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纳西族、藏族、彝族古籍为例,总结了历史上我国民族古籍传统分类体系的特点,介绍和分析了近现代学者对民族古籍的分类方法,并提出建立适用而完善的民族古籍分类体系的粗略设想。  相似文献   

2.
康南石板墓族属初探——兼论纳西族的族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系藏语地名的音译,一译作“喀木”,指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这一大片范围。居住于此的藏族又称“康巴”,即康人。解放前后在康区建立过西康省,该省撤销后,将其辖地以金沙江为界,分别划归川、藏两省区。虽然从行政区划上来讲,西康已不复存在,但作为传统的地理名称,康仍泛指上述地区而沿用至今。本文所述的康南即康区南部。解放后,在这一带发现过一些石板墓,一九七八年以来,我们曾组织力量对此进行过一些调查与清理,得以了解到此种墓葬的文化内涵,从而对于该地民族历史研究,提供了可贵的新资料。现就笔者认识所及,对此种  相似文献   

3.
以情动人是文艺作品的特征。作品中扣人心弦之处,每每是情深意切之处,所谓艺术感染力,也便由此而来。古往今来的文艺作品,大凡都有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爱情纠葛,等等,等等,只是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赋以它不同的思想感情罢了。但是,“四害”独霸文坛之时,“人情”似乎成了“资产阶级”的专用名词,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论是古典的、现代的,也不论是中国的、外国的,都因沾着人的情感被当作“人性论”批得一塌糊涂。“人性论”的大棍所及,百花凋零,落木萧萧。在这场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云南的民族民间文学当然也未能幸免,民族民间文学中凡是描写了爱情、生离死别、战争凶残、以及反映人民和平愿望的地方,差不多都戴上了“人性论”的帽子。这顶帽子不仅使一大批民  相似文献   

4.
何星亮 《思想战线》2007,(4):115-116
杨福泉先生的新著《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是近年来民族史学和民族学界一部力作。作者根据自己多年调查积累的丰厚民族学资料和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基础,对历史上纳西族和藏族的族源关系、政治关系、宗教关系、经贸关系、语言和文学艺术关系等,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其一  相似文献   

5.
张逸帆 《公安学刊》2010,(2):103-103
公民良好的法律素质是法治社会建构的基石。只有社会全体公民普遍理解法律、信任法律、尊重法律,法治大厦才能恢弘建立。然而,如何将一项项抽象的法律规范.一条条艰深的法律原理植入公民的心田,扫除几千年人治模式遗留下的阴影,培养健康积极的法治意识,不仅是法治建设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是中国法律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正> 一、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拓展刘守华的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的那样,是把民间文学和比较文学结合起来所开辟的一个新天地,在把民间文学研究引向深入的同时,它扩大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他的这一研究,不仅从故事情节比较着手,而且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民俗事象方面开始把民间故事作为真正的文学(而又不是纯文学)加以比较,并且整个比较研究的范围也扩大了,从而拓展了近年来只单纯追求书面文学比较的  相似文献   

7.
时下热播的40集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讲述了明代云南丽江木氏土司统治时期,家族内部腥风血雨的争权夺势和权力更迭的恩怨情仇。明朝木府发生政变,年轻的木增来到京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成后回到家乡带领族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歌颂了木府开放亲和、诚厚谨慎和勇敢善战的民族精神。阿勒邱身负家仇潜伏木家20年,心机城府极重,  相似文献   

8.
1988年,《彝族诗文论》和《论彝诗体例》两部彝族诗学经典译著相继问世,这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学发掘研究的又一成果。翻译整理这两部彝族诗文手抄本的康健、何积全、王子尧、王冶新同志,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是十分可贵的。 我国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勤劳智慧的民族,由于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才使得把丰富的彝文经典保存流传下来,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彝族古代社会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9.
杨思留  辛其兴 《求索》2008,(10):132-134
契约理论是政治经济与法领域的重要理论渊源。从卢梭“自然状态”的古典契约到罗尔斯“无知之幕”的现代契约思想,都表达了“普遍同意”的社会理念,揭示了社会存在主体之初始地位之平等性,体现了市民社会法治思想的政治思维,成了现代宪政的逻辑起点。从经济学思维范式的演化看;以秩序和规则为核心的制度分析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宪政处于一切制度框架的最上端,是生成制度的制度。生成制度的“源规则”就是宪政。据此,宪政经济学从宪政思维的视角分析经济问题,这一分析范式将是研究包括中国经济问题在内的经济学研究不可避免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0.
王成艺 《新东方》2006,(7):34-36
个人私有财产该不该保护,更确切地说,个人私有财产应不应该与公有财产具有同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我们从最近一封给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公开信中引出来的话题。公开信的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宪法同资本主义宪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表现在如何对待私有制问题上。他援引列宁  相似文献   

