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于靖园 《小康》2011,(3):103-106
《天天向上》这样的王牌节目,不想做简单娱乐;新节目《非常靠谱》,努力追求文化与内涵;做新闻出身的制片人要在《好奇大调查》中诠释何为"娱乐纪实";即便是为天娱艺人打造的《给力星期天》也打出口号"综艺不止是娱乐"。很显然,今年的芒果台不再娱乐无极限  相似文献   

2.
2008年汉英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彦杰  赵永彬 《前沿》2009,(7):195-197
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写照,2008年汉荚网络流行语折射出当今网民省时便捷、求异创新、对抗权威、崇尚个性、追求娱乐的语言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韩浩月 《传承》2009,(15):60-62
无论是在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神州大地,人们娱乐的心态、追求精神生活的向往都不会磨灭。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场、大院等公共场合是人们聚集、欢乐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4.
乔丽 《前沿》2008,(2):168-170
清代中晚期是传统戏曲发展繁荣的高峰期,追求声色娱乐的官宦士人乐于与戏曲艺人交往,但表现方式不同:豪门权贵一味压制玩弄伶人,中下层文人则追求暂时的愉悦和慰藉,这些都对戏曲艺人的生活及戏曲艺术的审美倾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明代是一个娱乐业发达,乐人众多的朝代。娱乐业不同于其他产业,有着复杂的社会性,政府对娱乐业的政策规定、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执政当局对社会精神追求倾向,从另一个层面上也反映了社会底层民众对政府政策的反应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本文从明朝政府对娱乐业和乐人的政策、明代的娱乐场所、明代对娱乐场所的管理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明代娱乐业和乐人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生存状况,明代的主要娱乐场功能与文化,政府对娱乐业、乐人、娱乐场所的管理与民间力量的对应,试图还原明代娱乐市场的结构与状况。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我国把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确定为国家战略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而出现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诸如作为文化产业主体的文化企业经营模式的商业化、趋利化甚至媚外化、附庸化,文化内容打造和包装的过度媚俗媚外化、游戏娱乐化甚至虚无化、灰黄化,文化受众的价值观迷失、精神虚拟、游戏人生乃至"娱乐至死"的追求,并由此引发网瘾难戒(尤其是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以及媒介、互联网的崛起,我国综艺类电视节目经历了游戏娱乐节目、益智类节目、真人秀节目等不同发展阶段,极大地满足了受众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但是,不少综艺节目存在过度追求收视率、娱乐化的现象。随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进入后娱乐时代,综艺节目呈现出从固有格局中突围的新态势,诸多卫视平台不再盲目于海外节目版权的"模式引进",一批文化类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网络综艺节目也开始蓬勃发展。在一个社会转型、价值观多元的时代,我们的综艺节目制作在市场化运作的同时,还必须坚守公共文化平台的社会责任,寓教于乐,才有可能真正打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展现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8.
黄长安 《求索》2012,(1):124-126
孔子在一个"礼崩乐坏,文质分裂"时代中,想要重构礼乐的制度,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周公制礼乐降低了礼乐文化的传统巫术色彩,孔子对礼乐文化的重构,则是是从自己对社会,对人的理想追求出发,强调音乐的娱乐审美功用和社会政治功用。本文分析了孔子的音乐精神娱乐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的一些内容,孔子的"三月不知肉味",对音乐极为痴迷,但是,孔子强调音乐的娱乐功能的同时,也否认音乐并不是享乐的,而是有着个人教化作用和治理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的经济形势稳步发展,商品市场空前繁荣,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各种渠道影响高等院校莘莘学子的日常消费,使得不少学生不顾个人的经济实力,在衣、食、住、娱乐、恋爱等方面盲目追求“新、奇、快”的消费步履。这一现象发生在学生社会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接受知识信息、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其现代化的程度大大提高。面对这种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应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拓展其空间和渠道,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首先是追求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的现代化。所谓  相似文献   

11.
温华 《理论月刊》2008,(3):121-124
本文在阐明当代视觉文化与大众审美意识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的教育功用与"娱乐功用"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艺术的娱乐功用是以教育功用为前提的,娱乐的观看快感满足了人们低层次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而人们的价值需要是会沿着一定的层级需要上升的.人们已经逐渐地在追求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以求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由初始的耳目愉悦逐渐走向精神愉悦,反映了受众对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审美需要,同时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解读能力与审视能力.本文还对图像艺术的审美价值、审美关系与审美创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应关注大众传媒的误导偏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部分大众传媒在关注受众中呈现出过度娱乐化倾向;在迎合市场中呈现出过于低俗化倾向:在追逐时尚中呈现出极端窥秘化倾向;在追求效应中呈现出趋于虚假化倾向.规范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应该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在注重娱乐品质中反对泛娱乐化倾向;规范传媒的社会责任,在注重提高大众水平中反对低俗化倾向;完善传媒的监督制度,在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中反对窥秘化倾向:加强传媒的职业精神,在注重提高传媒公信中反对虚假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超女"现象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的“超级女声”活动热播荧屏,人气旺盛,影响力深远。在“超女”活动的背后有这样一组天文数字:全国报名人数达15万;每周有超出2000万观众热切关注“超女”活动,收视率突破了10%,最高收视率达三亿两千万观众,超过800万人发送短信投票等等。“超级女声”犹如巨浪狂飙,横扫中国大地,这也将注定“超级女声”必将成为2005年关键词之一。“超级女声”作为模仿“美国偶像”系列节目中的一个成功案例,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思考。有人说中国的娱乐文化已经从精英娱乐走向大众娱乐,也有人说现时代的青年人缺乏信仰,总是盲目地追求时尚,但我们不得不…  相似文献   

