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诈骗罪是侵犯财产罪中的一种严重犯罪。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诈骗活动的手法更狡猾和猖獗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 合同式。就是打着“国家企事业”、“集体企业”、“乡村企业”及“个体服务业”等招牌,采取“你要购买什么东西,我可供应什么东西”,“你要推销何物,我代你推销何物”等欺骗方法。以“烟搭桥、酒开路、钱笼络”的手段,买通对方有关人员订立合同,  相似文献   

2.
布衣 《公民与法治》2010,(17):46-47
汉王朝统治中国时期,汉代西南部邻国中,夜郎国(在今贵州省)最大。某年,汉使者来访夜郎国,夜郎王竟然问使者:“是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国大呢?”汉使者愕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评道:“只知通道,故不知汉之广大。”“夜郎自大”遂成为妄自尊大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胡健 《政府法制》2008,(23):9-9
笔者虽然从不抽烟、不嗜酒,但活在当下,也少不了要和中国“人情”文化的重要载体——烟与酒打交道,因此也有幸“见识”了白条烟、内部酒等所谓“特供”与“专供”产品。后来发现,不仅是烟酒,哪怕是日常生活必需的柴米油盐,也有不少冠上了“国宴专供”、“内部特供”的头衔,而打上“XX海”、“XX堂”、“XX台”旗号的,更是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4.
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湖南湘南烟党组书记、因收受巨额成了身陷囹圄的阶下囚。“十一”笔者来到监狱,在专门关押改造采访了黄大康。58岁的他打开记忆的闸门,出国考察收受钱财说起我的堕落,那是从1996年第一这一年的上半年,我去意大利考途经香港、深圳,在两地停留了一到港后,与我厂有业务关系的主动到酒“黄总,您头一次来,要好给家人买些东西回去。”她从“这1万元港币,请您收下。”我从来没有就不肯要。她解释说这是“接”,对所有的客户都一样。我盛情难回到深圳,某公司叶老板送我一台后来我得知这种机子价值元港币。带着港深两个老板馈赠的…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枣庄市工商局山亭分局西集工商所有 9名工作人员,都是中共党员。这个所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市级先进单位,连续两年保持省工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被当地群众亲切地誉为“党员所”。 一支烟,一盅酒,水滴石穿   “廉洁勤政从大处着眼,两袖清风由小事做起”、“一支烟,一盅酒,水滴石穿”……在西集工商所办公室的墙上,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随处可见。全所人员不仅将这些警句印在脑海里,而且落实到行动上。   2000年元月份,在市场检查时有人偷偷送给朱恒冰两斤茶叶,被他当场拒绝。春节前有人给任衍辉 500元钱,被他…  相似文献   

6.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5):9-9
战国时,中山国相国司马熹很得国君信任.但是国君的宠姬阴简十分憎恨司马熹,常在国君的枕边说他的坏话。不久,赵国来了一位使者,小小的中山国对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自然是不敢怠慢的,所以,司马熹几乎寸步不离地陪伴着赵国使臣,生怕有一点怠慢。一次在宴会上,司马熹问使者:“听说贵国擅长音乐的美女很多,是这样吗?”使者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7.
这是发生在我的亲人中的修炼“法轮功”的一场悲剧:我的外甥张国君修炼“法轮功”致死,抛下妻儿,虽已时过两年,但“法轮功”的阴影至今仍笼罩着与他有关的几个家庭,给他的亲人造成的巨大悲痛永远难以抹去。 国君1996年生于讷河县二克诚乡朝阳村,1988年毕业于大庆师范专科学校英语系,被分配到大庆第47中学任教。  相似文献   

8.
县长退礼     
今年2月15日上午,湖北省罗田县县长易茂先交给县纪委书记王万福一封信。王书记打开一看,里面装有一份清单和一叠现金。清单上写着:“春节礼品登记:酒14瓶、烟8条、水果60斤、饼干花果8盒、鱼15厅、羊肉12厅、现金1400元。”易县长对王书记说:“今年过年我在家时,所有以各种名义来我家送礼的,我都一律当场退掉;而这些礼品是我不在家的孩子收下的,就只好退给纪委处理了。”听了易县长的话,王书记很受感动,他想起了易县长廉洁从政的一贯原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所以,每年春节前夕,他总一再强调,不…  相似文献   

9.
韦春俭 《政府法制》2014,(25):61-61
中国的“吃喝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代最后一个国君夏桀。荒淫无度,吃喝成风。《列女传》上说,他“为酒池可以运舟”,令三千人作牛饮,“醉而溺死者,妹喜笑之以为乐”。可是好景不长,商汤兴师问罪。夏亡商兴。商代末年,商纣步夏桀的后尘,在沙丘大筑苑台,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奔其间,作长夜之饮,这就是“酒池肉林”的来历。商纣王创造了“酒池肉林”之典.灭了祖宗所创之业,百姓腾怨,诸侯叛离,终于为周武王所灭。  相似文献   

10.
《法制与经济》2002,(12):57-57
读者叶立问:我是一名从事烟酒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今年六月中旬,我从外地购进了货值2万多元的“五粮液酒”用于销售。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检查后,确认是假冒五粮液酒厂注册商标和厂名的产品。工商局没收了全部冒牌五粮液酒,并且对我罚款2万元。由于这批假酒在外表上与正牌酒毫无区别,我在进货时根本无法辨别出来,而且我是按正牌酒的价格购进的。因此,我感到很冤,认为工商局不应该处罚我,而是应处罚生产假酒的人。请问:销售不知道是假冒伪劣的商品也违法吗?  相似文献   

