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灵     
算命先生这个行当,近几年来大有死灰复燃之势。什么什么地方出现“算命一条街”,什么什么地方算命先生竟然领起执照办起“周易研究中心”,在报刊上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新民晚报》5月中旬连续报道上海市的奉贤与南汇部分地区看相算命活动很“兴旺”的情况,看了就很让人吃惊。算命先生的“名片”上,有地址,有电话,甚至还有寻呼机号码。记者  相似文献   

2.
左春和 《乡音》2014,(9):44-44
中国官场上有个定律,也有人称作“官周律”,是春秋时期魏公子牟总结出来的意思是,有权之后就有势,有势之后就有人阿谀奉承、送礼行贿接着往下发展,收礼、收贿多了就会骄奢淫逸,骄奢淫逸就导致犯罪最后的结果是死路绝境。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总是离不开“势”的影响。在军事领域,“任势取胜”是最基本的要求。本文将“势”的概念引入到侦查活动中,通过分析“势”的形态、“势”的谋划、“势”的运用,说明侦查之“势”对侦查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李平 《两岸关系》2023,(1):43-45
<正>2022年是台湾地区选举年,岛内政局主要围绕2022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选举发生激烈斗争和复杂变化。民进党当局执政陷入困境,丑闻弊案频发,该党试图在地方选举中打“抗中保台”牌,但未能奏效,岛内“讨厌民进党”的民意情绪持续累积,最终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岛内政治格局呈现蓝营“地方包围中央”之势,国民党士气大增,但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2023年,岛内外各方势力将围绕2024年“大选”展开激烈博弈,台湾政局将更趋动荡。  相似文献   

5.
关于化解“民工潮”的思考徐志忠“民工潮”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宣传媒介,这个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表面上看,“民工潮”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首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每年的“民工潮”,往往和...  相似文献   

6.
与谁为邻     
中国古时候有“孟母三迁”传说,说孟子很小就死了父亲,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的样子。孟母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把家搬到街上。第二个居住地方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鹰笛 《公民导刊》2004,(9):53-53
拿了就“有事”,吃了就“没事”,装入个人腰包就“有事”,吃进自己肚子就“没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在一些地方的干部队伍中,已经形成了“惯例”。只要待上级,吃啥都可以;只要是“公事”,昨吃都“没事”。  相似文献   

8.
高非 《现代人事》2000,(10):32-32
现代社会,从琳琅满目的商品到千姿百态的人,一律要进行包装,包装已成为一股潮流、一种时尚。成功的包装表里如一、名副其实,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不适“度”的包装,就显得“扎势”了。  相似文献   

9.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以彝族为自治民族、多民族共同杂居的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境内地形呈“三山鼎立、二水环流”之势,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山区面积占94%。全州103个乡镇中,有民族乡4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的民族聚居乡31个。  相似文献   

10.
论“法、术、势”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古代“法术势”理论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作者认为,“法术势”理论的直接思想渊源是“刑名之学”,同时也吸收了黄老学说和儒家的思想。到战国时期,由申.商、韩等发展成为以“富国强兵”为主旨的“帝王术”,并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的指导思想。作者指出,“法术势”理论对于促进秦统一中国起了历史的作用。秦二世行“督责之术”,是将“法术势”理论的消极面推向到极端,导致了秦朝的灭亡,此后,“法术势”理论也就失去了独占地位。在历史的教训面前,西汉统治者重新考虑问题,决心把儒家的“礼治”与“法术势”结合起来,董仲舒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从此,“法术势”理论便成为我国专制主义总的思想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份,然而从本质上看,它仍然是这个总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11.
监督法的颁布和实旅,为规范地方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法律依据,也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权提出了更新和更高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是摆在我们人大工作者面前二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要做好新彤势下的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必须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新的契机和新的起点,不断改善监督环境、规范监督行为、提升监督水平、提高监督实效,促进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势增原理是势科学理论的基础与核心。然而,在势科学理论的研究中,部分学者对势增原理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异议。为了使这一理论体系更为完善,可遵循“说明—理解—解释”的致思理路,从势概念的逻辑定义、势增原理的提出及其运行机制出发,探讨“势趋”这一现象与“涨落有序律”以及对称和对称破缺之关系,进一步深化对这一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势增原理与系统科学的有效衔接,可纠正人们一些直观的模糊性认知,并揆度势科学理论未来发展之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2,(4)
“上镜率”,仿佛是一个近些年来很受我们一些同志青睐的新话语,意思也没有什么深奥的--如今大众传媒十分发达,于是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喜欢上了在“地方黄金时间”里面追求多在电视上露面,于是便有了这个词的流行。重视传媒的作用,这无可厚非。只是,也不能不看到,有的领导干部追求“上镜率”,为的,仅仅是个人的一点“形象”之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显然涉及到了作风问题。形式主义在某些地方愈演愈烈,而形式主义坏习气颇有市场的地方,往往就伴随着领导干部争“上镜率”的现象。由“上镜”,便想到早年时对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乡或乡制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周朝的地方行政区划中就有“邑”(居民点),相当于村镇。西周的地方行政系统采用的是“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的“乡制”(另有“乡遂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地方由采邑制逐渐变为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由此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李占良 《乡音》2014,(9):19-20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就“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出了全而规划和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比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4,(9):90-91
张颖、许丹在《理论与改革》2014年第3期撰文认为,文化交流发生于两个或多个具有文化源差异显著的关系之间。没有文化差异,就不会产生文化交流的势差,也就难以产生文化交流。但这种文化势差,不应该影响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不应该影响文化的“正义”交流。  相似文献   

17.
突围:青年报刊界的“商战”得失本刊记者涧文时下称雄南北的青字号报刊对读者的腰包最具杀伤力,“乱中取势”四字,似可描摹’93青年报刊界征战市场的情形。居京的国家好青年报刊,不舍其“求道”的本色,或文明教化,或权威点拨;地方青年报刊则在“求术”上各竞其长...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知道西藏,知道藏北草原,知道喜玛拉雅,但人们却不知道西藏还有一个藏在深闺未人识的美丽的地方,她就是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横空出世,由西向东平行伸展,在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群山环绕之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就静卧在这三大山脉的怀抱之中。有人称她是西藏的瑞士,也有人称她为西藏的江南。  相似文献   

19.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充满了智慧的精华,有着许多值得今人深思和借鉴的地方,用势艺术就是其中之一。势者,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也。《孙子兵法·势篇》中说:“善战者,求之于势。”意思是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在战争中要依据对己有利的原则,去造就最佳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海南》2013,(2):20-20
2013年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反对“浪费”的大行动,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反响。谁都知道,想要真正遏制浪费行为,就必须先向浪费现象最严重的公款吃喝开刀;想要赢下这场“攻坚战”就必须先从最“坚硬”的地方下手。那么在公款吃喝方面,哪里才是最“坚硬”的地方?笔者认为有两点,一个是根深蒂固的陋习,一个是尚不完善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