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从壮侗语族同源词看语音的稳定和发展》一文中,曾谈及汉藏语系一些语言里辅音韵尾的发展变化问题,但因论题所限,没有能够进一步地深入探讨。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尝试,以就教于方家。 一、汉藏语系的辅音韵尾 汉藏语系语言的辅音韵尾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而有趣的问题。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但可以窥见汉藏语系语言,特别是现在仍保留有辅音韵尾的语言其韵母将来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2.
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地支十二字。第五期有一份完整的干支表(合37986)。甲骨文的支字和它们的排列与后世的相同。壮侗民族除了黎,也都使用支字。傣历用干支纪年纪日,水族水书中的干支字是仿照古汉字的象形字。壮侗语支字的读音借自古汉语,如傣语支字的读法相当于《切韵》以前的汉语。 《切韵》成书于公元601年。王力先生把公元3世纪以前算作汉语的上古期,公元4世纪到12世纪为中古期。高本汉的上古汉语从西周时代算起(《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P2)。从语法和谐声的承传关系看,甲骨文的语言是汉语的源头。不妨假定商代河南和山东西部地区的汉语是甲骨文的语言。上古汉语从商开始算,大约有20个世纪。而代表中古语音的《切韵》离今天还不到14个世纪。上古汉语确实是有前缀音的,除了王力先生分析过的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可能还有形容词的词头外,如版纳傣语把“午”读作sǎ~1ηa~2,“戌”读作set~7,而德宏傣语把“戌”读作met~8,也能说明这一点。上古汉语的复辅音可能与更早期的前缀音有关系。与中古汉语有直接关系的是汉代的中原汉语。东汉时期中原汉语经过二、三个世纪的稳定,应有一种标准语,譬如说洛阳话。这种标准语是许慎《说文解字》的语音基础。 尽管汉语古音的研究中我们还有许多疑问,前人的研究还  相似文献   

3.
汉藏语系     
从狭义来讲,汉藏语系包括汉族语言和藏缅诸语言,从讲这一语系语言的人数来讲,它属于世界第二大语系(仅次于印欧语系),包括300多种语言以及许多方言。从广义来说,汉藏语系还包括傣、克伦以及苗瑶诸语言,甚至还包括西伯利亚北部的叶尼塞奥斯加克人(Yenisey-Ostyak)语言(其关系好象有些勉强)。有的语言学家认为,东南亚语系或南岛语系(美拉尼西亚-波里尼西亚语)与汉藏语系有亲属关系,或者该两语系均与汉藏语系有亲属关系,因此有人建议使用一个尽可能把这些语言都包括在内的术语-“汉澳语系”(Sino-A…  相似文献   

4.
杨健 《思想战线》2012,38(2):133-134
汉语是与越南京族语接触最深刻的语言,强大完整的汉越音系统使京族语与汉语得到有机的结合与生长。科学地认定越南京族语语言系属可以客观地加深对越南国家、民族及其语言的了解与把握。一、关于越南京族语言系属的不同观点最初对越南京族语①的系属做出深入研究的是欧洲学者,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变化。1838年,英国地理学家泰北特在其编撰的词典中认为,越语是汉语的方言或者汉藏语系的一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民族语言,由于它生成的条件不一样,所以,在其逐渐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各组成部分(语音、词汇和语法)都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就以语法中的量词为例,在英语中没有这类词,例如“a man”相当汉语中“一个人”。但是,在汉藏语系中,量词是重大特征之一。苗语也不例外。本文就苗语川黔滇方言毕节小哨口语中量词的情况,作一些粗略的探讨,以供专家、学者们参考。 量词的主要功能是计量。量词运用得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员,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侗族人口有一百四十多万,主要聚居于黔湘桂三省(区)毗连地区。侗语属汉藏语系,侗傣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两大方言地区,由于大山阻隔,相互间交往较少,因而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社会文化都有一定的差异。就拿侗族曲艺来说,北部方言区除“说故事”部分村寨用侗语外,其它曲艺形式多借用汉语了;而南部方言区侗语曲艺则十分丰富。本文拟谈南部方言区的侗语曲艺,就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7.
从壮侗语族同源词看语音的稳定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已知的语言里,任何一种民族语言它的词汇的构成,除了一些本民族语所特有的词和借词外,都有一定数量的与其他民族有渊源关系的“同源词”,这是语言历史发展的结果。台语也不例外。在台语的各个民族语言中也都有许多数量不等的同源词。这些同源词,有的可以看出它们跟本语族的所有语言都有渊源关系;有的只跟本语族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有渊源关系;有的除了跟本语族所有语言都有渊源关系外,还可以进一步看出它们跟汉语及其他语言也有渊源关系。我们把跟本语族所有语言都有渊源关系的词称为“语族同源词”。  相似文献   

