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9年"珍宝岛"的领土主 权归属问题使中苏两国兵戎相 见,苏联一度在中苏边境集结 近百万兵力,中苏关系剑拔弩 张。如今,珍宝岛问题已得到和 平解决,但是,当年隐藏在事件 背后一次又一次的外交险情却 鲜为人知。 苏联侵犯珍宝岛 战争一触即发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虎林县 境内的乌苏里江下游,由于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成为继斯大林之后苏联党和国家的新一代领导人,在他的领导下,中苏两国关系经历了一段非常曲折的过程.1954年10月,赫鲁晓夫亲自率领苏联最高领导集体访华并兑现此前承诺,表示出对中国的重视和礼遇;然而1959年以后,苏联不仅单反方面撕毁中苏多项协议,撤走在华援建专家,甚至两国不断加强边境军备,以致发生珍宝岛流血冲突事件,中苏同盟由亲密无问的"兄弟"转至关系破裂也不过十载.  相似文献   

3.
1969年中苏边界摩擦不断,最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珍宝岛事件。它给中苏两国乃至世界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珍宝岛战斗是中苏矛盾在地区的具体表现,是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破坏边界现状,武力解决边界争端的必然结果。一、珍宝岛战斗概述(一)珍宝岛地理位置珍宝岛位于黑龙江虎林县境内,坐落于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主航道中间线中方一侧,由于其位于我国最东端,故人们常称珍宝岛为东方第一岛。岛长2300米宽500米。涨水时,此岛被水隔离,距我岸100米,距俄岸300米。枯水期,沙滩  相似文献   

4.
寻找列宁     
初到俄罗斯,既没有感到新奇,也找不到一丁点幼年时对苏联的想象。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对苏联的印象大都由十月革命、卫国战争、中苏交恶、珍宝岛事件、苏联解体等构成。时至今日,还关心俄罗斯人怎么看已经解体的苏联。曾听说有人提出把列宁遗体从红场移走,还有种种"去列宁化"的言行……在俄逗留的短暂几天,我处处留意寻找列宁。在红场,刚刚整修完毕的列宁墓对外开放,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排队  相似文献   

5.
1969年3月,中苏双方曾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形势非常严峻,毛泽东为此提出要准备打仗,要立足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最坏准备。据说,毛泽东这一战略决定,源于同年8月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的题为《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报道。1969年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紧急召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向他通报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意图,并征求美方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4月10日夜里,一个噩耗突如其来,李耀文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非常难过,想起41年前在茫茫大漠与李耀文政委在一起的日子,禁不住潸然泪下。1969年3月中苏珍宝岛事件后,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危险急剧上升,部队急需能够对苏联进行有效核反击的导弹。1970年6月,七机部负责人、科学家钱学森等同志到第一研究院听取意见,表示同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成为继斯大林之后苏联党和国家的新一代领导人,在他的领导下,中苏两国关系经历了一段非常曲折的过程。1954年10月,赫鲁晓夫亲自率领苏联最高领导集体访华并兑现此前承诺,表示出对中国的重视和礼遇;然而1959年以后,苏联不仅单反方面撕毁中苏多项协议,撤走在华援建专家,甚至两国不断加强边境军备,以致发生珍宝岛流血冲突事件,中苏同盟由亲密无间的兄弟转至关系破裂也不过十载。  相似文献   

8.
正1969年3月,中苏双方曾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形势非常严峻,毛泽东为此提出要准备打仗,要立足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最坏准备。据说,毛泽东这一战略决定,源于同年8月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的题为《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报道。1969年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紧急召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向他通报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意图,并征求美方意见。基辛格第二天到白宫会见尼克松总统,他把苏  相似文献   

