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最近十年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贸易经济合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年前(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苏与中俄关系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睦邻友好的新型关系。近年来,中俄两国领导人经过多次会晤、会谈,又确立了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事实证明,10年来...  相似文献   

2.
战后50多年来,日朝关系一直处于没有建交的非正常状态,1965年《日韩关系条约》签订,本政府只承认韩国为朝鲜半岛唯一的合法政府,实际上关闭了日朝建交的大门。1980年代以后,随着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缓和,日朝关系也逐渐解冻,终于开始了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但由于双方立场相距过大,虽然经过多次会谈,均未能达成任何协议即告终止。1999年12月,中断了7年之后的日朝会谈终于恢复。进入21世纪,日本首相两次访朝,日朝关系有所进展。但日朝关系能否迅速走向正常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要受到美朝关系和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由于特殊的地缘条件、历史原因和现实战略利益的影响,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朝鲜一直是日本外交和安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对象,但朝鲜却是亚洲唯一与日本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日朝关系正常化交涉几经波折,仍处于僵持状态,难成正果。为了把握冷战后日朝关系及朝鲜半岛周边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日本对朝政策框架的基本特点是必要的。简言之,日本对朝政策框架,是一种在对美协调的大框架内,以安全利益为主、以绑架疑案与历史问题挂钩为基本策略方针的多因性协调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8日,安倍晋三作为日本新一届首相访华,实现了被喻为“和解之旅”的历史性访问。日本媒体也承认,这次“超越历史认识和靖国神社问题而举行首脑会谈,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中日两国众多有识之士更是希望通过这次首脑峰会能够改善目前中日间“政冷经热”甚至“政冷经凉”的现状。一、阻碍中日间“良性互动”的因素人们可以看到,在德国,一旦有新纳粹党徒兴风作浪,舆论马上就会群起而攻之;在法国,右翼党首勒庞也曾在竞选中惨遭失败。而在日本,“二战”已结束61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也近35年,为何至今日右翼不能反思历史和表示忏悔,致使中日…  相似文献   

5.
“绑架问题”虽然发生在20世纪70-80年代,但其提出和演变始终与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进程相伴随,并成为两国建交谈判的主要障碍之一。日朝间虽然就“绑架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但在事件的处理上双方却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日本热炒“绑架问题”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战略利益,“绑架问题”不仅是日本与朝鲜博弈的重要筹码,也是日本介入朝鲜半岛事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鲁义 《东北亚论坛》2008,17(1):8-13
最近几年,由于日本和朝鲜在绑架日本人问题上严重对立,使得原本紧张的两国关系更是雪上加霜。日朝两国在绑架问题上坚持各自立场,最根本的分歧在于双方在政治、安全和战略利益方面的巨大差异。日本方面热炒绑架问题,可谓是一石两鸟。日本以防范"来自朝鲜的威胁"为由,不断强化日美同盟和增加军事实力,使军事能力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位置和作用不断提升。同时,绑架问题还是日方手中最为重要的筹码,在日朝关系正常化谈判中可以与朝方抗衡,甚至可以对冲朝方提出的"清算殖民统治的历史,进行赔偿"的要求,争取谈判主导权。  相似文献   

7.
<正> 一九七二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周恩来总理与田中首相会谈,确定邦交正常化的基本方针。27日,毛泽东主席会见田中角荣。9月29日中日双方发表联合声明,两国邦交正常化。日本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8.
2000年在朝鲜半岛实现南北首脑会谈的大背景下.朝鲜对俄外交日趋活跃,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调整对朝政策,从而使俄朝关系获得了正常发展。俄朝关系实现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朝鲜为摆脱孤立状态开展了活跃的外交;俄朝双方互有战略需要;俄罗斯恢复大国地位重塑大国形象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9.
日朝关系是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战后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日朝关系发展历程经过了“五起四落”。值此新世纪到来之际,与朝鲜半岛北南和平统一进程加速化相伴随,日本虽然有可能加大对朝关系正常化的谈判力度,但若不把以往对朝政策做一番战略调整,其对朝关系发展仍很难摆脱“起起伏伏”的局面,其邦交正常化目标亦很难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朝日平壤宣言》的签署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宣言签署后,因朝鲜公开承认“浓缩铀”计划及公开承认“绑架问题”,使朝日关系再次陷入紧张僵持的局面。但是双方对《朝日平壤宣言》所体现出来的对话解决问题的基本精神依然认同。绑架问题依然是日本对朝关系的首要课题,对话解决悬案问题依然是日本对朝政策的主流,早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仍是其基本的对朝政策。  相似文献   

