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仙游位于福建沿海中部.其境内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上宫支部,是于1927年4月建立的.随后又正式成立了中共仙游县委.领导仙游人民开展了长期的革命斗争.此书分17章,基本上按各个历史发展阶段,记述了这些斗争史实.此书编写上的一个特点,是将仙游一地历史与全省历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1932年6月,十九路军入闽后,驻扎在泉属各县,原驻泉州一带的省防军第一旅陈国辉部无立足之地,便将所部移驻仙游。一时间,万余人马云集仙游,仙游顿时成了大兵营。军阀掠夺,苛捐暴政,使十室九空的仙游地区更加民不聊生。特别是“东沙惨案”事发,省防军第三旅何显祖大开杀戒,震惊全国,但在国民党福建当局的袒护下,凶手逍遥法外。所以,福建人民深知官官相护,沆瀣一气,便将惟一的希望寄托在十九路军身上。而十九路军自松沪抗战之后,名声大振,颇为全国人民所敬仰,尤其是海外侨胞更是寄予莫大希望,纷给致电,“要求十九路军清除福建地方恶势力,与闽人合作,共同建设新福建”。闽南侨胞对陈国辉的暴行早已怨声载道,十九路军入闽后,“从海外控告陈国辉的文电,有如雪片飞来,数月不断”。而十  相似文献   

3.
福建苏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红色歌谣正是在这火热的斗争生活中产生的.它成为了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斗争武器,极大地支援了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具有鲜明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在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及中共广东区委的指导下,福建各地普遍建立了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地方组织,从此福建人民革命斗争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共福建地方组织和共青团福建地方组织从五卅运动爆发到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努力组织工农群众,并领导福建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福建人民中有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福建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始地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地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的发祥地之一,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是红军游击队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支撑地和北上抗日策源地之一。福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革命斗争20余年,赢得了"红旗不倒"的光辉赞誉,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是福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福建文化的品牌特色之一。保护  相似文献   

6.
厦门劫狱     
1930年5月25日,中共福建省委直接领导了对国民党厦门思明监狱的武装劫狱斗争,成功地营救出40多位党的重要干部。 党的六大精神在福建党内传达贯彻后,1930年初福建白区和苏区的革命斗争发展很快,这在客观上要求有更多党的得力干部来组织和领导革命斗争。正在此时有消息称,被关押在厦门思明监狱中的40多位福建党的重要干部将移往福州,由国民党福建省法院审判处刑。他们中有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7.
民主革命时期,福建从1926年4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起,至1949年8月止,曾先后建立过四个“福建省委”(其中还不包括闽赣、闽浙边、闽浙赣和闽粵赣等边区党委)。它们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也都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光荣使命,起过领导福建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失败后.全国处于严重白色恐怖下的黑暗统治时期。忠于人民事业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领导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多次领导了各地武装起义,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进攻进行了有力的回击。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革命斗争的经验,系统地研  相似文献   

9.
(一)《声援》周刊与“五卅”运动。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福建是受帝国主义压迫最深的省份之一。《南京条约》辟福建的重镇福州和厦门为通商口岸。福建各界人民爱国爱乡,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面对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步步入侵,和清政府、北洋政府的卖函政策,自觉行动起来,以各种方式开展反帝斗争。并紧呼密应.尤其是福建地处沿海,水上交通比较发达,上海、广州等革命中心的斗争情况,对福建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福建也对上海、广州等地的革命斗争予极大的声援,是汇入全国斗争洪流的。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党史资料》第四辑(泉州地区专辑),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写委员会和中共泉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共同编辑,一九八六年二月出版。全书共收入曾在泉州地区坚持过革命斗争的老同志的革命回忆录二十二篇,从不同角度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泉州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英勇斗争,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爆发后,仙游民众同全国人民一样,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的主权独立,团结御侮、共赴国难,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历史洪流之中。地处闽中的仙游虽没有沦为敌占区,但也多次遭受日军的空袭和破坏,抗日救亡运动始终如火如荼、蓬勃发展,抗日前线的每一场战役都牵动着仙游人民的心,抗日战场的每一次胜利都激发了兴化儿女的爱国热情。1945年8月15日晚7时左右,在仙游《闽中新报》的电讯室里,工作人员收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时,欢呼雀跃,互相拥抱,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顾不得擦干脸上喜悦的泪水,立即跑到街头,大声宣告日军投降的喜  相似文献   