9.
3月历史故事     
《党课》2010,(6):108-109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1969年3月2日凌晨,苏联边防军出动两辆装甲车、卡车和指挥车各一辆、步兵70余人,不顾我边防军的多次警告,悍然入侵我国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的珍宝岛,打死打伤我边防战士多人。我边防军被迫进行自卫还击,经过—个多小时的激战,给予入侵者以歼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10.
1960年代末,国际局势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美国深陷越战泥潭、苏联实力大大增强并开始表现出对外扩张趋势的情况下,为了巧妙地利用中苏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实现其国家利益最大化,美国决策者作出了与中国缓和关系的决定。珍宝岛事件以后,中国面临着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战的压力,深知改变这种不利局势的紧迫性。在美国主动释放出缓和信号的情况下,中共做出了积极回应。共同面临着苏联压力的中关两国,通过多次接触,终于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对峙。毫无疑问,在中美关系缓和进程中,苏联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寻找列宁     
李忱 《新湘评论》2013,(2):56-56
初到俄罗斯,既没有感到新奇,也找不到一丁点幼年时对苏联的想象。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对苏联的印象大都由十月革命、卫国战争、中苏交恶、珍宝岛事件、苏联解体等构成。时至今日,还关心俄罗斯人怎么看已经解体的苏联。曾听说有人提出把列宁遗体从红场移走,还有种种"去列宁化"的言行……在俄逗留的短暂几天,我处处留意寻找列宁。在红场,刚刚整修完毕的列宁墓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2.
佟玉春  舒云 《党史博览》2012,(10):44-46
山海关机场原来是海军航空兵学校,1969年珍宝岛战斗后,中苏关系紧张到极点。整个东北包括山海关机场再也不能背靠苏联老大哥的“沙发”了。于是。1969年5月,山海关机场的海校搬走,归属海军航空兵某师建制。我被任命为山海关场站参谋长。  相似文献   

13.
晓学 《党史纵览》2003,(3):47-48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兵器馆"东广场的东北侧,陈列着一辆编号为545的苏制T-62式中型坦克.这辆坦克是1969年中国边防军在珍宝岛对苏自卫反击作战中的战利品.它在出厂服役后只行驶了515千米即被中国边防军击毁缴获.  相似文献   

14.
1969年3月,苏联挑起中苏边界武装冲突。美国情报部门最初认为这场冲突是由中苏双方长期以来角逐对珍宝岛的控制权所致,并且判断是由中方引发了最初的冲突。但随着中苏边界冲突的加剧,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诞生在上海沦陷区的《苏联文艺》是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合作的产物,在中苏两国文化交流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主编姜椿芳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团结一大批左翼文艺战士,依靠苏联的掩护,译介大量政治指向性明确的苏联文艺作品。在长达7年的编译活动中,《苏联文艺》的编译人员始终贯彻精诚组织、爱党爱国的方针,坚持注重时效、严谨求实的追求,实行紧跟时局、灵活多变的策略,使该刊在特殊的编译背景下为中国的抗战和解放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该岛北端与中国大陆相连,由于江水冲刷,1915年才形成小岛。因它两头尖,中间宽,形似古代的元宝,故得名珍宝岛。 2002年12月,这块弹丸之地,在一片和平静寂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7,(11)
正20世纪60年代,由于在意识形态领域以及一些现实问题中的分歧越来越大,中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乃至尖锐对立。苏联在中苏和中蒙边境陈兵百万,虎视眈眈,不断挑起边境冲突和磨擦。为了反击苏联的霸权主义和侵略行径,1969年的3月,我边防部队与苏联边防部队在珍宝岛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武装冲突。在这场规模不大却影响深远的冲突中,毛泽东作出了重要决策,为我军赢得胜利提供了精神指引和原则思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中,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备战疏散1969年3月2日,中苏两国在黑龙江边境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随后,双方在新疆塔城地区、黑龙江八岔岛、中国西部边界铁列克提地区相继发生武装冲突。时任苏联国防部长的格列奇科甚至建议对中国实施核打击。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毛泽东深思熟虑,提前酝酿将一些老同志从北京疏散到全国各大城市。他与周恩来商拟出到外地的人员名单,其中,疏散到广东从化的有朱德、董必武、李富春、蔡畅、滕代远、张  相似文献   

20.
珍宝岛事件是中苏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它是中苏关系从恶化到破裂、边界争端日趋尖锐,并最终发展成武装冲突的结果。同时,珍宝岛事件也是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一件大事。它是中苏从同盟关系的建立到事实上的解体,中国摒弃“一边倒”外交方针,最终同第三世界建立广泛联系的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