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①“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的开篇语。其实,分清敌友,不仅对革命的实践者们来说是首要问题,而且对革命实践的记录者们来说,也同样是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晓岩  洪向华 《唯实》2003,5(1):64-67
江泽民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的精神观 ,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他的精神观主要包括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总要有点精神 ;共产主义理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实现振兴中华的精神支柱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 ,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只有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1929年5月、6月和12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先后三次进驻福建新泉休整或整训,形成了以"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调查研究、严明纪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主要内涵的新泉整训精神。新泉整训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与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内涵的井冈山精神是一脉相承、创新发展的关系。新泉整训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确立的"支部建在连上"原则发展到将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将六项注意发展到八项注意;将湘赣边工农武装割据发展到赣西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从《宁冈调查》、《永新调查》发展到新泉整训调查。新泉整训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句话一针见血,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关键所在。这一著名论断出自1925年12月毛泽东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简称《分析》)。该文系《毛泽东选集》的首篇,毛泽东在此文中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初步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堪称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一篇光辉文献。它的问世,是毛泽东深刻洞察党内外思想动态,反对党内错误倾向,总结革命经验教训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余艳  彭春华 《湘潮》2016,(4):135-140
杨开慧是伟大的革命家、伟大的知识女性。她与领袖毛泽东的爱情堪称千古绝唱。在2013年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由省委宣传部主抓、杨开慧纪念馆配合的《杨开慧》系列创作历时三年完成。作品自始至终弘扬伟大的开慧精神,即——坚定信仰、志向远大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无私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牺牲精神。紧扣"三种精神",我们又在两方面下功夫:思想上,突出杨开慧跟毛泽东理想的高度一致;生活  相似文献   

6.
叶茂 《廉政瞭望》2011,(7):19+21
"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绝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不过,谁要是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其生前高度重视反腐倡廉。  相似文献   

7.
<正>有关"普世价值"的争论,近年来延续不绝。认同西方"普世价值"者认为,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应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怎么能否定呢?我们不是也把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吗?我们不也讲人权吗?进而提出,谁否定"普世价值",谁就是站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对立面。这种观点容易引起思想混乱,颇有澄清的必要。澄清"普世价值"的是与非需分清三个层面的问题:一些西方国家宣扬和推行"普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伟大人物,不仅因为是党、军队和国家的缔造者,而且也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再塑者,他的人格、他的事业、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和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要求。在建党80周年之际,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对我们在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井冈山,素以"天下第一山"(朱德语)、"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语)著称于世。历史造就了井冈山精神。2009年1月24日至25日,胡锦涛总书记二上井冈山,同井冈山的干部群众共度春节,随后着意强调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80多年前,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井冈山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引用】"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原文节选】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  相似文献   

11.
正"为政之道,莫先于用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这是唐朝《贞观政要》中的一句名言。我国历代统治者都懂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的道理。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因素。我们党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选贤任能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一种高度自觉。从严治党,首先是从严治吏。毛泽东同志说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  相似文献   

12.
学习时空     
[故事]在延安时期,我党我军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毛泽东在谈到当时情景时说,那时曾弄到几乎没衣穿,没有油吃,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的地步。国民党企图通过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困死、饿死我们,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怎么样才能度过难关呢?毛泽东给边区人民三个选择:"一是革命干不下去了,那就不革命了,大家解散回家;二是不愿解散,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对此,他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便是其中之一。大量的调查研究,成为毛泽东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源泉。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讲堂录》中写下这样一段话:"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1917年暑期,他邀同学萧子升游历了长沙、宁乡、益阳、沅江、安乡5县农村,广泛接触社会生活。1918年夏,他又同蔡和森到益阳、沅江、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精神是20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主要象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动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需要进一步挖掘、诠释、提升中国精神的内涵。毛泽东精神不仅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源泉,亦是构成当代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我们要在全面继承毛泽东精神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弘扬当代中国精神,使之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白求恩是怎样在中国抗日战场以身殉职的?1938年元旦刚过,白求恩率领一支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带着大量医疗器材,经香港来到武汉。在武汉,他拒绝了国民党高官要他"留汉任职"的"敦请",冒着日机轰炸的危险,到了延安,受到毛泽东的热情会见。他向毛泽东递交了珍藏的《党证》,介绍了他在西班牙救治伤员的经验,表明了他要到前线去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16.
吴怡 《党史文苑》2009,(12):63-64
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凝聚的发扬,而在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的过程中,"公共精神"是关键,对于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公民意识的培养有着长足而有力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因此,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培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北京支部生活》2006,(12):17-17
最早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论著毛泽东在1925年12月1日的《革命》半月刊上,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这是我国最早系统地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的论著。毛泽东在这篇著作中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  相似文献   

18.
西哲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既是哲学命题,也是对人的本质意义的终极追问。从共产党员的信仰角度和实践角度看,解决好"三问",对于当前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是谁?我是共产党员。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而不是"山寨"党员。共产党员的坚定有力回答是我们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前提基础,作为学习贯彻的"主力军",共产党员需要担当起这个清晰而厚重的责任。在当前形势下,就要老老实实学习十八大报告,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精神永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庆长假期间 ,笔者读到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政论家李敖写的《毛泽东的精神就是民族复兴的光辉道路》一文。李文与笔者在今年六七月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 110周年写的《毛泽东———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和《纪念毛泽东 ,弘扬民族精神》两文有契合之处 ,很是赞同 ,但又感到不能满足。现在写《毛泽东精神永存》一文 ,算是对李文的补充和发挥。  一、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区分李敖的文章旗帜鲜明 ,题目就揭示了文章的旨意。他明确提出应区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精神。他认为 ,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  相似文献   

20.
正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什么?通俗地讲,民心就是老百姓对政党的信任度,是一个党派的执政之基。拥有了人民的信任,就拥有了民心。英国记者斯坦因曾苛刻地向毛泽东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你凭什么指挥你的政府和军队?毛泽东不假思索地回答:凭人民的信任!50到8875万的启示:人民信任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