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刑事诉讼立基于公民与国家之间刑事纷争的平等对话与理性交涉,蕴含着民主、法治、自由、宪政等现代政治与法律基本理念,民主宪政由此构成现代刑事诉讼坚实的政治法律基础,而现代刑事诉讼又是民主宪政的根本保障与制度展开,二者保持着高度和谐互惠及良性互动的制度格局。  相似文献   

2.
德国学者历来有重视理性思辨和历史反思的特点,即使很普通的话题,也能引出发人深思的理论探讨。这次对德国二战后政治教育的介绍,就是以反思德国近现代民主政治体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开始的。希特勒政权在本世纪的出现,给西方现代民主国家带来的深刻教训,就是民主...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现代政治文化,公民文化是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础.公民文化以民主的价值理性和形式理性为基本理念,又包容了民主的社会心理基础,对民主政治影响深刻.中国应培育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4.
西方民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历经数千年历史,依据后行为主义的分析框架对其研究发现,西方民主理论在价值探究和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并不非常吻合,实践中的民主偏离了其价值。这源于西方民主立论基础之普遍理性和需求一致的缺陷性。这种民主观认为所有民主主体都是理性的,而实际这种普遍理性只是个人理性的简单的加减乘除,无法代表“公意”。另外,这种民主观认为所有民主主体需求一致,现实反应却不是这样,公民的需求并不完全只限于追求民主,而更多关注的是民主能否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5.
民主是理性的产物,是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建构在政治方面的表现形式。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性建构原则,理性具有认知含义与价值含义,前者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能力对政治问题得出具有认知合理性的见解,后者意味着每个人的上述见解都应得到同等的政治对待。这两点内容在实践中就表现为了以决策参与平等为基础的民主制度安排,这种安排同时满足了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要求,也使民主成为一种"好"的治理方式。另一方面,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存在紧张,围绕这种紧张,精英民主理论与协商民主理论展开了不同的理论叙事,对民主是否一种"好的"治理模式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可持续发展的显著特征,是现代行政民主化的总体趋势。在现代民主政治进程中,公民的政治参与具有积极的效能:促进公共管理民主化、提升政府合法性、弥补政府的有限理性。但是,公民的政治参与仍然面临诸多限制性因素:公民的知识障碍与政治冷漠、行政人员的否定态度、公民参与的制度障碍等。因此,必须合理界定民主政治进程中公民参与的限度、加强公民参与教育、重新培训行政人员、不断完善公民参与机制,从而提高公民参与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对于现代大众大规模地走向政治公共领域,西方理论界存在着现实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观念分化。其中,现实主义民主观看到了大众民主的限度,即大众的非理性、群众煽动家的操控和大众治理资质的贫乏。历史与现实都可以证实,对大众民主的这种批判有其合理的成分。对此,我们在思考大众民主之可能性时,需要解决如下基本的认知问题,即防范民粹主义倾向,建立民主规则共识,培养大众开明理解力。  相似文献   

8.
在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妥协是现代民主政治所必需的精神气质,是建立在理性共识与合作基础上的。理性妥协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化解矛盾冲突,有利于人本理念的确立和实践;能够促进政治信任与合作,有利于维持政治发展的稳定性;能够促进政治实践中共识性政治规则的形成,提高协商民主的效度。协商民主通达理性妥协之路需要重视妥协,构建妥协精神;建立政治信任,提高公信力;保持有原则的审慎,具备妥协理性。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公共行政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理性官僚与民主政治之间的紧张与冲突,一直是备受关切的重大课题。官僚体系一直被看作是"披着狼皮的羊",是民主治理的敌人而非朋友。因而,如何协调理性官僚与民主政治的紧张关系,就成为公共行政学的一个核心难题。文章认为,现代社会对民主与科学的双重价值诉求,影响了西方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民主宪政传统使得公共行政沦为宪政价值与民主价值的侍女,而理性官僚制常常导致现代世界日益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生活方式,从而导致了"形式的合理性"与"实质的非理性"之间的多重紧张与冲突。对今天的中国来说,要满足现代行政国家乃至世界文明对公共行政的要求,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片面强调效率与经济的管理主义思维模式,彰显公共行政所赖以立足的规范价值与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0.
1980年以来,协商民主论题不但是西方理论学界的研究热潮,而且在许多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如公民陪审团、工厂民主与市镇会议等)乃至国际政治过程中(如欧盟)也有着比较广泛的实践。进入21世纪,我国学政两界也开始关注协商民主论题。协商民主之所以显现出如此的魅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和理性之间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从理性理论的逻辑来看,协商民主在现代民主社会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多数人暴政的理念是随着民主理论的发展而提出的。自托克维尔以来,关于多数人的暴政是民主的一大缺陷的认识已讨论甚广。民主与多数人的暴政犹如“父子”,一前一后,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多数人的暴政并非必然,其发生是受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且在古典民主与现代代议制民主环境下的表现也有差别。理论上,个人的有限理性、权威主义影响因子的存在等因素是引发多数人暴政的隐患。  相似文献   

