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海东将军,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12岁当窑工,参加了著名的北伐战争、黄麻起义,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卓越的军事家。他经历过百余次战斗,9次负伤,身上留下17处伤痕。“徐老虎”骁勇善战的故事,不论在大别山、伏牛山区,还是在秦岭脚下、陕甘高原,都广为流传。毛泽东曾经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相似文献   

2.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在向这位伟人遗体告别的人流中,有一位身着戎装的老将军当众失声痛哭,他满怀深情地向人们诉说:"我对毛泽东同志有特殊的感情,从我参加革命的第一天起,就把毛泽东同志当作自己敬仰的师长,可以说我是在毛泽东同志几十年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这位老将军,就是跟随毛泽东征战几十载,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被毛泽东亲定为"终身海军司令"的肖劲光大将.  相似文献   

3.
夏远生 《学习导报》2013,(19):34-37
从列兵到统帅:毛泽东成长的实践精神 透过毛泽东的青春历程和成长之路,可以感受到毛泽东为改造中国与世界不懈奋斗的恢宏精神和博大胸怀,领略到他一路走来的坚实脚步、人生轨迹和革命功绩。而毛泽东早年在湖南的革命实践活动,恰好反映了伟人之初、人之常情和非凡之处,有助于人们具体认识毛泽东的理想、实践与人格,界定他在中国革命中的坐标和地位。  相似文献   

4.
1989年2月2日6时32分,一位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国防现代化事业鞠躬尽瘁的开国将军,走完了他壮丽的人生历程,长眠于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那片青山绿水之中。他的名字叫朱良才。人人都有难忘的青年时代,朱良才将军的青年时代是在战火纷飞中度过的。从参加农会到参加红军,乃至成长为红军将领,在血与火的战斗洗礼中,朱良才从未动摇过对革命事业的执著追求,他将自己磨而成了意志坚定的革命良才,书写了自己壮丽的人生。让我们翻开历史那一页,追寻朱良才将军在青年时代留下的一串串闪光脚印──一、做革命良才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风暴,…  相似文献   

5.
正他是"马背上的诗人",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中国将军。从北伐到长征,8年江西征战岁月,他由一名猛打、猛冲、猛追的"三猛"战士,一步步成长为运筹帷幄的红军将领。在19岁到27岁的8年红色青春里,他经历北伐、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先遣西征等我党重要革命历程。本书紧随青年萧克足迹,找寻其成长心路,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位红军将领的个性、血性与诗性。  相似文献   

6.
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几十年风风雨雨,毛泽东与李先念从相识到相知,为革命奋斗了一生。毛泽东称赞李先念是“不下马的将军”,是“我们的青年英雄”。李先念说:毛主席是我一辈子革命的导师。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和才溪乡调查80周年。此时.我更加怀念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因为.我和毛主席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我是在他的指引下从上杭才溪出来干革命的.是在他的教诲下成长为一名共和国将军的。每当回忆起主席对我的亲切关怀和谆谆教导.我就感到十分幸福和自豪。我已98岁。曾9次荣幸地见到了毛主席.其中5次受到了主席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8.
朱荣兰 《世纪桥》2010,(14):4-7
<正>井冈山根据地是毛泽东亲手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湘鄂赣粤四省之内,像井冈山这样群众基础比较好,革命形势发展比较快的农村山区很多,那毛泽东为何偏偏选择了井冈山呢?一、毛泽东的"上山"思想成为他必然退却农村山区的主观因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在十分危急的关头。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还很弱小,要在中  相似文献   

9.
在跟随毛泽东参加革命的众多的湖南老乡中,有一位“将军大使”深得毛泽东的喜爱和赞赏,见面后常戏称他“小老乡”。他就是在新中国外交战线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原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国防部长耿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调耿飚到外交部工作。耿飚成为首批驻外国的“将军大使”之一。 1949年冬季的一天,在北京中南海毛泽东的办公室,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近期外交工作的情况。 听了周恩来的工作汇报,毛泽东点燃一支烟,说道: “我们的外交工作要  相似文献   

