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时期,新村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不仅引起了毛泽东、蔡和森等早期共产党人的关注,而且还被共产党人运用于中国实际。但是,新村主义实践活动并没有在当时的中国得以实现。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人民政权开始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以工人新村为代表的城市住宅在50年代逐步发展形成,毛泽东早年的新村主义理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重新浮出历史水面。  相似文献   

2.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国情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泽东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与特点、革命性质、革命动力、对各阶级政治态度作出正确论断之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中国社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早期,马叙伦由于和共产党人的不断接触,对他们及他们所从事的事业由逐渐了解进而同情支持,爱护共产党人,除党早期的领导人李大钊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道路的探索被归纳入革命史或者党史的范畴。当革命史的传统范式之外出现了现代化范式,"近百年来为振兴中国而进行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运动,都可统称之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运动。"[1]本文拟运用现代化相关理论解读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发展出路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11,(8)
踏遍欧亚大陆的红色记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海外足迹20世纪初的中国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远赴重洋,足迹踏遍欧亚大陆;为了寻求先进科学技术与救国思想,探索中国革命的方向,万里跋涉,激情澎湃在异国他乡。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这个发生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历史性事件又一次刷新着人们的历史记忆。聆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同马克思恩格斯跨跃时空的历史性对话 ,品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实践的历史高度上对《共产党宣言》所作的崭新诠释 ,追寻那些伴随马克思主义理论每一次重大发展而出现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实践活动 ,我们便会对当前正处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创新境界中蓬勃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 :我们党正在实践着“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和“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  相似文献   

7.
蔡和森早年立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愿,1920年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确立共产党人的初心。他在法国独立探索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理论与实践,初步论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积极宣传和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探索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积极推动中国共产党实现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化,完成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任务。1931年,蔡和森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献身,他是坚持和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共产党人,代表了中共早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最高水平。通过对他的统战思想的演变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文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离不开《宣言》的科学指引和精神鼓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宣言》的理论基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理论和实践双重形态继承和发展了《宣言》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论。从"两个必然"到"四个自信",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高度自信;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立场的坚持和发展;从"世界历史"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宣言》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鉴于当今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重新思考坚定理想信念问题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当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围绕什么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中高级干部中的某些人理想信念缺失的根源剖析以及新时期共产党人应如何坚定理想信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就是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青年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它集中表现在对传统文化观两个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上。对"什么是传统文化"的问题,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发生论、本质论、结构论、特征论、价值论进行解读。对"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批判与继承、兼容并蓄、创新发展等方面作了回答。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具有重大历史作用:通过探讨中华传统文化转型,初步建构了中国现代新文化格局;结合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初步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则;聚合工人阶级物质力量与马克思主义精神力量,初步孕育了中共政党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集中体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在建党实践活动中彰显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旗帜方向、根本要求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韩华  赵静 《理论学刊》2006,3(8):16-19
毛泽东的共产党人价值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无论形势任务如何变化,毛泽东的共产党人价值观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共产党人的自身素质以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坚守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武器。新时代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是一个由真理观、价值观、实践观共同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内容体系。培育理想信念的实践逻辑则必须遵循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形成规律,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心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建设"内化与外化"相协调的转化机制,激发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正>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对如何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做了深入的实践思考,笔者感悟至深,受教育颇多。一、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制胜法宝所谓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变革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其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一是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几  相似文献   

16.
滕帅  马景惠 《学习月刊》2023,(11):31-34
<正>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源于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和建党先驱们的革命实践。李大钊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他为我们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入探讨李大钊对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重要贡献,对于总结中国共产党先驱的建党成就和经验,准确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在新时代更好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月6日,共产党人杂志社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阶段,雷兴魁社长带领各部门负责人,完成对固原原州区的调研后,来到西吉县田坪乡以及所属的燕李村和燕李村小学,深入了解《共产党人》杂志在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广泛征求基层(党委)  相似文献   

18.
李启汉是中国共产党58名早期党员之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发动和组织了早期工人运动,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国工运史上书写了不朽篇章,被著名共产党人邓中夏誉为"无产阶级的先锋,劳动运动的健将"。  相似文献   

19.
李军 《广东党史》2013,(9):43-44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此后又多次提及这个梦想,引起了全国上下乃至全世界的响应和关注。中国梦无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足音,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奋斗不已的历史使命。回顾历史,早期共产党人为寻找中国梦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实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全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圆满结束,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大幕开启。巩固、提升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并切实将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抓牢抓实抓出成效,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认真"是共产党人本色所在和应有的政治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