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施英 《当代亚太》2004,(2):60-62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有关"东亚模式"成功经验的探讨盛极一时,人们争相追逐着"东亚奇迹"的光环,忽略了东亚社会本身存在的隐患.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使一些人丧失了对东亚的信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失去了经济高增长的光芒后,很多学者眼中的东亚社会似乎只剩下了诸如专制统治、裙带资本主义这样的教训,批判之声不绝于耳.进入新世纪后,浮躁的学风和感性的评议逐渐消散,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经济的复苏,理性而系统地总结东亚社会发展的成败得失,为中国发展提供参考、找出东亚再创辉煌之路,遂成为学术界众多富有历史使命感的研究者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2.
梁志明教授主编的<东亚的历史巨变与重新崛起--东亚现代化进程研究>(此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下称<崛起>),堪称东亚现代化研究的代表作.该书系统地研究了自19世纪以来东亚地区的政治变化、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以及文化传统等问题,在许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贵昌 《德国研究》2002,17(4):50-51
评介了顾俊礼研究员所著《德国政府与政治》一书 ,认为该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政治学专著。  相似文献   

4.
洪军 《当代韩国》2012,(2):115-120
众所周知,中国与韩国是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的重要国家。在历史上儒学作为这一地区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学说,在各自国家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韩国儒学作为东亚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中国韩国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近年来学者对此一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颇有意义的探讨,如在退溪学、南冥学、栗谷学、阳明学、礼学、实学、古籍整理与学术著作译介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儒学与现代化》一书出版韩国黄秉泰教授撰写的《儒学与现代化——中韩日儒学比较研究》一书,最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专著是作者1976—197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政治科学时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试图从历史角度,用比较...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张蕴岭研究员主编的《东亚区域主义:趋势与回应》(英文版)一书即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该书是2001年启动的东亚合作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也是此前出版的《东亚合作:进展与未来》、《东亚合作:寻求协调一致的方式》的姐妹篇。  相似文献   

7.
吴征宇 《美国研究》2002,16(1):144-146
整个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历史大致上可以概括为美苏冷战的历史.这场美苏之间的竞争最初集中于欧洲和西亚,但不久以后冷战便呈现出扩、散的趋势,而首先波及的地区就是人口密集、形势复杂的东亚.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蔡佳禾的《双重的遏制: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东亚政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以下简称为《双重的遏制》一书;对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东亚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9.
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的分裂和对峙,不仅时时影响着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而且成为国际社会一个挥之不去的热点.由于该地区地缘战略的特殊性,它在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格局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李文研究员的学术新著《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一书已于 2 0 0 5年 1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由张蕴岭教授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合作中心设立的研究课题“东亚合作的思想文化基础”的最终研究成果。作为一部从思想文化角度探讨东亚合作进程及其前景的专门著述 ,《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一书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解体和重构的过程 ,揭示了东亚文化圈和东亚经济圈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二战后思想文化因素对东亚合作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 ,并对 2 1世纪东亚文化复兴的意义、内容以及东亚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此文为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东亚跨世纪的巨变与重新崛起--东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前言,对东亚变革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东亚发展的理论问题、发展的模式与基本经验教训等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东亚的现代化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 《当代亚太》2006,(12):45-51
对民族文化持基本否定态度的激进观点,与主张肯定和继承民族文化的温和观点,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起到的作用有所不同。二战后东亚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现代化建设须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根基,传统应在现代性中继存,新的社会形态必然会受到历史背景和民族感情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李文 《当代亚太》2001,(1):50-56
新中产阶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进入高新技术与高薪劳动相结合、大量生产与大量消费相结合发展阶段的必要和必然.伴随产业升级和吸引外来投资与技术的多元化,东亚新中产阶级不断获得发展壮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现代化模式的转变.推动新中产阶级的成长,有利于我国目前情况下发展开放型市场经济,也是我国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水平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是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伊斯兰教对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的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也对穆斯林人口占少数的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现代化进程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认为由于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程度、社会结构、国际环境不同,伊斯兰与现代化的关系是多样的,不仅中东和东南亚地区伊斯兰与现代化的关系有较大不同,而且东南亚国家间亦有较大差别,表现出伊斯兰与现代化关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Peter Clark 《亚洲事务》2013,44(1):118-139
This article survey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agriculture in present-day Tajikistan. These include the collapse of supply chains, lack of access to markets and a shortage of labour following the collapse of the USSR – problems which Tajikistan has not been able to remedy unlike some other Central Asian states. This article looks at the effect of the problems, and the recent efforts to reform laws of land tenure in Tajikistan. It examines the effect of these reforms, particularly on families and women, and surveys the prospects that the latest reforms have for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8.
《亚洲事务》2013,44(3):409-4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