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恩龙 《江淮法治》2012,(21):34-34
日前,六安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监督暂行办法》。这意味着,今后该市政府投资项目.必须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将“未按表决器”与“弃权”两项合二为一来计票较妥. 在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人大常委会表决任免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有关人员时,其表决方式由举手表决到无记名投票,再发展到现在的电子投票表决.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进行选举或者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即:赞成(同意)、反对(不同意)、弃权三种结果.对于未按表决器的问题,不能单纯的只理解为保留意见,应归类于弃权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14,(3):5-5
正江西省:人代会首用无记名电子表决器1月20日下午,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预备会议上,550多名省人大代表郑重地按下无记名移动电子表决器的表决键,对议程进行了逐项表决,这是该省人代会首次使用电子表决器。据悉,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大会和主席团会议选举和表决各项决议,均将使用无记名移动电子表决器。投票时,代表们只需在表决器上的"赞成"、"反对"、"弃权"三个按钮中作选择,并按下相应按钮,即可完成投票。投票结果  相似文献   

4.
朱波 《江淮法治》2012,(7):50-50
不久前,在广东省珠海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珠海市市长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了29项人事任免案。任免对象包括1名副市长、1名市政府秘书长及27名各局局长。结果28人顺利通过常委会的表决。但现任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驻京办主任梁某的口岸局局长的提请任命被否决。这则新闻引发热议,本期“一家之言”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各级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命既可以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也可以用电子表决器进行表决。首先,法律并没有要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命必须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根据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选举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不能用电子表决器表决。因为选举可以"另选他人",用电子表决器无法操作。而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命,不可"另选他人",法律对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命的表决方式并没有作出明确限定。  相似文献   

6.
杨明仑 《中国法律》2007,(2):8-10,58-62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99票赞成、52票反对、37票弃权、1人未按表决器的表决结果,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现将该法有关问题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条例》规定,市人大常委会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决定撤销市政府个别副市长的职务和由其任命的本级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的职务。  相似文献   

8.
关于投票选举权的行使,一般要进行差额选举,有四种法定选择方式,即:赞成、反对、弃权和另选他人.选举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关于投票表决权的行使,原则上都是等额表决,只有三种选择方式,即:赞成、反对和弃权,不存在另选他人.随着电子表决器问世,在电子表决中,有可能会出现未按表决器或按表决器过轻没有反应、按键失灵等特殊情形,被显示统计为“未按表决器”人数.笔者认为,“未按表决器”一般相当于投票表决中空白票,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当于“弃权”,但不同于“弃权”.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社会》2011,(4):14-16
2010年,表决方式改革成为“民主时尚”,多地刮起电子表决、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旋风”。“票数多一点少一点没有关系,票少对大家也是一种警醒,不要因为怕丢票而不愿推行表决器的使用”。2010年1月31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说,讲民主就要充分体现代表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
于20日上午闭幕的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通过电子表决器对“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进行投票,会议参加表决人数826人,其中赞成票797张,赞成率为96.49%。首次使用电子表决器成为此次会议的亮点。■检察院工作报告赞成96.49%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为“未按表决器”应以单独统计为佳. 从现实情况来看,造成“未按表决器”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表决器出现故障.一种是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表决权力的放弃. 从第一种情况来看,现实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代表或组成人员明明按了表决按纽,电子系统却显示不出来,显然这种“未按表决器”的情况并非权力行使者的真实表达.有可能是“赞成”未显示,有可能是“反对”未显示,也可能是“弃权”未显示,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将此与“弃权”选项进行混合统计,显然,不能真实地、客观地反映出票决情况.  相似文献   

12.
八面来风     
《江淮法治》2014,(23):38-39
日前,肥东县人大常委会在石塘镇召开了全县乡镇人大工作座谈会,会前,与会人员实地查看了代表活动室建设情况。(沈瑜摄) 铜陵市:首次使用电子表决系统 本刊讯日前,铜陵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首次使用电子表决系统.表决会议议程及有关人事任免事项,保证人大表决活动的公平、公正和民主。铜陵市人大常委会为推进民主法治进程,提高常委会会议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于近日完成了电子表决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八面来风     
《江淮法治》2013,(9):34-35
近日,宿州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市法院、检察院任命人员名单。图为新任职人员进行任职宣誓。(张丙言摄)蚌埠市:梳理重点监督内容本刊讯日前,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将市"一府两院"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13年重点工作进行了梳理,并印发常委会各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实施监督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27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156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郑重地按下表决器,大屏幕上先后跳出三组数字:153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 “通过!”吴邦国委员长的话音刚刚落下,会场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  相似文献   

15.
“下面,开始表决《关于市政府将亳州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财政补贴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的决议》(草案),请按表决器进行表决。”主持会议的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学信的话音刚落,会议室的屏幕上立即显示出表决情况:“20票赞成,0票弃权,0票反对,通过!”依法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99票赞成、52票反对、37票弃权、1人未按表决器的表决结果,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现将该法有关问题简介如下:一、《物权法》的制定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后,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和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迅速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以切实做好规范和过渡工作,确保监督法得到全面正确贯彻实施。10月31日,在省第八届党代会结束的第二天,新一届安徽省委在合肥召开学习贯彻监督法座谈会。省委、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各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人大常委会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省委书记、省…  相似文献   

18.
庞清涛 《江淮法治》2008,(23):33-33
笔者从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表决中发现,弃权票有增多的趋势,许多人对此感到困惑和担忧。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全国“两会”对于预算案的表决结果是:赞成2291票,反对438票,弃权131票。反对票比例达15.3%,是十年来最高的一次。这或许说明,我们的人大代表,已经逐渐学会运用手中的表决器表达对预算案的态度。说到代表们审议预算草案的事,这里不妨说说中国刚刚建立预算案的时候,“议员们”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20.
1997年3月1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进入最后的表决程序,当2720名全国人大代表按动表决器,郑重运用人民所赋予的神圣权力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正式出世,奠定了共和国法制大厦中的又一块坚实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