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输血与丙型肝炎因果关系鉴定及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丙型肝炎病毒(HCV)已成为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但是要确定患者所感染的丙型肝炎与某次输血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仍很困难。本文通过对一个案例进行研究,提出鉴定方法,即收集病人的所有住院病历,查阅病人输血前、输血后或者以后一段时间转氨酶的变化情况,尤其是伤后近期查出的转氨酶水平,基本上可代表伤前的水平。结合抗-HCV抗体的变化,确定输血与肝炎间的因果关系。作者还结合我国法律,提出输血后感染丙型肝炎的患者可以“严格责任原则”起诉医院或者血库,医院或者血库承担举证责任,举证的内容包括其所提供血液的献血员来源合法,已作了法定的筛选检测,同时提供所有法定的记录档案,否则血库或者医院将承担败诉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因输血感染所致损害的法律救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因输血使患者感染疾病的场合,如果血液提供者存在过错,由于过错责任原则的存在,患者可获得的法律救济较为简单。如果血液提供方没有过错,患者会求助于货物销售、默示担保、产品责任法律制度,诉讼前景不容乐观。货物与服务的二分法排除了在医疗输血领域货物销售法律制度的适用。血液提供的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和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否定了默示担保和严格责任的适用余地。要获得产品责任制度的益处,患者要跨过"产品"、"缺陷"、"发展抗辩"三道关口,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3.
赵西巨 《证据科学》2007,14(4):284-290
在因输血使患者感染疾病的场合,如果血液提供者存在过错,由于过错责任原则的存在,患者可获得的法律救济较为简单。如果血液提供方没有过错,患者会求助于货物销售、默示担保、产品责任法律制度,诉讼前景不容乐观。货物与服务的二分法排除了在医疗输血领域货物销售法律制度的适用。血液提供的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和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否定了默示担保和严格责任的适用余地。要获得产品责任制度的益处,患者要跨过“产品”、“缺陷”、“发展抗辩”三道关口,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4.
无过错输血感染是指采用血机构在无过失的情况下,为患者输血而感、染疾病造成的损害。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无过错输血感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及公平责任原则,这使得患者的损害无法救济或者救济不充分,这种规定无法体现法的公正性。笔者认为,无过错输血感染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建立降低输血感染的激励机制,而且能够对患者的损害充分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5.
李雯静 《时代法学》2014,(4):94-103
在医学界,血液被称为"生命的源泉"。然而,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血和血液制品使用的大量增加,患者感染梅毒、肝炎、甚至艾滋病的案例已屡见不鲜。而上世纪末,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曾遭遇过同样的"血液之殇",日本司法实践在处理诸如"东大梅毒事件"、"药害肝炎事件"、"药害艾滋事件"上的成功经验会带给我国怎样的启示,以下将对日本法上血液的法律属性、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因果关系的证明以及医药产品责任主体的责任分配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从法解释学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司法现状,探讨日本法对我国在法律解释适用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实施后,各个医疗机构大都组织了学习医疗事故概念,贯彻落实《条例》有关内容和规定。然而,笔者从医学会组织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上,发现有些医疗机构的领导和医务人员对(《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仍知之甚少,法制观念淡漠,在鉴定会上草草应付了事,答辩书苍白无力,鉴定会上回答问题不清楚,有些甚至无理无据。说明了《条例》在某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身上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尤其是没有掌握运用《条例》指导医疗活动、医疗行为,正确适用《条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事故处理。本文就一例医方提请再次鉴定失败的案例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7.
一、案件事实及审理结果 王某在D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庭审中,王某主张其1998年2月30日开始在D公司工作。D公司以公司于2003年才成立为由不认可王某的主张。2005年12月31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止。  相似文献   

