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一■都城,又是新中国的首都、世界当今主要政治中心之一。值此三十五周年国庆之际,我们献给读者反映北京新旧两个时代风貌的雨组彩色画页。在《旧京画卷》中,一位美术家生动地再现了三十年代北京的风土人情。而《北京新貌》则是摄影师试图沿着上述画卷的一些路线和角度拍下今天北京城里传统古建筑和新建设结合而呈现的新貌。与此相配合,《北京今昔点滴》短文为读者提供一些关於北京有趣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张胜温画卷     
《张胜温画卷》是我国十二世纪绘画艺术的珍品,被誉为“天南瑰宝”。画为素笺本,没色画。画长三十米,共一百三十四开,绘有各种人物六百二十八个以及山水、树木、鸟兽、舟楫、屋舍等。画  相似文献   

3.
《南诏图传》是南诏遗留至今历史最悠久的文物,我国古代民族瑰宝之一。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陆续地对这一件文物珍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但各人对它的定名却很不一致:或称之为《南诏图卷》,或称之为《南诏中兴国史画》,或称之为《南诏中兴二年画卷》,或称之为《南诏史画卷》,或称之为《中兴图传》,或称之为《南诏图传》。由于《南诏图传·文字卷》(以下简称《文字卷》)的重新被发现,我们得以知道《南诏图传·画卷》(以下简称《画卷》)的绘制时间肯  相似文献   

4.
高两米、宽五米的大型历史文献油画《世纪大典》,经过作者近两年艰辛的创作,即将与世人见面。这幅画取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暨中华各族儿女豪情满怀跨人新世纪的历史时刻,描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队伍时的情景,是继油画《开国大典》之后的又一幅历史巨幅画卷,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指定典藏,并与《开国大典》成为共和国重大历史盛典写照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5.
<正>三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画卷都是后本比前本长,内容比前本丰富,人物情节比前本生动,卷首处理比前本舒展辽阔,结尾处理比前本完整壮观。画面颜色却是后本不及前本淡雅,这与时代变化和审美取向有关。说起清明节,就让人联想起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中国绘画史上,冠以《清明上河图》之名的图卷,有近十本见于著录。其中,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6.
<正>《承德老街》手绘长卷长约12.6米,宽约0.8米,描绘了清末民初承德西大街(即老街)的热闹景象,再现了当时西大街繁荣喧嚣的市井民生场面。整个画卷从构思到绘制完成有十余年之久,仅绘制就耗时两年有余。故该画卷不可不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之作。  相似文献   

7.
《中兴图传》(以下简称《图传》)是南诏舜化贞中兴二年(公元898年)绘制的一幅长卷画,主要描绘“梵僧化斋”、“奇王祥瑞”等南诏建国初的一些佛教传说故事。原《图传》分作两个长卷:一卷是图画,纸本彩绘,长十九尺一寸五分;高一尺四分。此画卷前面有清朝张照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所书的长记,叙述南诏的历史和他对本《图传》的看法。画卷后有“嘉庆  相似文献   

8.
画家金万才将举行大型签名活动以迎香港回归祖国在县委统战部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绘制,一幅长25米,宽O.6米的迎香港回归祖国的巨幅画卷《国色天香牡丹图》近日在河南省洛宁县问世。该画出自于洛宁县退休教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金万才先生...  相似文献   

9.
首任巡台御史黄叔璥及其所撰《台海使槎录》都是研究台湾史的人所非常熟悉的。吉林省博物馆收藏的《蛮谿使槎图》就是关于这一历史人物的一件十分珍贵难得的文物。它生动地描绘了黄叔敬巡察台湾时的一个场面。《蛮谿使槎图》卷,纸本,纵44.6公分,横290.5公分。本幅设色画峰峦冈壑,烟云杂树以及各种热带植物。画面共画人物51个,其中有清朝的官吏、兵丁以及土著民族等。  相似文献   

10.
王珩 《台声》2014,(7):78-78
<正>6月12日,由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书画交流分会,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市台联、京泰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首都图书馆承办的《台湾风物图卷》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台湾风物图卷》高1.8米,全长326米,由台湾知名画家许文融历时4年时间创作,是世界上最长的中国水墨画图卷。  相似文献   

