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社会用工环境岁末年初,员工流失一直是企业的致命伤,而保安行业更是这一问题的直接“受害者”。不论是招人还是留人,只要有一个方面能够做好,就能杜绝企业人员流失的问题。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无论是招人还是留人,对于保安行业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随着国内人才市场的活跃程度越来越高,绝大多数的职场人不再将某一份工作看作是终生的事业,而是在不断的跳槽中寻找越来越高的自身价值。企业不容易留住员工,招人难留人更难!据某网络调查显示,44%的企业2011年员工的离职率在10%以上;离职率在20%以上的企业比例为27%。也就是说,将近三成的企业在5年之内整个企业就能完成一次全面的“换血”。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随着《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施行,我国保安业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发展态势。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保安行业也存在着“喜中有忧”的状况。例如工难招、人难留的问题已成为阻碍保安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据笔者调查,沈阳市某保安服务公司2011年招聘963人补充到保安队伍,而一年来离职人数占招聘总人数的58%。这些离职人员在岗工作时间普遍较短,多则一年左右,少则几周或几个月就借故辞职。从而,保安队伍成了一支“流动”大军,保安公司变成一个人员集散的“驿站”。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有个企业的HR总监打来电话求援,说公司所属的酒店客务部、保安部的员工离职率高达54%,是离职率最高的高科技行业18.3%(参见前程无忧《2009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的三倍,老板严令他要在半年的时间内,将该类员工的离职率降低到行业平均水平。他还说,经过初步统计,这些离职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80后员工,特来寻求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4.
马建 《中国保安》2014,(10):53-60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保安服务公司“脱钩改制”工作的推进、完成,保安行业正从“后改制时代”步入“改制后时代”,由此势必引发保安市场新一轮“洗牌”,预示保安“战国”时代的到来。保安服务公司在稳定过渡的指导思想下,面对新形势,如何调整内部组织资源,从而推进企业健康怏速发展,是保安从业者应当共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1984年第一家保安公司在深圳蛇口成立至今,我国保安服务业已经历了30年的发展。在目前保安服务业的发展中,仍有一些制约保安行业蓬勃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和国际上的保安服务业发展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比较我国保安服务业的发展与世界保安服务业的发展来寻求我国保安服务业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国凡 《中国保安》2014,(24):18-20
历经30年的发展前行,中国保安服务业步入“而立”。走向“成熟”。在行业诞生、成长、改革的各个时期,广大保安从业人员同心协力,同甘共苦,从容地写下中国保安服务业壮丽的发展篇章,亲身经历了行业发展的风雨征程,亲眼目睹了行业收获的累累硕果,亲身感受到了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时筱贤 《中国保安》2013,(13):12-12
2013年以来,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按照“凋研、规范、培训、创建”的方针,以重点解决行业发展薄弱环节及瓶颈问题为突破口,抓住组建公安分县局保安管理中队的有利契机,逐级落实保安监管责任,全面强化保安督导检查,规范保安行政审批,建立与完善保安行业党团工会组织,突出保安员的权益保护及人文关爱,稳步加强保安监管力度,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驱动行业发展的精神性力量,是行业发展的“软实力”。实践证明,一个行业的兴旺发达和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持。保安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其凝聚人、教育人、激励人、引导人的作用,能推动保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作为保安监管者,要针对当前保安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深入研究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引导保安服务公司建立科学、健康的企业文化,不断推进保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保安服务公司实现社会价值,提升保安队伍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9.
陶英 《中国保安》2012,(12):67-68
我从事保安职业已10年有余,现担任中保华安(上海)保安服务有限公司驻上海龙柏花苑高档居民小区的保安队队长。 相对于其它行业,保安行业目前仍属于大部分成员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低、操作技能低的“三低”行业;另外,社会上对保安行业的认识存有偏见,保安员的从业环境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郑莎 《中国保安》2013,(11):35-36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在保安服务业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知有多少曾经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经过10年甚至20年的风雨沧桑,历练成了一名保安老兵。在他们朴实的脸庞上,写满了为保安工作付出的辛劳;从他们坚毅的目光中,流露出了对保安行业的执着;在他们灿烂的笑容里,洋溢着对保安岗位的热爱。  相似文献   

