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潮》2021,(5)
正2019年9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颁授共和国勋章。颁奖词这样描述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北平(今北京),  相似文献   

2.
梦绿 《世纪风采》2008,(7):27-31
国际上认为杂交水稻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东方魔稻”,而袁隆平则是“杂交水稻之父”。在袁隆平如此辉煌事业的背后,其情感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3.
正虽然有人将他和袁隆平相提并论,但李振声一直十分淡然。他多次表示,自己不会和袁隆平比荣誉,他想做的,只是守望在试验田里,为了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奋斗不已。2014年5月,83岁的李振声院士因杰出的科学成就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之一。如果说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那么李振声称得上"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南袁北李",一个研究水稻,一个研究小麦,都用数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培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他们让广大农民受益,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受益。小村寨走出大科学家1931年2月,李振声出生在淄博市一个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在全球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中国靠占全球8%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袁隆平,而袁隆平本人则因此拥有超过1000亿元的品牌价值。1000亿元的品牌价值,这是常人  相似文献   

5.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前不久成为媒体焦点。袁隆平已有七八辆车,还要买一辆奔驰的消息不胫而走。而网民对于袁隆平买车的评价是一边倒,认为为解决人类粮食安全问题做出巨大贡献,其研究的杂交水稻技术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6.
邹蕴 《党史纵横》2001,(5):11-12
20世纪70年代,在东方文明古国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中国培育成功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杂交水稻,已增产了几百亿斤粮食,并在世界许多国家推广成功,被公认为是继墨西哥矮秆小麦培育成功之后又一项对解决世界性粮食短缺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明.90年代末期,在国际"超级稻"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且取得良好效果,再一次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为获取这一胜利立下头功的,就是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相似文献   

7.
“守少则固,力专则强。”2020 年11 月2 日,“袁隆平团队实现早稻加晚稻亩产1500 公斤的目标!”在各大媒体网络持续刷屏。众所周知,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 一个是“ 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梦想,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从安江农校出发,一走就走成了“九零后”,不断推出新成果,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正是对科研的坚毅、执着,对创新的不懈追求,让袁隆平看淡了生活的艰辛,一次次攀登科学的高峰。  相似文献   

8.
虽然有人将他和袁隆平相提并论,但李振声一直十分淡然。他多次表示,自己不会和袁隆平比荣誉,他想做的,只是守望在试验田里,为了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奋斗不已。2014年5月,83岁的李振声院士因杰出的科学成就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之一。如果说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那么李振声称得上"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南袁北李",一个研究水稻,一个研究小麦,都用数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培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他们让广大农民受益,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受益。  相似文献   

9.
佚名 《新湘评论》2014,(22):59-59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凭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截止到目前,袁隆平已获得3项国内科技大奖,17个国际科技大奖。  相似文献   

10.
姚远 《党史文汇》2023,(10):27-33
<正>今年是袁隆平院士攻克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难关50周年。1973年10月,袁隆平团队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一粒种子,从湖南怀化走向世界,也改变了世界。民以食为天。培育超高产水稻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但许多国家因难度太大未能实现。数十年来,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研人员潜心科研,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为中国超级稻赢得“东方魔稻”的美誉,为全人类作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01年2月19日,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江泽民主席亲自为袁隆平和吴文俊两位院士颁发了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国人亲切地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之所以获得成功,乃缘于他有崇高的价  相似文献   

12.
秦湘豫 《党课》2013,(22):72-74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多项国际奖。就在不久前,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先锋组合“Y两优900”突破亩产988公斤,创下了全国水稻百亩连片高产新纪录,引来一片赞叹。  相似文献   

13.
"我参加过很多宴会,好多种菜,每一样蜻蜓点水吃了一点点,其他全部倒掉。"1月25日,在香港《南华早报》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浪费粮食不可原谅,尤其是在中国由于耕地有限而千方百计生产足够粮食来满足13亿人吃饭问题的情况下。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  相似文献   

14.
蜀中有个“袁隆平”湖南有个声名显赫、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在天府之国,也有一个袁隆平似的人物:他在水稻雄性不育新质源创制及不育系选育、水稻耐热高配合力恢复系选育及超高产组合选育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成果在我国南方稻区广泛应用,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已超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北京。全国科学工作会议期间,国家最高奖——自然科学奖颁发仪式正在进行。全国1550项申报项目的57项入选成果中,农业方面仅有的两个项目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为“水稻光敏核不育”项目,获三等奖;一为“谷子基因互作型雄性不育的发现、起源、胞质转换与应用体系”项目,获四等奖。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袁隆平解决吃饭问题的奥秘和威力在水稻杂交。这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1964年起着手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亩产达到623公斤,比常规稻增产20%;近年…  相似文献   

16.
欢子  路琰 《理论导报》2008,(10):58-59
袁隆平又成了热门人物.但这次不是因为袁老的科学成就,而是一个跟财富有关的新闻.7月19日上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陪着老伴儿逛了趟"2008湖南车展".随即,有媒体开始热炒:"大产学家要买豪华奔驰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和作物杂交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人称“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创造的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确保了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18.
窦雨佳 《党建文汇》2009,(11):32-32
日前有人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计算了“身价”,据称高达1000亿元。对此,袁隆平先生表示:“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袁隆平先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在小片试验田里已经取得亩产900公斤的佳绩。他曾经自豪地称,如果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则每年可以多养活4亿人:  相似文献   

19.
据《长江日报》报道,近日,前身为博学中学的武汉四中110周年校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重回母校,捐赠10万元奖励优秀学子。  相似文献   

20.
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建立于1984年6月,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研究机构。1995年12月,以此为依托组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主任。“中心”党委一班人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汇聚职工的智慧精华,沐浴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狠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袁隆平院士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奖”等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