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志萍 《新长征》2009,(4):14-15
税收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国家将在财税政策上进一步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将更多财力投入到为人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落实到税务部门,就是要围绕做好“公平、公正、公开、公共”这篇大文章,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切实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2,(4):12-13
“关注民生、督促惠民政策落实,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督促省委常委、省人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廉政准则》,管好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不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向齐齐哈尔市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发《反腐倡廉建设岗位责任书》,  相似文献   

3.
“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住房、养老、生育等民生问题,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一系列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改善民生是中国发展升级的核心内涵。它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关系到人民对执政党及其政策、领导体制的认同。要使解决民生问题的一系列举措获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从改革和创新制度入手,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5.
在革命和建设实际中,毛泽东特别强调群众的利益、群众的作用,强调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当家作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毛泽东的群众观点对我们今天保障和改善民生有着重要引领作用: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真正落实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使人民群众切实分享改革开放成果。  相似文献   

6.
建设100所公办幼儿园,在100所中小学实施“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对40万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万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贵州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就业问题、社会民生痛点、难点问题,彰显了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必胜决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贵州落实好民生实事,准确把握民生脉动,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不断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美好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7.
陈宇  孙枭坤 《求实》2020,(2):46-64,M0004,M0005
试点是中国政策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现有研究多从政策制定和政策创新扩散的视角研究试点的运行机制,而忽视了试点的政策属性。试点是一种特殊的政策类型,其执行不同于一般的政策执行过程。从府际关系基础上所形成的政策模糊属性出发,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进行深入剖析,探究试点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发现,试点政策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动态过程,依靠四种执行机制得以落实:一是在执行中规划,即以规划推动执行的方案规划机制;二是双轨并行的执行制度保障机制;三是多重嵌套的试点示范落实机制;四是模糊与清晰交叉共存的策略选择机制。四种机制相互衔接、相互依存,推动了试点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求是》2015,(7)
<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要在解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广西钦州市作为沿海港口工业城市,是后发地区。我们在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问题的一系列讲话中深刻认识到,改善和保障民生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努力办好教育这个民生之基。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9.
民生问题是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脉,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面对并给予解决的政治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始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政治高度论述了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从理论上构建了改善民生的战略框架,从政策上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一系列举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执政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改善民生思想对于做好当前的民生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需要调整与完善经济政策,更需要建立健全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政策。倡导通过投资于人力资本,提高受助者能力,扩大经济参与,促进经济发展,协调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发展型社会政策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处在全球化与转型期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为此,中国各级政府要树立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在保障和完善民生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要着眼于中长期战略,并重视社会政策的效果评估以及民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黄宗良 《新视野》2008,(1):10-1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执政的新经验,发展了党的执政理念和社会主义观,其中包括提高社会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中的地位,并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把人民民主视为社会主义的生命等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民生的改善必须以扩大人民民主作为政治保证,而改善民生、扩大人民民主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以便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的期待";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岗位的增长与稳定、就业政策的贯彻与落实、就业质量的高低与均衡,集中反映了地区城乡居民的民生状况。下面就农七师在充分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浅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补农、惠农政策,但对于政策执行主体——乡镇干部来说,仍然存在着“政策好、执行难”的悖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政策表述与落实之间存在着空白地带,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认知错位及方法失当,政策目标群体出现了新变化。增强政策的执行效果要求政策执行主体提高自身素质,在政策的理解力、解释力、执行力、动员力方面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把民生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工作思路,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奋力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习近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首次提出"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宏观政策思路;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思路;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民生建设,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理念、新的目标和新的举措,理念更加自觉,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推动民生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委托代理理论、公民社会理论、人民主权论为廉政政策执行中公民参与监督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在实践中我国公民参与廉政政策执行监督过程中存在着参与的渠道不足、公民参与的合法权利难以保障、公民参与的能力不足、公民参与的文化落后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应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治理,以使廉政政策执行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来,市法院系统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和关心的突出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符合民情、体现民意、服务民生、赢得民心的举措,把司法为民的要求全面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中,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7.
保障与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和谐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当前存在的一系列民生问题,已成为公众与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因此,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选择应趋向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以此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党从中国的国情和群众利益出发,制定了一系列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群众意愿的路线、方针、政策,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们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贯彻执行党和上级的政策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受部门利益驱动,贯彻落实政策取其所需;有的无视政策的严肃性,以结合本地实际为由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曲解政策本意;有的宣传政策流于形式,不深入、不细致,仅限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造成政策棚架;有的缺乏对政策严肃性、重要性的认识,贯彻落实不积极、不主动,缺乏责任感,一旦政策执行巾出现问题,就推卸责任;还有的面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信心不足,左顾右盼,等上级指示,贻误发展机遇。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把上级政策落到实处,必须做到五个到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省财政厅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民生投入保障,不断提升财政工作"民生含量",有力支持了各项民生政策落实见效.2022年,省财政厅将紧盯增进民生福祉目标任务,"压一般"、保民生,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升财政保障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  相似文献   

20.
本刊声明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本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措施纷纷出台,比如全面取消农业税、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等等,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人民群众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感到了党的温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通用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