11.
我一向不热衷于烟酒,除了每年岁末看望老人时象征性地抿一点葡萄酒外,可以说是滴酒不沾的。年轻时我曾有过十年烟龄。一旦意识到它对身体可能的危害,就毫不迟疑地戒掉了烟。  相似文献   

12.
<正> 慎子是我国战国时代早期法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慎子原著在宋朝多已伕亡。我们在考证了明万历年间刊《子汇本慎子一卷》和明人《慎懋赏注慎子内外篇》的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慎子的法治思想作初步的分析。慎子主张法治,发端于他认识到“人治”的弊端。虽然,慎子认为“立天子以为天下”、“立国君以为国”,天子当立,国君当要,甚而提出法先王,从古训,这并不意味着慎子主张“人治”,相反,慎子对“人治”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说:“治  相似文献   

13.
很多大学中学语文教材、鲁迅诗歌选读本及研究文章,把鲁迅《自嘲》诗中“漏船载酒泛中流”一句,解释成“漏水的船载着酒在激流中行进,比喻处境的险恶。”我觉  相似文献   

14.
我家被抢     
生活中,一个人让另一个人相信某件大事,特别是没经过报纸、电视台“印证”的大事,很不容易。 比如,年初有人对我说,某某人在深圳只因抽了一支“烟”,就眯眯糊糊地把6000元钱“交给”了递烟者,我不信;再比如,年中有人对我说,某某人在深圳一手钱一手录放机,就高高兴兴地“买回”6块砖头,我不相信;再后来,也就是一年前,我家在广州街头被抢,事件发生在自家,我不得不相信了。  相似文献   

15.
慧芳 《政府法制》2006,(18):46-48
时间:夏季的一天地点:某城市小区人物:董觉:36岁,区政府某局局长春花:35岁,董觉妻秋月:33岁,春花弟弟(幕启,某天早晨,董觉家。秋月拎着两条“中华”和两瓶“茅台”匆匆上台,按董觉家房门门铃。董觉闻声出来,弯腰从装在房门上方的猫眼中向外窥视,见门外站着的人拎着两条“中华”、两瓶“茅台”,他不开门。秋月又按门铃,董觉仍不开门……)董觉:喂,你手上拎的是什么?秋月:(将烟、酒往猫眼前一亮)请给我们开门……董觉:两条“中华”、两瓶“茅台”?对不起,送礼上门,谢绝接待!秋月:(敲门)姐夫,是我!董觉:哦,是秋月来了。(忙开门)秋月:姐姐在吗?董…  相似文献   

16.
自设监督奖     
去年3月,山东省栖霞市大庄头乡国路夼村党总支书记常建富设立了一顶奖,但至会没人能获得此奖。这项奖名叫“廉政监督奖”。事情是这样的:常建富担任村总支书记4年来,东奔西跑,日夜操劳,为村里办起了10个企业,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多元,他却从没在集体报一顿饭费,没拿过集体一盒烟.一瓶酒,也没收过一次礼、吃过一次请。常书记为时刻不忘党风廉政建设,开以此带动全村党员、干部,形成廉政小气候,去年3月初,他在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面前郑重宣布;“各位村民,谁能给我提出一条违反村里制度和廉政章程的事,我自己掏腰…  相似文献   

17.
邓忠强 《政府法制》2011,(29):45-45
春秋时期的齐国,一日“朝寒”(早晨天冷),丞相晏子正陪在国君齐景公身边。一阵寒风掠过殿堂,景公感到身上凉飕飕的。许是为了增加一点热量来御寒,他当即支使晏子说:“请进暖食(给我端点热食来)!”可是,晏子婉拒道:“我不是给您端茶送饭的人,不敢从命。”景公只得又说:“请进服裘(给我拿件皮袍来穿上)!”然而,晏子再次拒绝说:“我不是侍奉您穿衣的人,不敢从命。”(《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相似文献   

18.
赵俊 《人民司法》2021,(6):24-31
晚上,几位远道而来的友人约我吃饭。倒酒的时候他们犹豫了一下,握着酒瓶探询我的态度。我点头示意:“只喝3两。”他们立刻惊喜起来:“破戒啦?”更有甚者眼泛泪花地表示:“能看到你喝酒,这辈子不吃红烧肉也值了。”“哥几个,不就是喝点酒么?”我哭笑不得,“我有那么怂吗?”  相似文献   

19.
笔者虽从不抽烟,也不嗜酒,但在当下,也少不了要和中国人情文化的重要载体——烟与酒打交道,因此,也有幸见识了白条烟、内部酒等所谓特供与专  相似文献   

20.
县机械厂李智明的妻子在离县城30多公里的乡卫生院工作,每月只能利用休息日与他鹊桥相会。为了将妻子调到县医院工作,他向县卫生局打报告不下10次,理由也够充分,可却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要说送礼,李智明也登过三四次县卫生局长万山诗的家门,烟呀酒的送了不少,可万山诗总是“研究研究”那句话。正当李智明一筹莫展之时,一位刚从乡里调进县医院的医生向他透露:要进县医院,须送万山诗2000元。李智明心想:人说万山诗贪得无厌果然不假,他既然心黑,休怪我手辣,我何不如此这般,让他也知道昧心钱不是好拿的。主意打定,李智明再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