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成功实行了农村改革,农民逐渐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取得的。邓小平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引路人。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一)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历来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曾先后多次对安徽的农村改革发表谈话,表示肯定和支持。虽然安徽的农村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但最终取得成功,并在全国全面铺开。可以这样说,没有邓小平的坚定支持,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引,安徽的农村改革就不可能取得像今天这样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从安徽开始;安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起到了先锋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国农村改革的成功,这已成为历史的定论.邓小平是安徽农村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邓小平站出来说话,没有邓小平提供的理论支持,安徽的农村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一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像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一样 ,邓小平也非常重视农村 ,重视农民和农业问题 ,将农村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朋友时对此作了深刻阐述 :“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 ,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何要从农村开始呢 ?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农村不稳定 ,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农民没有摆脱贫困 ,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 ,在没有改革以前 ,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 ,衣食住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改革已走过了20个年头。现在回顾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对总结改革的经验,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推动当前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份省委文件的诞生,揭开了安徽农村改革的序幕70年代我在安徽省滁县地区工作。在此...  相似文献   

6.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领导亿万农民不仅创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奇迹,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农村生产力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而且创造了以村民自治为特征的中国农村民主建设的伟大实践。在九亿人口的中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这是我国农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7.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而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客观上需要有坚强的基层党组织。近年来,各地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切实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农业问题和农村改革的一系列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制定农村改革政策的主要依据和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指针。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五大上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强调指出:“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五大并且在修改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实践已经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因此,我们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就要在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征途上.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汪汉忠 《唯实》2011,(3):20-24
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发表谈话后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农村改革和发展理论以及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都有新的思考,这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新篇章,对新时期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探索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同志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纵观邓小平理论,处处闪烁着新的思想光辉。“创新”就象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邓小平理论,没有创新就没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如果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那么,创新就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今天,我们研究、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创新思维,对于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指导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既不唯书,也不唯上,在求是、求实中创新不唯书,不唯上…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08,(1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经验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当前,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部署,进一步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就必须用富有时代精神精华的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农民群众。但是,在农村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还存在一些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农村的理论学习活动启动难,深入难,要持久地开展下去更难。为了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我们重点调查了湖南省7个市州的20个村党支部带领农民群众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情况。总体上讲,这20个村的做法基本上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重要时刻,党中央适时召开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全会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随着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创造着辉煌的业绩。邓小平理论正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实践中逐渐地形成,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认真总...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10月对党史工作所作的重要指示,精辟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科学内涵,为开创世纪之交党史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近几年泉州市各级党委加强对党史工作领导的实践看,重视党史工作贵在求真务实。首先,党委必须带头结合党史学习理论。江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历史证明,理论是旗帜,是方向。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引,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发展和壮大,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引,就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也不可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中共泉州地方组织创建于1927年1月,70多年来带领人民群众历经艰难曲折取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切胜利,归根结底同样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胜利,为夺取这些胜利而积累的历史实践和历史经验,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侨乡特色,它是全党整部历史教科书“活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上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一是要加强邓小平理论教育 ,引导和帮助农民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现阶段 ,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农民群众的头脑 ,让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理性体系和现代生活的价值规范作为习惯、风尚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沉积 ,以改变原有的封建文化的积淀和长期以来“左”的影响 ,以加强对改革的理解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增强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对各种非…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气魄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的创立和实践,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引领中国13亿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可以说,没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不会有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和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确立邓小平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关系? (一) 邓小平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这主要指的是,它解决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所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的在一个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农村稳定不稳定”。因此,总结我国农村改革经验,特别是发现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改革之间的关系,对于开拓新的改革思路,尤其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