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对于军事问题的基本策略是,先建立工农群众武装,然后发动起义,从中生成正式军队。由于军事准备不足,这一军事策略导致中共早期起义大多以失败告终。特别是本来军事准备不足的广州起义,却被广东省委认为是"偏重军事"的"军事投机",这引起了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深刻反思与检讨。同时,随着各地武装斗争实践的深入,中共中央对正式军队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有了更加实际的认识,逐步改变了起义成功后再创建正式红军的策略,转而强调群众武装和红军要同时发展、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中共"红军、游击队、赤卫队"三结合武装力量结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陕甘边红军干部学校,是在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边党政军领导人的直接关心和培育下创办的,它伴随着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而建立,并在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中逐步得到壮大,成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亮点,为陕甘边红军部队和根据地培养了一大批军政干部,为陕甘边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1932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并于12月翻越大巴山进入川北地区。经过一番艰苦的反"围剿"斗争后,红军占领了通江、南江和巴中3县的广大地区,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红军迅速发展壮大。红军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绩,一是归功于中共早期党组织在四川的建立和活动;二是红军始终坚持舆论宣传和物质利益激励相结合的动员手段,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三是根据地政权建设和民主监督制度的建立保障了民众已经获得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福建人民革命武装的创建和鼎盛发展时期。闽西、闽西北、闽北相继发展成为中央苏区的一部分,闽东、闽南、闽中也创建苏区,在八闽大地上建立了主力红军和地方红军。不过,在迄今已发表的论著和展览宣传中,对当时这些成建制的红军番号、数量、发展变化等的表述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一些偏差。本文试图就此问题作一梳理,以供学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方志敏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赣东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今年8月对日,是他诞辰ito周年。我们在庆祝新中国诞生50周年之际,更加怀念他曾为创建新中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缅怀他为开辟“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探索中国武装革命道路所建立的不朽功勋。毛泽东曾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视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  相似文献   

6.
正长征是从丧失根据地开始的。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南方的各主力红军相继在反"围剿"斗争中失败,被迫离开经营多年的根据地,陆续踏上漫漫长征路;长征又是以能否找到或者建立新的根据地(立足点)作为其胜利与否的标志。在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各路红军都一直在为建立新的根据地进行艰苦的努力,这是红军能否真正转危为安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说,长征的过程就是党和红军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王健 《党史纵横》2012,(9):19-20
刘志丹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杰出革命家和军事家,是陕甘根据地和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创建陕甘根据地和红军做出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红军领导人,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红军,唤醒广大民众起来参加革命斗争,支援革命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都非常重视宣传工作,并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而在宣传的媒介手段上,除报刊、电台、学校等阵地外,主要是以标语宣传为主。苏区的宣传工作是在非常艰苦的战争环境下进行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及标语本身的特点,使得苏区标语宣传工作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宣传风格。本文拟对苏  相似文献   

9.
正1927年7月,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重庆党组织遵循这一方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建红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向军阀、土豪劣绅展开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从1928年到1934年间,在党的领导下,重庆境内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  相似文献   

10.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8,(13):55-55
贵州是一片”红土地“,在革命处于危难时期,贵州支持了红军。从1930年4月邓小平、张云逸创建的红七军进入贵州开始,到1936年3月底红二、六军团离开贵州,红军在贵州活动前后达6年。在这一时期,红军的足迹遍及全省68个县市,先后建立了黔桂边革命委员会,还在大定·(今大方)、毕节成立了中华荔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我军无线电通信创建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建立,在我军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红军第一部无线电台 1930年12月30日,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的龙冈大捷中,红军缴获了敌人一部电台。可是,由于当时红军还没有电台,许多红军战士没见过这新奇的东西,就把发报机等器材给砸坏了,只剩下了一台收报机。 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毛泽东和总司令朱德欣喜地看到这台十分宝贵的收报机后,便立即下令通  相似文献   

12.
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先遣探路的红6军团和红2军团会师后,在两军战略行动方向和统一行动方面,与博古、李德控制的中革军委发生了一场争论。争论焦点在于:两军团是集中行动、统一指挥,还是分开行动、各自直受军委指挥?是集中兵力挺进湘西北开展攻势作战,还是红6军团单独进入湘西建立苏区?这场关系到红军长征成败的重要论争的结果,为红2、6军团的发展壮大,为两军团更好地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为红军三大主力战略格局的形成,为战胜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图谋,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诞生80周年。这两支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1年中共山西特委直接领导组织创建的,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在吕梁山、太行山燃起革命武装斗争星火,成为党在北方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和尝试。山西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红军晋西游击队和红二十四军创立的英雄业绩,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萧向荣《西行》以日记形式记录了1936年红军西征的过程,以及西征战役结束后,西方野战军巩固新区,红军三大主力转战西北和西安事变的有关内容。从《西行》可以看出,红军各级指战员始终高度重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注意把这一任务"提在政治上更加高的地位"。《西行》还详细记录了曲子战斗和山城堡战斗的情况,这两次战斗在红军统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如何争取东北军、如何团结广大回民群众、如何争取哥老会,《西行》中都有生动记录。《西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作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15.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26):61-61
周逸群、旷继勋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家,在发动武装起义、创建红军、开辟革命根据地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是红军杰出将领。  相似文献   

16.
远声 《新湘评论》2010,(15):25-26
浏阳永和镇,是一块经过血与火洗礼的红色土地,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方面军之一的红一方面军的诞生地。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兵团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此会师,红军统帅毛泽东、朱德正式创建红一方面军,在朱毛红军斗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红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红军创建之日起,就与人民群众形成了相互依存的血肉关系。为了人民的利益,红军战士义无反顾地奔赴沙场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正是红军不怕流血牺牲的浴血奋战才能保住人民群众"所得到的土地及一切利益"。同样,红军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军队,只有得到人民群众无私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得以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18.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诞生在大别山麓鄂豫两省交界的天台山地区卡房。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纪律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建立了铁的纪律。起初,"没有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样完整的规定和提法,但也有些条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广东东北部游击,开展武装割据的基础上,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习近平2011年11月4日《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  相似文献   

20.
红军长征中的湘江战役主要发生在广西。从军史言,这是人民军队创建以来受创最重、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从党史说,它以残酷的事实表明错误路线的领导使党和红军濒临绝境,为召开遵义会议并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最重要的干部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