8.
“指示代饲跟三身代词在来源上有密切的关系,多种语言里都有或显著或隐微的例证。法国人W·Bang就曾经注意到这个现象,他的结论是:初民先有指示的概念,后有三身的概念。第一身往往跟近指代词同源;远指代词又分较近较远两类,前者大多跟第二身相关,后者大多跟第三身相关。汉语只有第一身代词跟指示代词没有发生过关系。古代多借指示代词为第三身代词,如之原来是近指代词,其原来是中指(较近的远指)代词,彼原来是远指代词。”“………若字原来兼为第二身代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也有这样的例子,不过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关系。底下先考察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遵义县田坝仡佬语的否定副词和发语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冬天,我第3次去遵义地区调查了解仡佬语的情况,在地区和县民委的大力协助下,在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的田坝村寻访到83岁高龄的李朝品老人,记录了一份难得的、全地区唯一的仡佬语材料。虽然我在《贵州遵义地区仡佬语概述》(《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3期)一文中作了粗略的介绍,但由于篇幅的限制,还有几个语法方面较重要的问题没有提及。加之拙著《仡佬语研究》一书已经付印,不可能再增入这方面的内容。为了使行将消亡的仡佬语中哪怕是点滴的原始材料不至于散失,故有必要补此短文,供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对比。 田坝仡佬语虽属仡佬语黔中北方言第一土语,但它在方言内部独具若干特点。如最突出的是保留了由塞音P、K和鼻音m与边音l组成复辅音pl、kl、ml等,这是本方言中其他土语所没有的语音现象。在复辅音分化的规律上,它与黔中方言区安顺县弯子寨的话相近似;在人称代词的“双轨制”现象方面,它与黔中方言区平坝县大狗场的话相近似;在发语词的使用和功能方面,它又与黔西南方言区六枝特区居都寨的话相近似。这就说明遵义县田坝仡佬语对研究仡佬语内部方言、土语的划分和对比以及与同语群语言对比研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简略地谈谈田坝仡佬语否定副词的使用以及发语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舌根鼻音在汉藏语系的许多语言里有广泛的使用。它既可以用来构成一个音节中的声母,也可以是韵母的一部份(鼻音韵尾)。有时,它本身就是一个音节(自成音节的)。汉藏语系中,有少数语言只拿它用作声母而不作韵尾用,如彝语支的语言。有的拿它作韵尾用而不作声母,如汉语北方官话。既作声母又作韵尾在整个汉藏语系当中是属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1.
姚同发 《黄埔》2008,(3):104-107
中国境内究竟有多少种语言,目前还很难说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一般估计,大约有七八十种之多。按国内语言学界的传统看法,这七八十种语言分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印欧语系。汉语是汉藏语系中最重要的语言,它包括七大方言,即官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其中,闽语在台湾地区的覆盖面最广,人们通常所说的台湾方言(或台语、台湾话)指的就是台湾的闽南方言(或称闽南语、闽南话);客家话在台湾也有相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黔东南苗语侗语对汉语语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黔东南史实,运用黔东南汉语方言和苗侗语的语音材料进行声母、韵母、声韵配合关系及声调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对比,以较为系统严密的论证和客观理性的阐释,导出了黔东南苗侗语对当地汉语方言具有深刻影响的结论,拓展了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相互之间语言影响关系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 ,常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语言中 ,受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干扰和影响而说出的或写出的不合乎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称之谓中国式英语“ChinaEnglish”或“Chinglish”。本文拟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词汇、句式、语篇等层面来分析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4.
乔全生 《求索》2014,(4):135-139
蒋冀骋教授的《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是一部颇具原刨意义的著作。该著以“阿拉伯语一汉语”对音资料来研究元代汉语语音,可谓独辟蹊径。在研究资料的搜集与研究背景的建构上,可谓坚毅大气。在具体探究中,该著也是朴面出新,在热点问题上更是胜义纷纶,多有创获。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各种文学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诗歌是一种与语言的音、韵联系密切的文学形式。音韵学的发展对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又使得两种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诗歌的音韵和格律各有千秋。根据汉语语音特点,自古以来汉语最小的基本结构单位"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这就决定了汉语诗律得由音律、声律和韵律三大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16.
在汉藏语系诸语言的研究中,根据各语言内部结构的不同,对指示词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在汉语的研究中,几乎没有例外地把“这”、“那”等这些词归入代词之中,看起来这是符合汉语的实际情况的。除此之外,在壮侗语族和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中,也有类似的处理。如1959年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布依语语法概要》和1986年由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哈尼语简志》中,都把这一类词归入代词。这样处理,看起来也是符合布依语和哈尼语的实际情况的。由于苗语的情况与上述三种语言不完全一致,所以多年来在探讨苗语语法体系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讯     
中美合作研制出全新计算机汉字识别系统 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汉王科技公司与美国IBM公司合作开发的这一系统被命名为“汉王听写系统”。于近日在北京通过技术鉴定。 在IBM公司的语音识别核心技术和中国汉王手写汉字识别输入技术基础上开发出的这一系统,具有汉语语音听写输入、语  相似文献   