8.
因福尔马林治疗肝包虫病引发的医疗纠纷案例比较罕见。从医学视角看,该案例中造成不良损害后果的机理是因福尔马林对胆道系统的损伤和/或包虫头节阻塞造成梗阻性黄疸,同时在患者本身肝功能受损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导致了施行肝移植手术。从法学视角看,该案例中选择鉴定机构的方法、损伤参与度的应用及对伤残评定适用标准的探讨对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针对两起具体案件进行实例分析,并由此引发对侵权案件诱因与损害结果的法律因果关系的定性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针对不同法系对此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霍宪丹  郭华 《证据科学》2010,18(5):548-550
死刑案件因涉及剥夺人的生命问题,其事实认定以及相关证据真假的确定特别需要包含科技含量的“铁性”鉴定证据予以确定。无论是涉及被告人生死的精神病鉴定,还是被害人身份确定及其伤残程度评定的鉴定对死刑案件无疑具有决定性意义.以至于鉴定意见相对其他证据在死刑案件中凸显出特别重要的位置。目前暴露的佘祥林“杀妻案件”尸体没有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医疗纠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医患冲突的升级,客观上使医护人员更多地采取防御性医护措施,这将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负担,反过来又增加医疗纠纷,使医患冲突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宁波市范围内,自2004年至2006年,宁波市卫生部门及医疗机构共受理医疗纠纷投诉3763件,其中重大医疗纠纷1419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杨之辉等人诉某市电力局电磁波污染侵权案”为例,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出发,分析了举证责任的分配和因果关系的地位,明确侵权行为的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并以因果关系的证明标准,对一般民事侵权行为与环境侵权行为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淼  李启旭  方雄 《中国卫生法制》2024,(2):116-120+88
介绍一起患方提起行政诉讼的医疗事故案件,涉及到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多个阶段。结合保护规范理论对案件中患方有无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进行分析,就案件反映出的医疗事故执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对医疗事故行政处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颁布以来,在处理医患纠纷司法实践中实际上存在着“双轨制”赔偿标准:一个是“医疗事故侵权”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低标准,一个是“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其他医疗行为引起的医疗纠纷”适用《民法通则》及《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高标准。赔偿标准的“双轨制”极易加大医患双方的矛盾和诉讼解决医患纠纷的难度。笔者认为,从构建更为和谐的医患关系角度考虑,应当采取一种“相对合理的对策”而适用法律——如果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患者的补偿明显不合理时,可以适用《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适当提高赔偿数额和增加赔偿项目。  相似文献   

15.
2002年4月1日起生效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确立了举证期限、证据交换、证据的审核认定等一系列制度,对于防止当事人证据突袭、滥用诉权、节约审判资源、提高审判效率有着重大意义。同时,由于该规定“限定了当事人的说话方式”,对律师行业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由于民事法律关系日新月异千变万化,新的规则在适用中也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笔者从实务的角度对《若干规定》中几个疑难问题予以分析,以期推动民事证据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无罪推定原则在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中的确立,迫使口供中心主义的观念逐渐淡出刑事诉讼的立法舞台。然而,口供以其反映案件全面性、完整性、直接性的特点至今为司法实务界所青睐。随着“零口供”案件的层出不穷和日趋复杂,司法工作者对口供的依赖受到现实巨大冲击。解决“零口供”案件除了明确基本原则之外,尚需加强对具体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付凤  彭丽红 《证据科学》2021,(2):242-254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中委托鉴定审查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沿续了20年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对多道心理生理测试技术证据形式的矛盾表述,对其证据效力的认定仍属"表面否定、实质肯定".该《规定》短期内有助于遏制民事审判实践中测试技术滥用失范的现...  相似文献   

18.
2010年7月1日《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已正式实施,该规定第23条明确规定了鉴定意见审查判断时应当着重考察的若干事项。鉴定意见作为现代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之王”,在案件事实认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死刑案件中扮演着“一纸定生死”的角色。通过对《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23条的诠释与解读,进一步明确刑事案件,尤其是死刑案件中的鉴定意见证据能力及证明力,有助于切实保障案件裁判的司法公正、维护案件当事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使举证原则已由法院职权主义逐步向当事人主义转变,从各地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由当事人或其所委托的律师自行收集证据,这必然导致律师代理业务中调查取证的工作量大为增加,如果举证不能或举证不充分,则可能导致败诉的结果,由此就对律师取证的效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如何提高律师取证的效力,或者说,如何完善保全证据的法律途径,已经是摆在律师界、公证界的一个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中旬李XX带领其开办的Y市三间时装店的店长、财务负责人,电脑管理人等往Y市为开办服装店筹备开张、验收装修工程、培训人员等事宜。12月14日发生交通事故,车上六人死亡。刘X思时任XX服装店的业务负责人,在此次出差途中同时遇难。经Y市交警认定,李XX负全部责任,刘X思无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