12.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都致力于实现公众理性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当代中国的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奉行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和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在广泛和深入体现民意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建构和运行具体体制和操作规范,努力实现和稳步推进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协调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在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上丰富民主的现代经验、培育公民个体和人民整体的政治理性,并以此凝聚人民的政治意志、逐渐祛除传统社会所固有的政治上的消极和任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应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实现思维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超越传统文化中偏重感性思维忽视理性思维的思维方式,把培养大学生思维中的科学理性意识作为目标取向;超越传统文化中偏重封闭性思维忽视创新性思维的思维方式,把培养大学生思维中的开拓创新意识作为目标取向;超越传统文化中过分强调等级忽视民主的思维方式,把培养大学生思维中的民主独立意识作为目标取向;超越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维”的方式,把培养大学生思维方式的个性化作为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它强调理性交往和参与,以公共利益为共同的价值诉求.通过理性地公共协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协商民主与中国的政治发展具有内在的契舍性,是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和加强参政党建设的价值选择和制度选择。在未来国家治理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从单向集中型政治协商转向双向互动型协商民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公民社会的培育.促进协商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新的视角来探析现代法治,剖析法治理念为法律统治,灵魂为民主理性,论述法治是手段和目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对中国来说,不但应注重法治基础工程建设,也应注重法治目的工程建设,因为法治本身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理论是对当代西方多元文化的回应,是民主理论的一种新发展,在公民实践理性的基础上,协商民主激发了理性立法,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的理想”。行政和解虽然在法院主持下进行,但是相对人摆脱了服从和管理的角色,有助于行政争议的解决和达到行政诉讼的目的,而协商民主理论为此提供了正当性的证明基础。  相似文献   

17.
责任政府是对传统权力政府在根本上的一种颠覆,它强调责任是政府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权力是政府履行责任时的一种附属工具。从权力本位走向责任本位,是现代民主发展的结果,也是民主价值的理性回归。构建理想的责任政府离不开相关制度创新,遏制腐败的根本措施仍然在于完善行政问责制和责任监督体系,推进防止利益冲突相关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8.
政治决策是现代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也是治理过程的核心机制。政治决策需要协商。人是理性的动物,但人的理性既是有限的又是多元的,既包括个体理性也包括公共理性。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弥补有限理性、整合多元理性、驯化个体理性、达成公共理性都需要加强协商。这应该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反复强调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发展的初衷之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有可能受到决策影响的行为主体,围绕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议题.通过直接参与商议、讨论或咨询的方式,展开积极、理性的交流和沟通,相互体谅,彼此让步.从而尽可能就共同关心的议题达成共识的一种民主治理形式。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离不开对其运行机制的理性认知和全面把握。实践表明,公共协商、理性沟通和偏好转换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三大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理论有力地批判了近、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以工具理性思维模式为基础的“精英民主论,”为当代“大众参与民主论”发展提供了一种哲学话语和方法论基础。以交往理性建构的程序主义商谈民主观,其核心在于强调只有公民的有效参与,才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这种政治哲学思维对促进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实现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