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新文学思潮与大陆的新文学思潮是否存在共生关系,这一问题海峡两岸学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大陆学者一般认为,台湾和大陆的文学本同出一源,在台湾却有一些学者极力否认两岸文学之间密切的渊源关系并提出以“本土化”为标准检视台湾文学的定义、定位。《海峡两岸新文学思潮的渊源和比较》(朱双一、张羽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以翔实的资料梳理了台湾新文学与祖国新文学的密切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古远清 《台声》2001,(4):31-33
撰写《台湾文学史》,在台湾被称为“一项何等迷人却又何等危险的任务”(杨宗翰《文学史的未来 /未来的文学史?》,台北,《文讯》 2001年 1月号)。这里讲的“迷人”,是因为至今还未出现过一本严格意义的《台湾文学史》,要是有谁写出来了,就可落得一顶“开创者、奠基者”的桂冠。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在《台湾文学史》编写中,充满了“统、独”之争。但有人眼看大陆学者撰写了一部部厚厚的《台湾文学史》及其分类史传进岛内,便大喊“狼来了”,于是下决心自己写一本所谓“雄性”的“台湾文学史”,这样便有了以“台湾意识”重新建…  相似文献   

3.
从“台湾文学经典”看台湾文学精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学经典的确认是一个文学系统多个层面参与运作的动态累积过程,“台湾文学经典30部”的产生再次表明了人们对台湾文学所充溢的中国文化精神和所开掘的本土文化资源的理解、尊重,对其所呈现的历史厚重感、文化包容性的肯定、赞许,同时也启发着人们去思考“台湾文学中心时期”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4.
许文彬 《台声》2010,(11):41-41
<正>台湾文坛出现了一位新人,是出身彰化富商之家的张克辉,现年83岁。台湾声誉颇隆的九歌出版社为他出版新书,散文集《海峡心·两岸情》。这本书受到了台湾文坛的普遍注目,有两家大报纸,许多杂志撰文介绍,都推崇散文集的文字简单,情意真挚。特别是他写与奶妈亲如母子的情感,殊为动人。书中张老先生谈起两段故事:在大陆辗转听到奶妈过世的消息,极为悲痛。去年返台,奶妈的媳妇转交给他8000美金。因为他奶妈听说大陆很穷,临终前特别交代要分给张克辉家产。1979年,张克辉  相似文献   

5.
郭大勇 《求索》2011,(5):194-196
对文学经典的讨论是当下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学经典在中文语境中主要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而在西文语境中其含义稍显复杂,本文主要探讨艾布拉姆斯和佛克马对文学经典的界定。文学经典的建构是由经典的自律和他律规则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建构过程也离不开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影响。文学经典之争主要是指本质主义经典观与建构主义经典观之间的论争。本质主义的经典观认为,经典是由于具有内在的本质性特征使其成为经典;建构主义的经典观则关注性别、种族、地域等因素,考察经典形成中的权力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建平 《前沿》2007,(7):229-232
本文对"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重要文学社团—"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创作实践和革命文学论争,做了简略、剀切的论析。  相似文献   

7.
光复初期(1945—1949年)的台湾社会与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复初期(1945-1949年),台湾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动荡以及和中国大陆的迅速的整合。在这样的社会人文环境中,台湾的文学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特殊的阶段。本文探讨、论述了当时台湾社会发展变化的特点,作家们面对新的环境的所想所思以及他们各自的主张,当时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学作品等等,并对这一时期台湾文学的发展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8.
1998年国民党持续下滑的势头得到遏止,李登辉仍能发挥关键作用;民进党夺权气势受阻,但陈水扁影响力继续上升;新党发展空间萎缩;激进“台独”势力影响式微。  相似文献   

9.
1995年2月号的台湾《中外文学》刊出一《台湾文学的动向》专辑,刊登了三篇论文:陈昭瑛《论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一个文学史的考察》、陈芳明《百年来的台湾文学与台湾风格——台湾新文学运动史导论》、黄琪椿《日治时期社会主义思潮下之乡土文学论争与  相似文献   

