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月15日.举国上下沉痛哀悼舟曲特大泥石流遇难同胞。舟曲,这个曾历经汶川地震劫难的小城,如今又遭遇灭顶之灾,数以千计的生灵一夜间凋零。  相似文献   

2.
我们还没忘记汶川的伤痛, 噩耗又一次把中华大地震惊。 雪域高原的玉树, 在四月十四日七时四十九分, 发生了七点一级的强烈地震,  相似文献   

3.
汶川特大地震对口支援实践对于受灾地区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汶川特大地震对口支援实践既是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有力举措,区域协调发展多赢共享的有效途径,也是人才交流文化融合的有益尝试,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实战阵地,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具有深远影响,集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灾情牵动着学院广大师生员工的心,学院立即召开院长办公会,果断决定捐款10万元,并动员教职员工和学员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支援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5.
法学界应通过对汶川地震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的追问,围绕国家紧急权力来构建和完善非常法治和非常法学。一是国家紧急权力及其宪法地位。我国宪法对国家紧急权力的规定应由间接保障主义发展为直接保障主义。二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紧急状态法》、《戒严法》的逻辑关系。在汶川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面前,《突发事件应对法》确实无能为力,因为处置汶川地震所要采取的措施远远超出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这种情况下,应由国务院宣布四川省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同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制定和颁布不应该影响《紧急状态法》的立法进度。三是认真对待非常法治和非常法学。在成文法国家,处置汶川地震这样的巨大灾难,关键在于正常状态时的积累和准备,包括法律准备和法学准备。其中,应在现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基础上,整合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等相应国家机构和研究力量,组建紧急情况部,成立中国应急管理大学。  相似文献   

6.
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给当地的教育体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其中的少数民族灾区在地震发生以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基础教育为主体,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齐备的民族教育体系。地震使许多学校校舍倒塌、师生伤亡严重,教学设施完全被毁,教学计划被迫中断,教学目标不能够正常实现,直接危害到灾区孩子接受正常教育并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成长。少数民族灾区教育体系面临灾后恢复和重建的现实需要和巨大挑战。该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3(3):F0002-F0002,F0003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地震后,吉林省公安厅按照公安部、省委、省政府的紧急部署,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8.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在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对西部珍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其中,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生态资源遭受极大破坏,有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危险。汶川地震在对西部珍贵的世界遗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的同时,也给西部申遗带来了新机遇。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们为毁损世界遗产惋惜的同时,也对世界遗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新的思考。建议在世界遗产保护法中增加预防和应对地震等灾害毁损世界遗产的法条,或者制定颁布《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对策法》、《应对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保护世界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
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志愿者活动日渐受到关注。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化是保证志愿者活动效率的前提,通过制度化的途径,使志愿者服务成为灾后恢复的重要力量,是当前中国志愿者活动面临的课题。本文以日本为例,实证考察中越冲地震后灾害志愿者中心的组织和运作,对志愿者的组织化,以及这种组织化得以形成的政策进行分析,提出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大灾之后临时产生的创新型组织保存下来,并进一步内化为社会应对灾害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注重未成年人的安全保护,增加了演练条款。汶川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的师生凭借紧急疏散演练的经验,成功逃生,无一伤亡。这启示我们,行政主体要树立严格的责任意识,重视突发事件前的演练工作,切实维护好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