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拥有率不断提高 据2006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政府网站的平均拥有率已经达到85.6%,比2005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部委网站拥有率达到96.1%,与2005年持平。省级政府网站拥有率达到96.9%,提高了6.6个百分点。地市级政府网站拥有率达到97%,比2005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县级政府网站拥有率83.1%,比2005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瞭望》2010,(Z2)
<正> 新华社香港9月27日电 2010年《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27日在港揭晓,共有97家中国内地知名品牌上榜。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国家电网更跻身《亚洲品牌500强》前十位。  相似文献   

3.
张谦  倪志伟  蒋爱丽 《求知》2007,(7):31-32
近年来。天津市傲绿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以精、特农产品营销为突破口,以品牌的创建和维护为动力,在全国12个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络,成为天津市首家获得无公害蔬菜、水果经营资质的企业,2005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评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连续2年被评为天津市无公害农产品市优称号,在天津大型连锁超市同类食品上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4.
张黎 《瞭望》1999,(26)
近两年,我国葡萄酒消费骤然升温,市场争夺战也随即上演。1998年干红葡萄酒的国内市场总需求约为30万吨,而在这块市场上却聚集了400多个国内品牌,生产能力万吨以上的葡萄酒企业超过20个,洋品牌100多个。就是在这样一场空前的葡萄酒市场争夺战中,有106年历史的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却创造了骄人的业绩:1997年销售收入5.4亿元,比上年增长58.5%;1998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比上年增长85.2%,其中利税增长率高达127.9%。产品出日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外贸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出口增长率仍超过10Q。张裕产品的产销量、销…  相似文献   

5.
<正>为弘扬鲁商诚信守法优秀品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齐鲁风格、时代特征的新鲁商文化品牌,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山东省于2014年启动了"厚道鲁商"倡树行动,并于2017年1月正式启动"厚道鲁商"品牌形象榜上榜企业遴选工作,最终形成省、市、县三级"厚道鲁商"形象榜,其中省级"厚道鲁商"品牌形象榜上榜企业110家。2017年7月6日,山东省"厚  相似文献   

6.
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22年下降,从1983年最高峰值56.5%,降至2005年的36.7%。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978年-2005年,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则上升了20个百分点。全国总工会最新调查显示,全国23.4%的职工5年未涨工资,  相似文献   

7.
《求知》2007,(3):26-28
一、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初具规模。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市农村共有3859个行政村和街,2005年全市村集体资产净值为147.95亿元,其中,村积累87.49亿元,村资本54.5亿元,未分配利润5.96亿元。村集体经营净收入为9.54亿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为25.4亿元,其中,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有1316个,占全市总村数的34.1%;收入在5-10万元的村有755个,占19.56%;收入在10-50万元的村有764个,占19.8%;收入在50-100万元的村有601个,占15.57%;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村有423个,占10.96%。  相似文献   

8.
南京中央商场股份有限公司从打好精神品牌战略入手,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他们先后塑造了10个个体、3个群体精神品牌,5个服务品牌及一批活动品牌,推动企业两个文明不断跃上新台阶。1992年,中央商场改制后,一度有人感到宣传思想工作过时了,无用了。他们借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之机,理清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路。通过对服务品牌的探索和实践,产生了精神品牌的概念,认为精神品牌可以提高生产力,树立精神品牌是现代企业的需要,是两个文明建设一体化的需要。精神品牌的诞生要有良好的机制来保障,这些机制包括精神品牌的选拔培…  相似文献   

9.
张新法 《党政论坛》2008,(12):25-25
1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经初步核算,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继续着新中国建国以来最长最高的经济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10.
曾涤 《求知》2007,(9):44-46
本世纪初.全球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许多国家的GDP增速在6.0%以上。~2001年全球GDP之和312818亿美元。2005年达446316亿美元.四年增长42.7%。全球人口63.2亿.人均GDP达7062美元。其中西方七个经济大国仍保持较高的增速.拉动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四年中美国由101714到144866亿美元,增长42.4%,与全球同步,仍然占全球GDP的32.5%;日本同期由42452~J46638亿美元,增长10.0%。是七国中经济增长最缓慢的国家.GDP由占全球的13.6%降到10.5%;德国由18739~2730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轿车,这个可爱又可恨的家伙,在刚刚过去的2002年里,让有车族后悔,让购买者兴奋,让持币待购者左右为难。 为什么?因为2002年新车型不断面市,而车价则不断下降。据统计,2002年国产轿车产销量首次破百万辆大关,分别达到109万辆和112.6万辆,增幅高达55%和56%。在产销量上升的同时,新品牌、新车型也不断问世,逐渐形成了40多个品牌和200多个车型同台作秀的局面。更令人心动的是,轿车价格整体下降,其中进口车市场价格下降10%左右,国产车下降8%左右。  相似文献   

