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我们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更应该拿出有力的武器对其以旗帜鲜明的批驳与反击。红色资源中的红色革命理论、红色基地及其史实、红色精神、红色文艺作品就是高校反历史虚无主义的"法宝"和利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加强红色理论教育,利用好红色基地及其史实,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创新红色文艺作品,着力提升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2.
《理论导报》2010,(7):68-68
瑞金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传承苏区红色历史文化,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文化进军营、进社区、进课堂"活动,不  相似文献   

3.
吴志平 《湘潮》2015,(7):88-90
革命老区是红色文化尤为资源丰富地区,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党史工作"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对于发展地方红色旅游,奋力打造经济升级版,加速推进"四个全面",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笔者以株洲为例谈谈挖掘红色资源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红色文化内涵及其作用所谓红色文化,是指为记录党的历史、宣传党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和传承西柏坡红色文化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柏坡为例,探索西柏坡红色文化的历史根脉、深刻内涵及时代意义,让西柏坡红色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5.
讲好党的诞生地的故事,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8月起,课题组实地调查走访上海"红色一平方公里",通过历史资料遗址遗迹查询、老地图搜寻检索,力求还原党的红色起点的历史原貌。立足"红色一平方公里",传承红色基因,需要全力保护发掘党的初心始发地,全力建设建党的故事传播高地,全力建设建党的精神研究基地,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鲜活场景和生动素材。  相似文献   

6.
淄博市因为"红色"典藏了山东奋斗的光辉历史,挖掘身边的党史,讲好淄博故事,借助于政府与高校的联合,发挥展馆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手段,启动"红色在线"平台建设,生动直观记录、反映淄博党史和淄博历史,线下线上全面促进党史教育特色品牌的树立与传播,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向全党发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伟大号召。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位党史工作者,肩负着"修好红色家谱,记好红色历史,编写好红色故事,宣扬好红色传统"的重任和使命,要做到不  相似文献   

8.
<正>闽西是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形成地之一,有着"20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丰富翔实的闽西红色档案是闽西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它真实地反映革命战争年代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基本概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闽西人民进行艰难曲折斗争历程的历史见证。着力开发利用闽西红色档案,拓展闽  相似文献   

9.
况顺航 《当代贵州》2016,(16):34-35
正"十二五"以来,赤水市依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立足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6%以上。因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名扬中外的赤水市,是全国"革命老区"和贵州第一个党支部"赤合特支"诞生地,历史上涌现出贾若瑜、秦川、段雪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着光荣的红色革命传承。"十二五"以来,赤水市依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立足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凝聚起率先小康的强大力量,取得综合实力提升最快、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红色省会,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传统,必须对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生态性整合。在旧址群的保护、修缮、整理、挖掘中要体现历史的原生态,并以生态发展的理念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生态旅游,让旧址与文物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为党员、干部和高校学习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史奉献一本"活"的历史教科书,赋予红色文化资源以永恒的生命力,助推赣东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依托丰富的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等历史文化资源,遵义市科学梳理、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富矿",用好茅台渡口、土城、娄山关等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打造以"历史转折·道路抉择""遵义会议·党内生活""四渡赤水·战略思维"等为主题的2小时红色教育培训圈,有效结合党内政治生活赴一线、走现场,让党史学习教育能够见人、见物、见景、见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革命事业血脉永续,领悟总书记嘱托的深意,就要不断加深对"红色基因"的理解。革命纪念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库,肩负着宣传好党的历史、党的精神的使命,对于教育激励群众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赓续血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2019年3月4日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1]这一论断有着深邃的战略思考,强调了发挥红色历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传播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坚定我国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更好地实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目的。党史、新中国史,以及人民军队的历史,构成了红色历史的主基调,在新时代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奏响了一曲雄浑大气的交响乐。  相似文献   

14.
阳泉市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城市这一重大结论,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证: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都没有自主或主动创建过城市。解放战争期间,虽然曾收复和解放过诸多城市和县城,也对这些城市进行过为我所用的城市改造,但只具有接管性质,只有阳泉市是第一次创建城市。"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第一次明确了"最后夺取城市"战略出发地的概念,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其次,"中共第一城"红色历史文化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红色历史文化一样,都具有面临重大转折应运而生的特质,都是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宝贵财富;最后,"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为党的文化建设拓展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区域红色教育一体化的主要动因源于长三角区域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教育、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目前,长三角区域红色教育与"四史"学习渐有互动联合之势,培育高素质的红色育人队伍与红色教育形成叠加效应,红色教育与新技术新业态产生多重推动力。长三角区域红色教育一体化系统建构,有助于实现红色教育资源的融通共享,促进红色教育主体的合作共建,推动红色教育要素的协同共创。  相似文献   

16.
正"欲问大道,必先知史"。近些年来,沈阳军区财务部高度重视挖掘财务战线的红色历史,把财务历史馆藏化、形象化、数字化,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大力弘扬财务工作光荣传统,充分发挥红色历史资源凝心聚力、振奋精神的"正能量"作用。在财务历史与时代精神的交汇中汲取思想营养,营造继往开来、忠诚使命、倾心事业、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为推进全区部队科学理财,开创财务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他一直坚定执着、自甘寂寞又锲而不舍地搜集、采访、录制、整理那些散落在人们记忆中的史海遗珠。他创作的数十部经典作品,填补了很多历史传承和红色文化上的空白。他是红色记忆的打捞者,也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他就是陈平。多年来倾情于红色文化研究和推动,逐步形成了令人赞叹的"红色记忆"体系和令人关注的"陈平现象"。红色记忆,"陈平现象"令人感佩出身于军工家庭的陈平用自己对红色文化的挚爱,用多年如一日的执着追求与勤奋,取得了一个又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20,(7)
正历史昭示未来,沧桑成就正道。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铭记光辉历史,牢记初心使命耒阳是一片红色的沃土,红色文化深厚,红色基因强大。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刘丽丽 《湘潮》2010,(1):37-39
湖南,是一块写满红色历史的圣地。为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推动湖南的红色旅游,本刊从2010年第1期起开设"红色故址"专栏,以重温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感悟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这样强调,目的就是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考察调研,对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重大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