12.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是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同样的辉煌昭亮。福建同南方各省一样,在红军主力长征后,进入了艰难困苦的游击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向福建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残酷的“清剿”。但是,敌人的血腥政策,并没有把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吓倒,反而使他们更加紧密地  相似文献   

13.
由解放军政治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江人民革命史》(以下简称《平江史》)是继《宁乡人民革命史》之后我省又一部公开出版的一个县的人民革命史。《平江史》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和流畅的笔调真实生动地纪录了平江人民30年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风云。平江,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的摇篮之一。英雄的平江人民在30年漫长的革命斗争历程中,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历史壮歌。  相似文献   

14.
福建是一块“红旗不倒”的红土地。福建革命斗争历史回忆录的写作有着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深厚历史渊源。 数十年来,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老同志撰写了大量的革命斗争历史回忆录。就其写作目的及主要内容而言,大约可以划分为3个发展时期。从延  相似文献   

15.
1933年11月,毛泽东深入福建上杭才溪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才溪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进行全面调查和科学分析,写下了《才溪乡调查》,为建设先进的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鲜活典型,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9日上午,福州鸡角弄革命先烈就义处纪念碑揭碑仪式在福州孟超肝胆医院内举行,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逄立左、福州市委副书记陈为民共同为纪念碑揭碑,敬献花篮。福州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刘卓群,福州市委办公厅原主任、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黄启权出席。福州市委常委、秘书长薛侃主持仪式。逄立左主任在讲话中指出,从1926年起,福建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红旗不倒"的福建赢得了著名革命根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出现了多少顶天立地的英难好汉.为了缅怀这些先烈,由福建省革命烈士传编纂办公室编辑了多卷本的《福建革命烈士传》,本书即为其中之一集.本书收入八十七位革命烈士的传记,这些烈士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他们包括中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12,(19):I0005-I0008
永定地处福建西南部,县城名为凤城。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永定坚持革命斗争长达23年,被誉为"红旗不倒之乡"。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习近平、贺国强等中央领导都先后到过永定。2011年,省委书记孙春兰到永定老区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土楼景区发展等诸多困难,亲自指导制定永定经济发展方略。中央和省委领导的关心和亲临指导,极大地鼓舞了苏区人民,有力地促进了永定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右排数字按顺序为期数、页码)福建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伍洪祥5一1一、专题研究 遵义会议一一中国共产党生死枚关的伟大转折叶心瑜l一1 t’/又七”会议与福建农民武装斗争的兴起蒋伯英1一8 略论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袁伟周宏雁1一20 试论第一次国共合作政策的制定杨世兰洪光泉l一32 闽北苏区革命斗争的光荣历程中共福建省建阳地委党史办公室2一1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河袁德平2一13 南昌起义军与福建的革命斗争昊国安钟健英2一21 关于红一方面军转移长征的几个问题林天乙2一29 瞿秋白对中央苏区文教建设的贡献汤家庆2一35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  相似文献   

20.
4.第二次国内 革命战争时期难忘的岁月/李德安了福建党史资料第五 辑,1986年。在密密的丛林里一一回忆在闽西三年游击战 的日子里/郑贵卿了福建党史资料第五 辑,1986年。闽西三年游击战/张玉辉了福建党史资料第 五辑,1986年。万绿丛中战旗红一一闽西革命斗争片断回忆 /邱相田了福建党史资料第五辑,1986 年。切不断的交通线一一闽西南三分区交通站工 作回忆/姜茂生了福建党史资料第五辑, 1986年。安南永德人民对红军长征作出的贡献/侯小 莹了泉州党史通讯,1986。3 .27闽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学术讨论会综述/黄剑 岚了闽南革命史研究,1986.1 .Z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