干部求真务实、造福于民﹖如果听任干部中的造假之风蔓延下去,只会败坏政风、带坏民风。假冒伪劣产品可能危害一时,而假冒伪劣干部则可能危害一世。广东这么做了,并…  相似文献   

15.
说话算数     
“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我们历来以此为骄傲。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君子一言九鼎。”这些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说归说,做归做,说了不算的行为,历来被人鄙视。 说到做到,做不到就不说。难不难?好像不难。因为固然不是所有事都能做得到,但是至少可以不说,不要答应别人做到。这应该不难了吧。可是总有些人说了却做不到。 这里不来说那些故意招摇撞骗的人。他们使用假钞票,出售假烟、假酒,制造伪劣产品,伪造文物字画,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02,(6):51-51
在社会生活中,制售假证件,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盗版光盘、软件,乱砍、乱伐国家林木,乱捕、乱猎国家珍稀动物,一些官员任由行贿、受贿行为屡屡发生……这些造假售假之风为何如此盛行?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  相似文献   

17.
张剑 《支部生活》2005,(2):44-44
一段时间来,假冒伪劣商品“下乡”“进村”的情况时有发生,许多在城里不能出售的成本低、价格低的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市场找到了温床。一是由于农村消费水平低,二是工商部门监管力量薄弱,致使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的事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田培良  王晓伟 《实践》2008,(2):28-30
生活在呼和浩特的人们,大概很少有不知道二五三的。但是,你要问二五三是怎么来的,它有哪些光荣的历史;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它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今天的二五三是个什么样子,未来的二五三将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这就不是多数人能够答上来的。  相似文献   

19.
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已成为我国当今市场经济运作中的一大公害,假烟、假酒、假车、假药……,假冒伪劣产品可谓无孔不入。据有关部门估计,1994年流入市场的伪劣产品至少有3000亿元。仅1985年至1987年9月,全国共查获的冒牌自行车就有50万辆。冒牌手表23万只、冒牌香烟360万条、冒牌酒1900万瓶、冒牌化肥8万吨。近年来,随着商品生产和市场销售领城的不断扩展,更有愈演愈烈之势一、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原因1兰1并利额矛盾,i千万二胎幅,皇大量。L土,;上v___&」已上_阮_二途无。仕{o又深大潮中,一些思吕生产啻和销售章,为了运来…  相似文献   

20.
贵在真实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会看到很多假东西:假烟、假酒、假广告、假论文、假政绩、假证件,甚至父子、夫妻关系都有造假现象,所以现在人们普遍“疑心”很重,以至有的人对先进典型也持怀疑态度。然而,听了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白云的事迹报告,却有一种拨开迷雾见晴天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