11.
4月26~29日,南非举行了历史上首次有黑人参加的多种族民主大选。以非国大领导人曼德拉为总统的新政府宣告成立。中国与南非一旦关系正常化,两国的经济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日本对华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总体上呈现强硬姿态,由于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原因,致使中日高层互访中断数年,中日关系陷入邦交正常化以来最困难的时期,9月的日芩自民党总裁选举被视为扭转中日关系的关键,从目前形势看,预计“后小泉时代”日芩依然鹰派当道,小泉之后日苓总体战略还将朝政治大国、军事大国方向加快步伐,如何修复日中关系是新一届政府面临的艰巨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22日日本首相小泉访朝,以25万吨粮食援助和价值1000万美元的医药物资和人道援助,换回5名日本原被绑架者子女,并公开表示愿意在自己的任期内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缘何小泉选择此时访朝?日本政局受其影响的程度又有多大?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以来,日本打破中日两国老一代领导人在钓鱼岛问题上达成的默契,屡屡制造事端。深入研究分析,不难发现美国是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即旧金山和会及1972年美国交还冲绳时,纵容偏袒日本,导致今日中日两国在该岛问题上的争执。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战略目标是防止中日合作,保持两国适度冲突;维持日美军事同盟关系,拉住日本;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遏制中国崛起,从而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支配者地位。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与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分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开启双边关系正常化进程.随后,两国立即就双边关系正常化进行三轮高级别正式会谈.①2015年4月11日,奥巴马和劳尔在美洲峰会上实现了半个多世纪来的首次历史性会晤.②4月14日,奥巴马已明确表态,建议国会将古巴从“支持恐怖主义”名单中剔除.此次美古关系缓和出人意料,引发媒体、学界高度关注,而且美古关系正常化迈出的第一步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代初期,中朝两国一直维持着历史上传统的封建宗藩关系,中国一般不直接插手朝鲜本国事务。但19世纪70年代朝鲜开港后,随着日本及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渗透朝鲜,中朝两国关系逐渐出现复杂微妙的变化,清政府也逐步开始对朝鲜的内政外交施加影响。以对抗日本的侵略势力。因此,近代中朝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中日两国在朝鲜的争夺和角逐,直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相似文献   

17.
二战结束至今,日朝之间仍未建立外交关系,因此,两国又被称作“近而远的国家”。目前,战争赔偿问题、日本人绑架问题、导弹发射及出售问题已成为日朝恢复邦交关系的一些障碍因素。尤其是朝核问题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影响日朝关系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推动中越经贸与金融合作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得到恢复和迅速发展。1991—2007年,中越双边贸易额从0.38亿美元激增至151.15亿美元,提前3年实现了两国领导人提出的到2010年两国贸易额达15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已经连续4年成为越南最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1月1—2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日本首相桥本在俄远东城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举行了非正式会晤,这是自今年6月两国首脑在美国丹佛会晤后的第二次接触。此次会晤使领导人建立了“个人信赖关系”,也把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步,俄日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折。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中日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同时由于两国紧密的经济关系和民间联系以及东亚局势的演变,也使两国关系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因素,特别是两国领导人的多次成功互访.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中日两国尊重并超越历史,相互肯定长处,增信释疑,对于两国关系的持续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