18.
布依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布依语没有方言的差别,只有土语的区分。全民族的语言现在共有三个土语。布依文方案(修订案)是以布依语第一土语(又称为黔南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谟县复兴镇布依话的语音为标准音。罗甸布依话和布依文修订方案的标准音同属一个土语。 罗甸、望谟两县毗邻,地处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交界地方,也处于这  相似文献   

19.
王辅世先生的《苗语方言声韵母比较》一文(1979年油印;《民族语文》1980年第2期)为苗语语音史的研究搭起了一个架子。读者从文中可以了解到苗语各方言中某些词在古苗语中属于哪一声类和韵类,以及后来在各方言中的演变及其对应情况。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到今天各方言中这些词的词义伸缩情况,以及哪些词是同源词、哪些词不是同源词,哪些词后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汉语借词等等。有评论说,这篇文章是研究苗瑶语共时性的“比较有分量的文章”,“实际上相当一部苗语《广韵》”(毛宗武《我国苗瑶语族语言研究概况》,《民族研究动态》1985.3)。我们还认为,这篇文章不仅是在语音学上的贡献,在词汇学上的贡献也不能忽视。文章不仅是为我们进行苗语甚至是苗瑶语的共时研究提供构架,同时,对我们进行词汇的历时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本文里,笔者结合自己熟悉的苗语黔东方言(下称黔东苗语),在阅读《比较》一文时,发现养蒿语点(代表黔东苗语)有一些缺例,由此引起本人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即苗语方言经较研究时对同源词寻找的问题。我想,在对没有文献的语言进行方言间的语间、词汇  相似文献   

20.
王娥 《前沿》2009,(5):181-184
布朗与吉尔曼在研究称代系统时指出,由于权势与同等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的存在,欧洲语言的代词对称系统也体现出两种不同的语义特征。经过对汉语各类社会称呼语的语义分析,发现汉语社会称呼语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存在“权势”和“同等”两种社会语义特征的对立;具有语义的多义性、杂合性和渐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