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色与钱铺成的毁灭之路——在陕某空间研究所副所长马喜林落网记提升为副所长(副厅级)时,他年仅37岁,仕途上可谓春风得意,前途无量。然而五个年头后,他却成了牢狱中的囚犯。究竟是谁改写了他那鲜红的人生历史?请看——1997年元月7日,对于马喜林来说,是非同...  相似文献   

2.
边言 《廉政瞭望》2010,(1):35-35
在凶恶的罪犯面前是英雄,在糖弹,银弹面前是狗熊,秦红根有了这样的变异人生。“秦一枪”自己向自己开了一“枪”。为此,他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十年的牢狱生活,让他在自己曾经守卫的地方彻底变换了角色。  相似文献   

3.
聪明误     
权力似双刃剑。当他用权力为人民建功立业的时候 ,权力使他的人格和尊严不断升值。而当他用权力为个人和朋友谋取私利的时候 ,权力又将他推向了犯罪的深渊。只有他和他的“同道”“朋友”走进牢狱的时候 ,他才弄懂了权力运用的辩证法。可惜悔之晚矣 !  相似文献   

4.
今天才想起     
《党员文摘》2006,(3):33-33
一位女士到公安局报案:“警官先生,我丈夫失踪了。请你们帮帮我,无论如何要找到他,离开他我真的就没法活了!”“他是什么时候失踪的?”“两周前。”“那您怎么到现在才来报案!”“今天才想起,因为今天是他发工资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高宇 《廉政瞭望》2004,(12):26-28
2004年8月31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对北京新禹水利水电工程公司总经理陆天昊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面对如此重刑,陆天昊非常坦然地接受了。他对法官说:“我宁愿选择牢狱里的宁静,也不愿意当一个时刻被威胁和敲诈的总经理……”  相似文献   

6.
从公安局长到囚犯杨明德,权志剑一个人要“打倒”自己,往往是非常容易的。──题记费广文是泾阳县的公安局局长,在任期间,经他手逮捕羁押的犯罪分子不计其数、谁曾料到,他却因徇私舞弊,私放罪犯,1995年7月26日被咸阳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从公安局...  相似文献   

7.
专注的魔力     
从前印度有位国王想试验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于是便派人到牢房里抓来一个被判了死刑的囚犯,这个囚犯原是一位大臣。国王说:“现在你就要被处死了,不过我可以给你一线生机,如果你手里捧着一碗油,顶在头上,在城里的大街小巷绕一圈,能不洒落一滴的话,我就赦免你的死罪。”  相似文献   

8.
他本是看守所的副指导员,明知私放罪犯的“高压电”碰不得;但为了获取一点区区小利,他竞知法犯法,滥用权力,“变戏法”般给两名罪犯保外就医开了绿灯。未曾想,看守囚犯的他亦变成了囚犯。这正是钱不毁人人自毁,贪婪钱财毁终身。 题记1999年初,陕西省大荔县人民检察院批捕科检察官在审查县公安局提请逮捕的文件中,感到犯罪嫌疑人司安民的名字有点眼熟.经核查发现和安民早在1994年11月因盗窃罪被判刑6年.现正在服刑中,怎么能跑到监外盗窃作案呢’! 为解开这个谜,检察官在看守所讯问了司安民,了解到是当时作为县公安…  相似文献   

9.
广州起义失败后,他跟随叶剑英奔赴莫斯科.他怎么也没想到,此后竟开始了长达28年的流放生涯.他的老母亲致信赫鲁晓夫,才使他获准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然而,“苏修持务”的罪名,使他再入牢狱,当7年的囚徒生活结束时,他的苏联妻子已长眠于地下整整一年了…….在他90寿辰之际,江泽民总书记特委托夫人王冶平登门为他祝寿.  相似文献   

10.
李意根 《党史纵横》2008,(10):40-42
在“文化大革命”中,开国大将罗瑞卿受到林彪集团的残酷迫害,与世隔绝地度过了8年的牢狱生活。在监狱中,面对专案组的各项陷害,罗瑞卿部给予了义正词严地驳斥,惟有对一件事他没有反驳而是不断地进行解释,还主动泌这事“当然是不能允许的”。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相似文献   

11.
薛胄,字绍玄。隋朝河东汾阴 (今山西省万荣县宝鼎村 )人,生卒年月均不详。薛胄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其父薛端,北周时曾官至蔡州刺史。北周明帝时,他袭父爵为文城郡公,开始入仕,官至司金大夫和开府等职。隋文帝杨坚于公元 581年取代北周建立隋朝,薛胄入隋被任为鲁州刺史,未及赴任旋改任卢州,不久又迁兖州刺史。他到兖州的第一件事便是决刑狱。他上任后见牢狱人满为患,更因朝代更替,案牍不决,百姓怨愤。所以,他利用旧朝之狱今朝不理为由,仅十多天,便结案数百起,使大多囚犯得以放还,一时刑狱为之空虚。这一举措不仅没有损害隋…  相似文献   