12.
谭浩俊 《理论参考》2009,(12):49-50
11月25目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一承诺,不仅让一向不愿对削减碳排放向国际社会作任何承诺的美国,也作出了在未来10年减少碳排放17%的承诺,同时,对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经济目标的重新定位也形成了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08,(10):37-37
截至2007年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升至1美元兑换7.3046元人民币,比年初升值超过6%。2005年7月汇改以来已累计升值约10%。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近几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与密切跟踪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2,(14)
轿车关税:由2000年的80%~100%削减为2006年7月1日的25%。其中到2005年1月1日要降低到30%,到2006年1月1日要降低到28%。 汽车零部件的平均关税:到2006年7月1日要削减到10%。 进口配额: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以60亿美元为基数,每年递增15%,到2005年全部取消配额。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一场前所未有的评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就是首届“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选拔。 9月1日,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著名的家电品牌——海尔冰箱的代表高高举起了“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奖牌。 关注,不仅仅是首次评选,更重要的是其中寓意深远。从中国名牌到中国世界名牌,添加的不只是简单两个字,它意味的是国家对中国品牌的无比重  相似文献   

16.
寒梦 《侨园》2005,(Z1)
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05年度全球富豪榜中,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以31亿美元的净资产成为亚洲地区唯一上榜的女性,在富豪云集的香港排在了第五位。华懋集团的资产能否全部归属龚如心,几年来一直是个未知数。因为龚如心的丈夫王德辉1990年4月10日被绑架后失踪,王德辉的父亲王廷歆于1997年5月向高院递出诉讼状,要求颁令王德辉法律上死亡,以及确认遗嘱继承财产。 1999年9月,法官正式宣布王德辉在法律上已死亡,王廷歆随即向法庭申请将王德辉1968年订立的遗嘱确认为最后遗嘱。龚如心反对,指丈夫王德辉在1990年另订新遗嘱。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9,(Z1)
刘晓刚(中国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教授)品牌引人是从90年代才开始的。国外品牌的大量进人,老百姓、服装企业才了解了品牌,也看到了其运作方式,感到自己比别人落后了一大截。中国服装业起初绝大多数只求量不求质,希望的是批发出多少,而并不重视在大的百货店里搞品牌专卖。90年代初服装企业经营者觉出品牌有甜头,单件利润太高了,当时不就有个笑话?一件衣服原价卖不出去,在后面再加个零就成抢手的了。这个零当然必须加在品牌服装上,没有品牌是没有用的。品牌服装的利润往往是呈10倍增长的。到1995年左右,品牌的中国式的推广和…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增长强劲 (一)新兴市场经济风景独好。IMF认为,当前世界经济最大的好消息是,在发达国家经济普遍放缓时,新兴经济体为全球强劲扩张提供发展基础。它们以低价商品、旺盛消费、充足资本,让世界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高油价与低通胀并存、高风险与高增长共处、发展失衡与增长均衡同行的佳境。据IMF估计,2005--2008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增长7.8%,2009--2012年将略降为7.3%。超过过去10年的3.8%,更高于发达国家的2.6%。当前,几乎所有发展中地区经济表现都非凡。  相似文献   

19.
李舫 《民主》2005,(3):48-48
2005年全国电力需求预计增长13%,用电量将达到24560亿千瓦时,较2004年增长2825亿千瓦时。记者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月26日举行的电力供需形势预测发布会上获悉。此外,记者得知,200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2173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9%,是改革开放以来,继2003年后的第二个高速增长年。  相似文献   

20.
李向阳 《求知》2006,(3):12-13
一、2006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如果说2004年全球经济是强劲增长的话,那么2005年的全球经济就可以概括为稳定增长。虽然2005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比2004年有所放慢,但仍然保持了一个比较高的增长率,估计在4.3%左右,这是2005年的一个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