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理论发展开端于党的八大;曲折徘徊于九、十、十一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十二、十三、十四大是飞跃时期;进入世纪之交的新阶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体现在十五、十六、十七大。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显示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即继承性、时代性、曲折性。  相似文献   

2.
从粉碎“四人帮”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时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称之为“在徘徊中前时”。北京市在这两年里表现出明显的“徘徊”局面。为更好地研究这两年的工作,编好《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第二卷)和《北京改革开放简史》,2008年4月,我们采访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段柄仁同志。通过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他以历史当事人的身分谈了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看法,使我们颇受启发。特整理成如下文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解放了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了系统的拨乱反正,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从1957年以来未能解决好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实行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4.
李妍 《北京党史》2014,(1):35-37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倡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35年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承前启后,提出了今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战略.为未来中国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两次“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今天我省党校系统的理论工作者聚集一堂,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从根本上扭转了自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冲破了“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  相似文献   

6.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帷幕,从此我们党和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划时代的。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纪念它的召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历史的“转折点”。对于党的建设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同样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特别是在某些重大理论观点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对党的建设有深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两次会议都是在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关头召开的。八大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历史转折时刻举行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粉碎“四人帮”后,党的工作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下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实践证明,这两次会议所确立的路线、方针及对国内形势的客观分析都是正确的。从1956年到1978年,相距22年,可是只要将这两次会议的文献作一比较,就会发现两会所提出的思想和制订的方针、政策,很多方面几乎一致。下面就其相同点或相似之处,谈谈个人看法。 第一,两会均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毛泽东在八大的开幕词中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政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始终贯彻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人民政协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个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方位的,就经济建设来说,加强党对公有制经济的领导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同样非常重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经济基础,非公有制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打击取缔的对象,例如:自留地、集市贸易、家庭副业、个体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88年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经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选择并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对中国共产党88年光辉历史的回顾,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面,正确选择并始终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就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河南和全国一样,改革率先从农村兴起。 1979年1月,中共河南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快农村发展的批示。通过认真学习和讨论,大家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首先必须把农业搞上去。  相似文献   

13.
30年前召开的短短5天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因其伟大的历史贡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过去理论界比较注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意义.但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高度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十一届三中全会高扬的改革精神、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概念,并把它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及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和重要保证,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继承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有关这方面的重要思想,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作出的一个新的科学判断。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在科学杜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虽然没有作过集中的论述和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重要时刻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在统一全党思想和认识的基础上前进。民主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这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有过两次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重要会议。一次是1998年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江泽民总结概括了改革开放20年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本经验,共十一条。另一次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江泽民总结概括了十五大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建文汇》2013,(12):2-2
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倡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35年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承前启后,提出了今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战略,为未来中国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两次"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绿色越冬种植山东省农委调查组鲁西北地区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鲁西北地区率先进行农村改革,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从1985年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一直没有走出徘徊...  相似文献   

19.
高原丽 《奋斗》2011,(9):9-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面向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一名 《党的建设》2011,(3):62-62
2003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磅制定出台。该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执政54年来制定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内严重政治风波,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中央明确提出要办几件让群众满意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