12.
从军人到干部,从干部到囚犯.“当兵4年.工作4年.判刑4年”,3个4年在而立之年的倪明丹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一串脚窝。  相似文献   

13.
卉南 《党史文苑》2001,(2):41-43
1930年底,冬至已过的赣西南阴冷、荒漠,一派萧瑟景象。   一天,天还未放亮,只见宁都黄陂村口的小路上隐隐约约地过来了一群人。往近一看,一个个衣衫褴缕、蓬头垢面、伤痕累累,破旧的灰布军装上血迹斑斑。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荷枪实弹的押送者着装同“囚犯”几乎相同。这群人默默地、一步一步地挪动着沉重的身躯,缓缓地向村外荒郊走去。   在一片空旷的山坡上,队伍被勒令停止前进了,“囚犯”们才似乎明白这里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地。临刑前的一切早已准备就绪,在押送者的调遣 下,“囚犯”们一字排开,等待那最后时刻的到来…… …  相似文献   

14.
“我起初也想埋身在世俗的生活中,使得家人勿至于担惊受怕。可是,这一个办法的实行,仅使我感到了梦想的空虚,要实现却是不可能的。因此,我终于走进革命的圈子;因此,我终于跑进了牢狱的大门”,“在现社会中间同我同一命运的人,正不知多少呢!”这是华商电气公司职工、共产党员汪裕先烈士从狱中寄出的最后一封家信中的一段遗言。汪裕先又名汪佐农、陈石卿。上海南汇县周浦镇人,生于1908年。他家境贫寒,13岁就当上了学徒,后进了上海华商电器公司,1926年初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走进了革命的圈子”,成为华电工人运动的一名骨干。上…  相似文献   

15.
王淦生 《唯实》2006,(1):64-64
大学里学文学理论接触到《艺概》这部煌煌巨著时,才知道刘熙载这个名字。当时只道他是一位“躲进小楼成一统”、穷年猛钻“故纸堆”的穷酸学究,后来才知道这位大学者既不“穷酸”更无“学究气”,其正式身份竟是一驰骋政坛多年的“官人”,只不过他在学术上的辉煌几乎完全遮掩了他的政声。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即便在今天来看仍不乏“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谁叫他是……”与“因为他是……”徐恒足最近,因一件私人小事到某县走动,在亲友介绍下结识了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闲谈中得知他的夫人所在企业效益不好,经常发不出工资,今年以来才领了两个月的工资,女儿在自来水厂做工,三班倒,儿子送在外面自费培训。我问他...  相似文献   

17.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追念陈云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索绕在我身边。他那说话的神态,他爱用的口头语,他平日生活的习惯……这一切对我来说是那样熟悉,仿佛就在眼前。5年来,许多同志常建议我写点回忆文章,谈谈他的为人,他的作风,他的思想。我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58年,除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头一年中央派他先期到东北开辟根据地而我留在延安、“文化大革命”中间几年他被“疏散”到江西而我被下放到位于湖南的中科院“五七”干校外,从没有分开过。因此,要讲的话确实有很多很多。但正因为要讲的话太多,反而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最近,我…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早在1992年就曾十分中肯地指出:“要消除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首先要在党内真正造成一种浩然正气。”在1997年的一次讲话中,他引述了方志敏烈士在敌人牢狱中写下的一段话:“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地,是更加磨练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  相似文献   

19.
逍遥 《廉政瞭望》2014,(18):65-65
刚上班时,我最怕和老Q说话,不管问他啥问题,老Q从不正面回答,非要把皮球踢回去:“你说呢?”我小心翼翼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他的抢白早就在那里等着:“你以为这么好办吗?”我只好把姿态放低到尘埃里去:“所以才桌请教您呀。”“知道不好办还桌为难别人,自己咋不动脑子?”……我咬牙跺脚动脑子自己解决了,老Q还有话等着:“年轻人,别太自作聪明,事可不是这样简单的。”到底怎么办他绕着弯子,打死也不直说.弄到好像咱在逼他透露核机密。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一个年轻人找到我问:“你是宋叔叔吗?”我点头称是。他激动地说:“我可找到你了,是我爸让我打听你的消息的,我费尽周折才查到你的地址。”他一边说,一边掏出20块钱硬往我手里塞,弄得我莫名其妙。寻问再三,我才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