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在和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斗争的过程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战线组织——共产国际反帝情报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利用自己的隐蔽身份,收集有关日本关东军的军事情报,再将这些军事情报发给当时苏联的伯力,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的苏军情报部  相似文献   

2.
<正>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特别是辽宁地区活跃着一支由共产国际直接领导的反帝情报组织,其成员基本上是中国人,由共产国际及苏联红军总参谋部培训并安排任务,主要工作是搜集情报、破坏日军的侵略活动、袭扰打击日军等。他们深入虎穴,神出鬼没,常在敌人毫无防备之时,予以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东北。又觊觎蒙古和苏联的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在中苏边境接二连三挑起事端。为了阻止日本进攻苏联,为了摧毁日本占领区的军事设施,共产国际决定,由苏联红军参谋部负责训练中国、朝鲜等国的爱国青年,组成国际情报组织。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大力协助和支持,先后选送了几批有地下工作经验的中共党员(从参加培训之日起,即不再与本国党组织发生横的联系,而直接由共产国际方面派出的同志单线领导)和爱国进步青年去苏联学习。回国后,利用他们长期从事地下工作,联系广、熟悉地理环境的有利条件,开展…  相似文献   

4.
金志宇 《党史纵横》2014,(12):34-36
正苏联情报员理查德·左尔格于1932年离开中国后,他在华建立起来的情报组织继续发展。从现有资料中可以发现,作为苏联军事情报网的一部分,这个情报组织以共产国际的名义为号召,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活动范围极为广泛,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仍旧在华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组织中,有一个神秘的人物"老陈",串连起了很多情报史上的重要人物与事件。  相似文献   

5.
张丽云 《党史纵横》2007,(12):43-45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配合共产国际和苏联在中国东北建立了远东国际反帝情报组织.从1932年起,在中央的指示下,中共满洲省委指派中共党员王东周、杨佐青、庄克仁等陆续参加并领导远东国际反帝情报组织工作,先后选送几批中共党员和爱国青年赴苏接受特种训练;苏联也派出相当数量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到中国东北,从而形成了遍布东北各地的反帝情报网,建立了哈尔滨、齐齐哈尔、大连3个较大的情报组织.龙桂洁,便是哈尔滨情报组牡丹江站的工作人员,她与丈夫中共党员张慧忠一起做了6年的情报工作,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1941年张慧忠被捕牺牲后,龙桂洁继续为党工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传词达意     
《党课》2006,(3):92-92
中共最早参加的国际组织 1921年1月,在北京加入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张太雷到达伊尔库茨克,不久就在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建立了中国支部——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支部,张太雷任支部书记,受远东书记处领导。这是中共最早参加的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7.
刘影 《党史纵横》2005,(8):27-30
为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1933年,共产国际决定,在莫斯科郊外建立一个由部分国家爱国抗日青年参加的、受苏联红军参谋部军事情报组领导以破坏日军占领区军事设施和战略物资为目的的国际情报组织训练班。这年秋天,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选送部分优秀党员和爱国青年,越过绥芬河,经海参崴由陆路奔赴莫斯科……大本营设在上海滩列车行驶在浩翰无垠的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窗外的美丽景色,万·尼却无意欣赏,此刻他的心早已飞回了祖国,飞回了抗日斗争的前线。万·尼,真名叫姬守先,1910年出生,吉林人,“九一八”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在共产国际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特别是中共二大正式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一个支部后,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更加密切。考察共产国际有关史料,可以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是以派驻代表的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共产国际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它存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是在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共产国际的组织原则是权力的高度集中。这种状况,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说,对于帮助和协调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的革命行动还是起过积极的作用的。特别是列宁领导的时期,共产国际曾派出许多代表,协助这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另外,在列宁的思想指导下,集中的组织原则,对当时防止机会主义者混入国际,保证共产国际的成长壮大,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是一个源于地域概念的政治名词,是中国苏维埃革命区域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央苏区的创建与发展,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一大成果。这一辉煌成果,是用牺牲、苦难和挫折换来的,是与共产国际的指导紧密相关的。在中央苏区历史发展进程中,共产国际的指导大致经历冷眼旁观、关注重视、规划蓝图和加强"活的指导"、强化领导机制五个阶段。共产国际及其设在上海的远东局的指导方式,主要是通过制定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并形成为党的主要文件,以实现总的政治上的领导;利用高度集中的组织制度,在按"俄罗斯式"从莫斯科向中国派遣代表的同时,还利用中共党内的一些错误和矛盾,影响党的领导层的组成,以保证共产国际路线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1.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1931年11月至1940年2月期间,参与领导了东北抗战,努力贯彻落实共产国际七大路线,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抗战路线,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条重要的抗日战线,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迫近二次大战的形势下,共产国际确立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有力地号召和组织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共产国际、苏联是积极支持中国抗日战争的,但是,它的一种统一战线模式、一个指导中心,既脱离了中国实际,也同日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生了矛盾。中国共产党正确地抵制了一种统一战线模式、一个指导中心的错误,既坚持了独立自主,又坚持了。国际主义,维护了与共产国际的团结。  相似文献   