11.
陈斌 《中国保安》2012,(24):76-76
大家都说保安行业是个朝阳产业,但是到底是怎样的“朝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是一名在保安行业工作多年的老保安,在此我也想谈谈自己所认识到的保安行业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贯彻落实,保安行业逐步形成服务类型多元化、市场竞争规范化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和确立是保安服务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市场经济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竞争是市场的本质,没有竞争保安行业的发展就失去了活力和动力,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优胜劣汰,激发保安行业求得生存的潜能,并不是谁要“吞并”谁。  相似文献   

13.
马力 《中国保安》2012,(8):71-71
最近从网上看到,江苏省准安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招聘多名女大学生从事保安行业工作的新闻,这条消息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讨论——大学生该不该当保安?  相似文献   

14.
王涛 《中国保安》2013,(17):18-23
“中国梦”让13亿人振奋,也让国人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彩斑斓的梦想,教师、医生、军人……这每一个梦想都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而在“中国梦”的征程里。保安班队长的梦想只是其中那小小的一簇,但作为保安队伍中的“兵头将尾”,他们的梦想在保安行业中却最具代表性,也最能体现广大保安员的心声。  相似文献   

15.
宋凯 《中国保安》2013,(15):7-15
保安行业成立至今己近30年,而读书与保安这两个词语,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似乎难以联系在一起。一直以来,社会上一些媒体和群众。认为保安员只是一群文化层次不高的人。保安工作只是一份不需要多少知识就能从事的工作,如果偶然间出现保安员考上大学、保安员著书的现象,就会成为舆论焦点,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炒作效果,似乎保安行业中出现“文化人”就显得不正常。其实不然。保安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涌现出许多喜读书、爱学习的人,高学历、能著书的保安员也不在少数。本期。记者通过对一批爱读书,  相似文献   

16.
坚守的理由     
《中国保安》2014,(19):3-3
30年的沉淀累积,360个月的成长成熟,131400个日夜的细微变化,不知不觉间,我国保安服务业已进入而立之年,迎来了它的30岁生日。从诞生到现在,这个行业经历了无数或大或小的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保安人执着的坚守,也正是这种坚守的精神,才促进了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戴青山 《中国保安》2012,(22):30-31
随着保安服务业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各行各业对保安服务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保安服务工作始终是以客户满意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保安服务企业的稳固与发展,必须要有一支经得起客户检验,有着良好素质的一流保安队伍。笔者认为,“一流的队伍”是个整体概念,是整体素质的体现;一流企业既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更需要优秀的员工,才能撑得起企业蓬勃发展的高楼大厦;企业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领头人,一流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骨干力量,两者缺一不可。保安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勤务质量的好环,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声誉,也是决定保安服务企业业绩优劣、事业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我叫刘庭海,2007年夏天,我加入了保安行业,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我逐渐对保安这个职业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尽管社会上很多人对保安行业还存有偏见,但我却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肯努力,做什么工作都能做出成绩,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在基层工作期间,我积极学习保安行业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9.
一句话新闻     
2月22日,伟之杰安保集团总裁者美杰在北京保安协会主办的本年度第三期业务讲座上主讲了《中国保安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回顾了保安服务业30年的发展历史。对保安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保安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类问题,老问题总要解决,新的问题总是要面对,这是我们在工作中不可回避的。如何正视现实、解决问题,这需要我们多调研、多思考、多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2012年,本刊策划推出“专题调研”栏目,每期推出一个热点话题,邀请监管部门领导、保安协会领导、公司老总、专家学者、一线保安员现身说法,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本期调研的主题是保安行业招人难、留人难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发展,保安行业的用工需求越来越大,而与之相对的是保安行业招人难以及流失率居高不下,这对保安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期邀请的嘉宾有焦作市金盾保安服务总公司总经理刘定武、郑州市保安服务公司副总经理李志极、松滋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工会主席易高潮、沈阳市大东区保安服务公司副经理邹喜山、库车县金鹰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毅磊、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门头沟分公司经理黄庆民、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行政管理系系主任刘山勋、本刊记者王涛。他们有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有的亲自走访调研,共同探讨如何解决保安行业“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