10.
从文学的发生发展看,台湾最具有血缘和历史文化关系的不是日本,而是中国;从地缘政治来说,台湾永远都无法剥离的仍是中国。我们强调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并不是要否认台湾文学的特殊性。但再怎么特殊和不同,台湾文学在整体上仍未脱离中国文化这一母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关注近年来日本、大陆与台湾学者研究台湾文学的最新成果与动态,从学术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研究、台湾新文学与鲁迅,以及台湾文学定位等方面,将两岸三地的研究状况相互参照,比较研究者在解读与考辨台湾文学时存在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林燿德和施蛰存开启的台湾都市文学与海派文学的对话为契机,探讨海峡两岸都市文学的隔海传承与变异。30年代上海新感觉派将都市文化的殖民地摩登属性推向顶峰;40年代的海派作家还原出一个琐碎的市民都市空间;台湾新世代作家则塑造了一个集民间、私我和异彩文化等诸多因子交汇的都市场域,包容了更大的阐释空间。这些都市书写都以“感觉”为媒介,借鉴蒙太奇手段刻意颠覆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对欲望书写异乎寻常的关注,在小说的审美形态、叙述角度、结构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表现出特有的创新度和开放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探讨近20年来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创作风貌的基础上,发掘从台湾少数民族主体这一相对边缘视角言说历史的再现与批判潜能,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相关文学创作与诠释所折射出的台湾政治文化变迁。台湾少数民族与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在处理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时的切入视角与美学策略有显著差异:台湾少数民族作家致力于追溯被汉文化入侵、改造和收编的历史,反思部落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溃败命运,并通过召唤部落文化传统来重建族群认同;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侧重于以历史事件为扭结呈现创伤记忆,一方面流露出某种赎罪心理,另一方面也有淡化历史上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冲突的倾向,以共构入史的策略将台湾少数民族的悲情转化为“台湾人”的悲情。本文认为,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分析应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论的兴起与本土化论述策略转型的社会背景的考察相结合,才能还原台湾少数民族议题在当代台湾的兴起与质变过程,进而把握近20年来文学领域对台湾少数民族题材的关注所呈现的历史眼光与意识形态心理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台湾的分裂主义势力不遗余力地在岛内、海外大搞“台独”。不仅猖撅于政坛,也把黑手伸向文学领域,试图搞乱人们的思想,以便最终实现他们脱离中国的罪恶目的。但是,这样的行径是不可能得逞的。且不说政治经济、历史沿革等其他方面,仅从台湾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就可看出海峡两岸有着风习相近、感情相亲、文化同根,血脉同源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古远清 《台声》2000,(2):22-24
去年8月份在黄山召开的海峡两岸苏雪林研讨会上,展出了台湾刚出炉的苏雪林《日记卷》,总计15册,长达400余万言。这《日记卷》最先是安徽大学中文系沈晖先生征得苏雪林教授本人同意在祖国大陆出版的。正当苏氏日记装箱运回时,被台湾有关方面发现,连忙追回,说此日记的出版权在台湾而不在大陆,于是只好改由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主持整理出版。如果说,苏雪林《日记卷》还只是两岸整理权、编辑权、出版权之争的话,那两岸对台湾文学的诠释权之争,比这激烈得多,时间也长得多,屈指一算已快20年了。不妨先从最近的“争夺”讲起。曾任民进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 2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所载台湾文学研究论文为实证考察对象,论述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状况。这些论文在内容上可分为作家作品研究、综合研究、文类研究、思潮流派社团研究等共12类,反映出20年来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其总体学术水准呈逐步上升趋势,以及存在着的理论思维单一、习惯于现象描述、附众意识较强等缺陷。  相似文献   

17.
走向学术语境——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年来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前10年处于资料积累、初步分析且包含较多政治意味的阶段。近10年除了研究层面的扩展、研究成果的剧增、研究布局和人员构成的调整外,更重要的发展表现于内在的研究品格、基本理论和学术规范的建立上,研究从政治本位向学术本位转移,而整合性研究和开放性视野,是新提出的最为重要的研究观念。  相似文献   

18.
古远清 《台声》2003,(8):15-17
取材于台湾土地和人民的台湾文学,在戒严时代,一直是研究禁区。当局为了防止“台独”势力渗透,不许由“台湾”命名的社团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谁提“台湾文学”,会被认为不赞同“中华民国文学”,就会被安全部门过问,因而各大学根本不敢设立台湾文学课程。直到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的80年代,寻访台湾文化根脉的呼声高涨和本土思潮迅速占领各种阵地之际,情况才有所改变:1995年5月,“台湾笔会”与众多文化团体联手,邀请一批文化界人士和民意代表,到“立法院”举办公听会、记者会,强烈要求教育部门允许在各大专院校建立“台湾文学系”。…  相似文献   

19.
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在中华文化的逻辑发展上 ,呈现出与同时期大陆文学不同的运动轨迹与存在形态 ,形成台湾文学现代性的独特性格 ,并为台湾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和范式。而台湾的海外知识移民形成了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个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群 ,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收获和代表 ,深远地影响了欧美华文文学的发展。东南亚华裔青年学生到台湾留学 ,以及台湾作家到东南亚华人社会讲学、参与文学营等活动 ,扩大了台湾文学对东南亚的影响 ,形成了这一时期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中的台湾文学因素。  相似文献   

20.
1941年前后台湾<风月报>上爆发的"台湾诗人七大毛病"的论争,是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的延续."新文学"一方强调文学要有社会性、时代性以及表现真情实感,反对摹仿、做作;"旧文学"一方则更注重于艺术形式的完美和文学的消遣娱乐功能,反对承担社会使命.论争中鲁迅、胡适等的一再被提起以及注重时代性、社会性文学理念的契合,再次证明了台湾新文学与祖国五四新文学的密切渊源关系.而旧文学历经20年仍未被新文学所打垮,原因之一在于台湾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固守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