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高兴参加这次由上海市静安区司法局、上海天宏律师事务所等发起的律师专业化发展论坛暨朱妙春律师事务所成立仪式,我认为这次论坛的举办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律师如何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推进律师行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一、充分认识律师专业化的重要性为什么讲律师专业化很重要,我觉得起码有三点。(一)律师专业化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的客观需要。大家知道,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稿,对我们国家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如何以科学…  相似文献   

2.
<正>从“全科”到“专科”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每一位律师都可能在不断思考一个问题:“当下的法律服务市场到底需要怎样的律师?”不同时代背景下,随着法律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拓宽,适应市场需求的律师类型也会逐渐发生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初期,法律非诉讼业务开始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人逐步接受“不打官司,也要请律师”的观念。发展到近一二十年,法律服务行业又提出了“专业化”的概念,打造专业律师一度成为“热词”,律师的专业化分工也愈来愈细。而最近的四五年,  相似文献   

3.
专业水平 律师行业需要专业化人才.需要律师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没有专业特长,律师事务所就缺乏竞争力,律师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同时,一个律师执业的专业水平是决定你的执业前景、甚至决定你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一名合格的律师需要摆脱过去那种对任何案件都能办理的“万金油式”。要做好自己的专业定向,“走专业化道路.做专家型律师”,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4.
常勇 《天津律师》2005,(1):34-35
现在很多律师事务所及律师都在讨论律师工作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问题,我认为无论是“规模化”还是“专业化”发展都应该是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逐步建立形成的,要避免简单的名称变化和盲目的人员累加。  相似文献   

5.
罗伊&#183;格鲁特曼在《律师和贼》中说:“一名律师是一套餐具。比如一副刀叉。无论上次谁用它吃饭,都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在两餐之间进行充分消毒即可”。律师就是这么一个平凡得让人可怜的职业,他和其他职业没有什么两样.除了他的地位低微一些。那些认为律师很有钱、律师有口才、律师很自由、律师很潇洒的说法,无疑是对律师生活的不了解,对中国律师制度和律师现状的不了解。  相似文献   

6.
代理电信官司引发湖南省首例私拆信件案,律师将自家律师事务所告上法庭.仅索赔1元打假名人代理“一元钱官司”.上法庭替律师索讨通信自由和秘密权……电视报道惹祸.引发全国首例律师状告律师协会会长案.双方激烈交锋……专家学者关注本案:切不可让律师的违规、违法行为伤害法律本身……  相似文献   

7.
论律师的职业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律师的职业属性问题,各国《律师法》有不同的表述。我国对律师性质的立法界定,经历了从“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到“依法取得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的认识过程。在《律师法》中准确界定律师的职业属性,是科学安排律师制度、合理设计律师行业发展的前提。值此《律师法》修改之际,本刊特邀请几位专家学者就律师的职业属性问题进行了一次笔谈:  相似文献   

8.
一位曾在法院工作了八年后又“改行”从事律师职业的作者在上海一家很有名气的刊物上发表文章称:现在法官不同于甚至不及律师的问题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法官可能在刑庭或者民庭一呆就是几年、乃至几十年,可能只对民法或刑法做深入的研究即可(其实这就够了)……律师至少应该是各方面都有涉及……律师应当是通才,否则业务面太窄,服务范围有限,恐怕生存都存在压力”。法官不同于律师,这是一个法治国家不愿意看到但又客观存在的沉重现实。多年来,人们不断看到不少从法官岗位上“改行”从事律师职业的情形。这到底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抑或是无…  相似文献   

9.
中国律师职业独立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法学界出现了“律师学”这样的词汇,那么,律师学能否成为一个学科,不仅要解决律师学建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还要能够为解决一些长期困扰律师业的实践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也就是要解决律师职业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从律师职业属性出发,对律师职业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在我国确立律师职业独立的职业原则和职业道德,以期丰富刚刚起步的律师学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关于律师执业利益冲突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律师的执业利益冲突问题是律师业务中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它在整个律师执业行为规范中处于重要的位置。正如美国著名的律师职业责任理论研究专家罗伯特·H·埃若森指出:“利益冲突问题也许是律师职业责任中最普遍的问题,也是被从业人员最难理解的问题。不仅潜在利益冲突有时难以区分,就是对于特定情形下利益冲突的适当的补救也难以判断。在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律师在处理与客户的关系方面有时甚至比利益冲突本身更为复杂。”正因为律师执业利益冲突极为复杂而且难以判断,而我国律师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对此又规定的十分简单,因此对这一…  相似文献   