14.
批评篇     
关玉国 《现代领导》2007,(10):46-46
唐骏,这位从前微软中华区总裁、现任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总裁说:“把时间切割成一段一段地来用.每一段都要充满激情地度过,追求每一分钟的精彩,时刻保持对人生原始的探索欲.才能成就一段华彩的生命篇章。”这是成功的诀窍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是大连开发区新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那么,21世纪的前30年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可以把它概括成是后小康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将逐步实现现代化,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农、食、住、行等经济生活问题。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房问题也将基本解决。后小康时代也是一个文化享乐时代。人们将在较为丰富的物质生活基础上追求精神的满足。人们对知识、健康、娱乐的需要将会成为最大的需要,以知识、健康娱乐为主的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最大的产业。当前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与娱乐的结合催生了泛娱乐主义。泛娱乐主义导致娱乐离实现人的本质的存在意义愈加遥远,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价值功利化、价值碎片化、真实幻象化。在泛娱乐主义的影响下,青年价值观亦显现出碎片化、肤浅化甚至有些低俗化,出现娱乐狂欢中的精神缺失、深陷娱乐下的道德失范、盲目尊崇中的自我迷失等消极现象。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从强化娱乐市场尤其是网络娱乐空间的监督与管理、培养青年的娱乐鉴赏品位、涵养娱乐本身的人文精神素养三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提高娱乐行为边界自控制能力、青年娱乐主体性自生成能力以及全社会理性认知娱乐价值自辨析能力。  相似文献   

17.
周俊敏  马海燕 《求索》2011,(5):128-129,124
文化消费内涵着巨大的善,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价值,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使社会的精神、文化事业生机勃勃,产业得以发展,社会的文化、知识水平大幅提高,也带来了社会的康宁。其不利于社会发展、不利于社会价值实现的方面包括娱乐功能的过度化,精神追求的相对弱化,审美意识的淡化,与自然的隔绝等。建议以更开放的伦理理念看待文化消费,促进文化消费的发展,保障文化娱乐功能的正常发挥,增加快乐总量,但要控制过度的娱乐化,避免纵欲,特别要注意对青少年的影响,注重培养文化精神,提升文化消费中的审美品位,让更多的文化消费活动回归自然,享受更多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论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新风格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青少年亚文化逐渐借助、渗透于新媒体,在符号表达时出现了“新风格化”,青少年亚文化在价值观、社会观、个性追求、娱乐精神等方面都出现了“新风格化”。在文化意义上,“新风格化”与主流文化既存在着矛盾与抵抗,也存在着联系,同时,“新风格化”也在引领着新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电视传媒社会责任的娱美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电视传媒商业主义倾向导演的“平民化”娱乐运动,电视娱乐在中国的出现饱受争议,鲜有正面评价,2005年创下我国电视奇迹的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更是将这种争议推向了高潮。这场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娱乐是电视传媒的功能,还是电视传媒的社会责任?其二,电视娱乐有没有“高雅或低俗”之分,量度的标准是什么?本文分析了电视娱乐的内涵、特征及其实践,认为电视娱乐是我国电视传媒转变经营机制,实行“事业管理,产业经营”的产物。它的发展丰富了电视传媒社会责任的内涵,电视传媒除了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承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神圣使命外,提供健康娱乐,满足大众娱乐需求已成为其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娱美量度的确立将比“被动的批评”更有利于电视娱乐健康、规范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娱乐化生存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璐 《求索》2011,(4):125-127
在当代媒介社会中,娱乐是传媒文化主要功能和价值所在,是传媒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的必然选择,传媒文化在内容、表现形式、媒介市场、媒介功能等方面向娱乐化的倾斜姿态势不可挡,娱乐化成为当代传媒文化的主要生存策略。传媒文化以娱乐化为其生存策略是为了在政治、经济、文化、受众等多元力量的博弈之间达成某种平衡。虽然娱乐的泛化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在一定意义上,传媒娱乐化有其合理的意义和价值,成为多元话语书写的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