11.
中国首都北京在八十年代又出现了一批在设计和建筑风格上多彩多姿的崭新建筑物.前不久,北京市民从三十项已建成的大型工程项目中,投票选出了"北京八十年代十大建筑",现分别简介如下:一、中央彩色电视中心:这座高一百六十米多的豆青色大厦,位于北京市复兴门外.  相似文献   

12.
李耀曦 《春秋》2013,(5):47-50
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为世人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晚清时期山东济南府社会市井风情的画卷。其虽为小说,但所写人物事件,多实有其人确有其事,并非子虚乌有的杜撰。正如作者白云:“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之子虚,事需证之实在。”这既是其独特文学魅力之所在,也恰是它令济南人倍感亲切之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亦称《格萨尔王传》),现在已搜集到三十多部,百余万诗行,一千多万字。它比被称为最长的印度史诗《玛哈帕臘达》(旧译名《摩诃婆罗多》)还长五倍。迄今为止,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14.
话剧《茶馆》,是我国文学大师老舍先生于一九五七年创作的著名作品。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凝炼生动的语言,在短短的三幕戏中概括了从一八九八年到一九四八年——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茶馆》不但是一部中国话剧史上的优秀作品;对于不了解旧中国的黑暗、不懂得旧制度的腐朽的广大青少年,也是一部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好教材。《茶馆》反映的时代,从清末戊戍政变开始,经过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终结于四十年代国民党反动统治崩溃的前夕,整整纵跨了五十个年头、三个历史阶段。它通过北京一家茶馆的兴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的作者是谁?旧说(指新中国建立以前)认定的作者,被提名的不超过10人,可是到了80年代末期,已经增加到三四十人,进入90年代闻已超过50人,是否继续增加下去,不得而知。本刊刊载此文,也仅是一家之说,仅供研究《金》学的专家们和爱好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茅盾的小说《子夜》反映的是1930年春末到夏初的中国社会生活。小说通过民族资本家吴荪甫这一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围绕这个中心人物而交织的不同阶级阶层的人物的复杂关系与变化,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三十年代初期民族资产阶级的生活处境和精神面貌及其变化,揭示了他们的两重性及其命运的必然性。小说中的吴荪甫是“一个永不倦意地用另一只眼眼注视着企业上的利益”的办工业的“干才”。在三十年代初那举国上下经济萧条、民族工业奄奄待毙的情况下,吴荪甫雄心勃勃想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独立发展民族工业。这个具有法兰西资产阶级性格的工…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残疾人》杂志的老读者、老作者和特约编辑,与杂志这个良师益友结缘,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春天,至今有近三十年了.那时候,我还是北京一个街道服装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经常接触的差不多都是健全人.  相似文献   

1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最早阅读的版本是上下集的小人书。70年代初,出过一批关于苏俄文学的连环画,都画得非常精采,《钢铁》之外,还有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等等,除了人物造型极为传神,旧俄外省的风土人情描绘得就像老照片一样激发人的想象力。后来就在不知从那家图书馆流出的书中,拣到了一本发黄的小说,读得来神魂颠倒。后来听说就是这本书,曾在书店里被摆在冶金类专柜里。我想,这大概是三流小说家编造出来的蹩脚笑话吧。同样是一本难忘的书,年龄不同的人留下的印象也是大为不同的。在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读来…  相似文献   

19.
备受中国美术界和史学界关注的巨型油画《重庆大轰炸》经过农工党党员、当代著名油画家陈可之的精心筹划和主创,初稿亮相不久,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纷纷邀请展览。这幅画将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的献礼作品。《重庆大轰炸》以磅礴的气势和写实的手法向世人展示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幅油画小样长7米、高2米,分为“救护篇”、“精神篇”、“隧道篇”等10余个篇章。画中众多的百姓人物成为作品的重心和灵魂,既表现了重庆惨遭日军轰炸的历史事件,又细腻地描绘出重庆百姓遭日军残杀的…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九年暑期,一位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一年级的女学生,由北京回到香港探望阔别三十年的父亲.三年后,她以一部反映香港社会生活的多幕话剧《好运大厦》作为她的毕业论文.这位剧作者叫何冀平,目前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编剧. 《好运大厦》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大陆上第一部描写香港社会、塑造出形形色色的香岛人物的戏剧作品.何冀平不但对目前的香港社会生活有着深切的感受,而且在同香港各阶层居民的接触中产生了一定的感情,有着反映他(她)们的痛苦、困惑和希望的强烈要求. 《好运大厦》着重写了香港的一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