13.
共产国际与中共独立自主原则的艰难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自主原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确定的基本原则。受共产国际的束缚和影响,这一基本原则的确立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曲折的过程。 一 大革命的失败是陈独秀等人在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上盲从共产国际指令造成的后果。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高潮。在革命高潮的初期和中期,由于得到了共产国际基本正确的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和组织下,曾得到波澜壮阔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在大革命后期,由于共产国际指导的一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30年代,共产国际出于其战略需要,曾经将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地区性组织——东北党组织,置于自己的直接领导之下。“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国际把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单纯地判断为要“把满洲变成进攻苏联的基地”从而制定出武装保卫苏联”的战略目标,它随即通过中国共产党驻  相似文献   

15.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43年共产国际的解散,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延安的中共领导下的抗战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援助,对帮助中共渡过难关、成长壮大、发展势力,从而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是否有利于苏联利益是此期间共产国际和苏联对中共援助的重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胡凤斌 《世纪桥》2004,(1):58-59
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华北地区有一条特殊的地下战线——共产国际反帝情报组织。他们组织严密,作战勇敢,主要搜集日军军事情报,破坏敌人军事设施,扰乱日军行动计划。由中国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爱国群众组成,其中许多人是根据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转入国际情报系统的。苏子元就是受东北地方党组织派遣最早从事国际情报工作的人员之一,对齐齐哈尔国际情报组以及哈尔滨、北平等地情报站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岳 《前线》2021,(4):93-94
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密使1920年,列宁在一份推荐书上写道:斯内夫利特作为共产国际代表到中国去,他的任务是查明是否需要在那里建立共产国际的办事机构。同时责成他与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建立联系,并报告他们的社会政治情况。需要列宁亲自推荐的斯内夫利特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18.
徐世强 《党史博览》2009,(11):54-56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曾经是在共产国际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特别是中共二大正式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后,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更加密切了。从1919年成立到1943年结束,共产国际前后共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有人会问:共产国际历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都派了哪些代表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是否有代表出席过共产国际代表大会?考察共产国际有关史料.本文就参与过共产国际历次代表大会的中共代表及其他中国代表,一并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是作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联合组织出现的,它是世界各国共产党的领导机构,当时各国共产党都是作为它的支部而直接受它领导。共产国际建立后,加速了在各个国家“团结分散的共产主义力量,成立统一的共产党”的进程。中国共产党也是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于1921年7月成立的。毛泽东在评价共产国际这一历史功绩时曾明确指出:“在它存在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在帮助各国组成真正革命的工人政党上,在组织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事业上,有其极端巨大的功劳。”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  相似文献   

20.
林木 《党史博览》2013,(6):F0002-F0002,F0003
<正>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鉴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需要,作出了《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它是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积极倡导、组织和主持建立的一个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领导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