11.
在刑事诉讼中,律师职业秘密问题也是影响律师辩护权有效实施的一个复杂的问题。“无论在理论和法律原则上,还是在律师的实际业务中,职业秘密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刑事被告与其辩护律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他们相互之间进行的交谈和通信,有享受法律保护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命题?警人,警己,后者更多一些。我把律师当成自己一生的职业,并不是什么神圣的梦想,就像你是会计,他是医生,还有人是教9币一样。但是,我的确希望,当自己在向别人介绍自己职业的时候,就算不会得到赞许,也起码有一些尊重。可是,像“律师就知道赚钱”“律师都是骗子”“律师就会拉关系”“律师钻法律空子”之类的话语,时常充斥在耳边,我明明知道对方不是在说我,但是也很是不舒服。甚至,我自己有时候,都很讨厌有些律师同行,也不是什么不好,就是一个字——烦。因为,有时候你就需要一场轻松的聊天,可是对方非得把你拉进辩论的泥潭。你要和他解释乃至争论,我说的是这个意思,不是那个意思,你应该这样理解等等,等到谈话一结束,你会发现自己很累,消遣休息的效果没有达到。律师,为什么会这样不招人待见?以下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愿意和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3.
律师应有刑事责任豁免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丽 《中国律师》2001,(3):44-45
律师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也是一个高度风险责任的职业。尤其在诉讼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案件事实及严密精巧的法律规范体系,律师之失误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节省诉讼成本,避免案件重复诉讼,许多国家对律师在诉讼过程中之疏忽免于合同或侵权赔偿,这是赋予律师诉讼活动中的民事疏忽赔偿豁免权。然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比之更严肃的问题: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豁免权,尤其是刑事责任之豁免。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处于极为特殊的地位,虽然与公安、检察、法院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分工却截然不同。在法律设置上,公安、…  相似文献   

14.
律师的价值     
一、律师的职业价值与主体价值追求 社会职业分工视野下的律师,代表着各种相互对立、冲突的利益,似乎既代表正义又代表非正义,天然具有某种“品格分裂症”。“与邪恶为伍、为异端辩护”使律师这个职业容易为权力者所鄙视、为社会公众所诟病。然而正是赋予所谓邪恶与异端以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权利.才可能彰显每一个人的尊严与权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受到错误的刑事追究。每一个个体权利、具体权利的维护,每一起具体案件的博弈,其实都是纠纷得以解决、权利得以实现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可称之为正义得以实现的过程。凶此,律师即使在个案中成为“邪恶”的辩护人,其整体价值亦与正义有关。  相似文献   

15.
律师是一种既凤险又不可缺少的职业律师到底是什么人?尽管自己也作了几年并且还在继续作兼职律师,却一直在思考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在我看来,中国律师最显著的特征是“双面人”。在当事人眼中,律师是救世主,是茫茫黑夜中的一颗星辰、滔滔急流中的一叶方舟。假如当事人真的是受了冤屈或损失,他们便把律师当作匡扶正义的化身,希冀律师能洗刷强加在他们身上的罪名或替他们挽回损失;假如他们其实就是罪犯或违约者或侵权者,他们也把律师当作能挽既逝之波、扶已塌之厦的神侠,期望律师能减轻他们的罪责或民事责任。于是律师许然成了大恩大…  相似文献   

16.
司莉 《中国司法》2007,(5):51-54
一由于中国律师的历史很短,无论是业内业外,对于律师职业性质的认识都是很有限的,有许多不一致的观点①。很多人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文学描述,诸如权利的卫士、法制的捍卫者、社会的平衡器等等,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数胡乔木的诗“你戴着荆棘的王冠而来,你握着正义的宝剑而来”。诚然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律师职业时代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律师职业发展到今天,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呈现出诸多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角色定位日益多元化,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律师职业涉足领域逐渐扩大,职业功能日益多元化;律师行业特征突出,职业独立性日益显现;律师行业发展迅速,呈现出集团化与专业化趋势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律师》2006,(6):24-24
请我来中国青年律师论坛,我想我是超龄了。但在心态和思维上我们每一个律师都应该是青年律师,学习学习再学习,是青年律师的一个本性,一个特征。精益求精更是我们55岁以下的律师不断的努力要干好的事情,国家10多年来经济的发展,高水平的法律的教育,不断的发展。法律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是从哪里来的?第一是从客户,从委托人,当事人而来。第二是从国家从社会来的。不过,我可以肯定大家都同意的是,无论是客户还是国家、社会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在法律服务需要专业的人,律师职业需要敬业。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为了适应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律师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中国现代律师制度在逐步完善,但中国律师文化建设并没有很好跟上律师行业发展的步伐。当前,中国律师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越来越年轻化、专业化,律师文化建设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基础越来越稳固,并逐步形成了当代律师文化的主流形态。但是由于律师业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加之部分地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一些不道德、不诚信的风气也夹在其中,律师文化正遭受着不良风气的侵袭。尽管现状未如理想,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司法行政主管部门都已经认识到律师文化的积极性,并已着力开展各种活动,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的律师文化。  相似文献   

20.
应当说,随着我国律师业的发展和律师队伍人数的增加,律师之间和律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对于增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的危机感,提高律师的执业水平和职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竞争中,一些律师及律师事务所从狭隘的经济利益出发,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同业竞争,既损害了其他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利益,也败坏了律师界的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