11.
陈真 《人权》2005,(5):19-21
目光明净而生动的藏族女孩,流露着对现实的困惑和对未知的探索……袁文莉是深圳市一位年轻的音乐才女,她创作的歌曲《永远的小平》被100集文献片《邓小平的故事》选为主题歌,并荣获2004年度十大金曲创作特别奖;音乐作品《亲亲祖国》作为国庆献礼歌曲曾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放。谁会想到,这位正在冉冉上升的音乐新星却与四川偏远雪山一位不知名的藏族小姑娘发生了一段令人称道的传奇故事。红色采风,高原天使成就她的摄影大奖袁文莉是“深圳关爱行动”中的重要成员。每年工作之余,她都会去全国一些偏远落后的地方,参加关爱行动中的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2.
孟艾芳 《前进》2012,(4):47-49
最近,笔者在基层调研时,拜读了由长治市政协秘书长柴守忠和柴阳云合著的《循环经济》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由于对山西转型跨越战略的关注,我曾经在《山西工作》发表过“对山西‘三个发展’的再认识”。当第一次看到关于循环经济的专著时,当被书中的一些主要观点和思路深深地感染时,我又萌生了要写一篇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的文章。因为2011年我曾承担了全国党建研究会“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案例研究”的一个子课题,课题恰恰是与循环经济问题密切关联,叫做“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精彩转型”,这个研究报告中,对循环经济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工作曾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一年间,在全国大规模采风运动的基础上,全国共编写出二十多部少数民族文学史或文学概况。《白族文学史》和《纳西族文学史》就是其中的两个可喜成果。它的出版,不论在政治上还是文学上,都有重大的意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祖国光荣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但是在旧社会里,少数民族人民不仅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文化上也受歧视。只有在解放后,在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时代,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4.
周智生 《思想战线》2011,37(6):118-121
明代中后期,大量纳西族移民先后进入了云南、四川、西藏三省交接的藏族聚居区,他们对于滇藏川三省毗连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得到了藏族的高度认同。同时作为外来异族,他们成功契合进入了藏族聚居区,实现了与当地藏族之间的持久共生与交融,这种共生与交融有其发展机理。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那么,历史虚无主义则意味着,传统历史哲学所悬设的历史的终极目标的失落,进而是历史哲学被历史编纂学所取代。在历史编纂学兴盛的今天,唯物史观也被部分学者误解为旧的历史哲学而加以拒斥。这就引起了当前中国语境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运动。本文在梳理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渊源的基础上,以2014年梁柱与杨天石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几个回合的争论为切入点,重新反思了"何谓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以期为当前轰轰烈烈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评价摩尔根对母权制氏族再发现的意义时说。“确定原始的母权制氏族是一切文明民族的父权制氏族以前的阶段的这个重新发现,对于原始历史所具有的意义,正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对于生物学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一样。”①正是摩尔根对家庭发展史的研究,为原始社会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潘光旦教授在《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四辑上发表《湘西北“土家”与古代巴人》(以下简称《湘西北》)一文之后,在土家族族源研究上,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影响至深且远。潘教授为土家族呕心沥血,写出了辉煌大著,这种精神是值得敬佩的。特别是他因土家族问题错划为右派,受到拆磨,我们土家族人民应当怀念他,感激他。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潘教授提出的某些论点,确有一些偏颇和不当之处,本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  相似文献   

18.
<正>我在《观察与思考》2012年第1期上发表的《再论理直气壮地讲共产主义理想》一文,第二部分"共产党就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的党"中有这么一段话:"《宣言》的作者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便是毕生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最早、最卓越的代表者。现在有人编织所谓晚期马克思否定早期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公平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最高旨趣,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未来新社会的最高原则。而公平对于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乔恩·埃尔斯特却对如何解决分配公平的问题深感困惑,认为存在着资源稀缺和人的需要全面性等诸多冲突,因而公平原则特别是需要原则是"乌托邦"。对马克思著作仅作字面上的解读和对马克思思想的半信半疑,必然导致这种困惑。批判性构建和建设性构建马克思公平理论构建的基本方式,其公平理论的深刻性在于: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理想性和现实性的高度统一,找到了实现公平分配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20.
台湾岛内北、高两市选举经过激烈的选战落幕,国民党候选人郝龙斌以绝对优势战胜民进党谢长廷出任台北市长,民进党候选人陈菊以1114票险胜国民党黄俊英,稳住了民进党在高雄的基本盘,延续了民进党的香火。选前,岛内民调和舆情一致看好国民党,认为会是双双胜出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高雄变局?笔者认为,主要是民进党重视地方资源,发动地方势力十分奏效。为保住高雄的泛绿局面,几大“天王”倾巢而出,进驻高雄全力拉高陈菊选情,已经退出民进党的前主席林义雄也不甘寂寞站台辅选。恋栈权势、迟迟不肯下台的“台湾之耻”陈水扁,由他亲手策划影响选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