10.
<正>十八载军旅生涯,从士兵到将军,他浴血疆场为抗日,铁血昆仑、远征滇缅,勇杀日寇一指间,满腔忠义扬国威。抗日烽火铸就将军英名,罗斯福为他送上赞美之词,毛泽东也为他作诗悼念。他就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200师少将师长戴安澜。血战昆仑关打败日本"钢军"1942年,戴安澜将军沙场捐躯后,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以一首《海鸥将军千古》的五律悼念:"外侮需人御,  相似文献   

11.
王树声是我军的一位战功卓著又具有传奇色彩的将军。他于1926年投身革命,曾参与领导了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是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创始人与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相识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重逢于长征途中。他那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坚韧不拔意志,深得毛泽东的赞扬,并被屡屡委以重任。建国后,毛泽东又亲自点将王树声担任了国防部副部长、总军械部的第一任部长。他不负毛泽东的厚望,为我国军械工业的创办与发展、改善我军的武器装备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毛泽东、周恩来称之为“我国军械工业生产的功臣”,“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11月4日,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宋承志将军和夫人高蔚的骨灰在安徽省金寨县红军烈士墓园安葬,实现了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魂归故里的夙愿。遵照宋承志生前的嘱托,墓前石碑上雕刻的"炮兵万岁"4个大字十分醒目。字是宋承志亲笔所书,表达了他对炮兵的热爱和一往情深。宋承志是一位传奇将军,他从"红小鬼"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的革命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3.
陈伯钧上将,是1927年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元勋之一。他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人才和军事教育家,这个传奇式的跨越彰显了陈伯钧出生入死的拼搏之志,同时也饱含着毛泽东耳提面命的教诲之情。几十年的硝烟烽火,锻铸了陈伯钧与毛泽东的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最主要的思想转型发生在五四时期。五四前,毛泽东受传统教育和维新思想的影响很深,是革命民主主义运动中的激进分子。相隔几年的两次北京之行,毛泽东接触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由激进民主主义分子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但毛泽东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确立应该是在长沙的革命实践中,由北京到长沙,构成了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的路线图;从理论到实际,也成为他早期思想成长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5.
1989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确认了毛泽东、朱德等33位军事家,罗炳辉名列其中。罗炳辉是我军一位从奴隶成长起来的杰出军事家。《从奴隶到将军》这部电影,就是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如同他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一样,罗炳辉入党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黄祖示将军是土生土长的韶山人。他出生贫寒,从小在母亲王芝明和启蒙老师沈一之的熏陶教育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黄将军的革命生涯颇为神奇,从懵懂少年到生产队长,从普通士兵到显赫将军,一路高歌进取。他那坚实伟岸的身躯渗透了在毛泽东光辉思想照耀下为党为民所付出的热爱和忠诚。他曾是全军学习的榜样,先进事迹曾入编连环画,成为当年全军战士和人民群众的一段传奇。所有这些,无不与他的启蒙老师沈一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王良,四川綦江人,红四军军长。他生逢革命时代,追求进步和光明,21岁投笔从戎,跻身黄埔军校,锤炼成为坚定的共产党人。南昌起义后,他紧追革命洪流参加了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将革命的红旗插上了井冈山。在险恶、激烈的对敌战争中,他立下过赫赫战功,为毛泽东两首史诗所盛赞。他率部纵横赣、闽,身经百战,成长为工农红军中一名智勇双全的著名指挥员。1932年6月,在闽西作战中,他壮烈牺牲,年仅27岁,为中国  相似文献   

18.
大将徐海东一生战功显著,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但这位身居奇功的“徐老虎”、“窑将军”却从不居功,不争名位,以一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2月31日上午,距新年钟声敲响只差10余个小时,开国中将曾思玉走完了他102岁人生历程。曾思玉将军戎马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是毛泽东的一员心腹爱将,与毛泽东的关系非同一般。长征途中他曾为毛泽东送过绝密信,延安时期担任过中央警卫团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先后就任沈阳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和济南军区司令员等要职。“文革”期间,毛泽东时常入住武汉东湖宾馆,与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接触频繁,私交日深。  相似文献   

20.
早年,邓子恢与毛泽东相识在创建苏区的革命征途中,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为了共同的理想,他有幸跟随毛泽东,伴随着革命和建设的艰难历程,演绎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