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领导者,掌权者。工作的决定部署,群众的愿望需求,均须通过领导者手中的权力方可获得解决。而权力行使的主要方式,通常即是领导者口中的“否”或“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谚语正道出了领导者否诺的重要性。 过去的封建皇帝,很重视自己所说的话,叫做金口玉言。一语即出,既为圣旨,不管对错,你就得照办,否则,就是抗旨,弄不好就有杀头的危险,谁  相似文献   

2.
幽它一默     
无题 老王找到经理说,“我的听力不行了,现在已听不清顾客对我说什么了。”“正好,我调你去意见台。”经理说。  相似文献   

3.
1994年9月中旬,我有机会去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市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区域性会议——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的非政府组织论坛.这是我第一次出国,而且一下到了地球的另一端,一个与自己所习惯的生存环境、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地方,我的心里不觉有些忐忑,可朋友们得知后都祝贺我:“你太值了,一下飞那么远,你到阿根廷保准能一下子找到出国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我国关于“恶意串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规定,是我国对大陆法系中“通谋虚伪行为”理论所做的变通。但是这种变通不仅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极易导致适用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法的不安定,损害交易安全。因此我国应取消这一变通,还原“通谋虚伪行为”的本来面目。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已经出台的两部《民法典》草案中均有“虚伪表示”的内容,这必将促进我国民事立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大学生网络语言的主要特点英文单词直接进入现代汉语句子。一种是 ,英文单词代替中文句式中的部分字词。如 :I服了 You(我服了你 !) ,我将给你 a bit color (我将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另一种是 ,汉语字词代替英文句式中部分单词。如 :You狠 (你了不起 )。拼音和英文简写的混合使用。如 :BT (变态 ) ,ASAP(As soon as possible) ,BTW(by the way,顺便说一下 ) ,GG (哥哥 ) ,MM (妹妹 ) ,NQS (你去死 )。 AFAIK (As faras I know,就我所知 ) ,P(“屁”的文雅表达 ,常用于网络笔战 )。数字谐音。根据 10个阿拉伯数字的发音…  相似文献   

6.
西方将哲学称作“形而上学 (metaphysics)”,“meta”和“physics”缺一不可。“形而上学”不能“形式化”,“时间”与“自由”进入“形而上学”,也不能“形式化”。“时间”不可分割,但“时间”与“自由”皆有“度”。“自由”有“你我他”,“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同时这也是“存在”的状态———“人自由者”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 (Dasein)”。“人”作为“Da sein”是“有死者会死者”,以“死”来划分“时间”的“维度”。“生死”这一过程,就是“自我”的“现时在世”。然而,“死”仍提示着“他者”。在“Dasein”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度”中,“未来”居于核心的地位。“人”作为“自由者”,是“创造者”。“自由”的“创造”,使“非存在”成为“存在”。“自由”之“创造”,使“未来”成为“希望”。“希望”又使传统哲学范畴的地位发生变化,“可能性现实性”如同“自由必然”一样在理解上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7.
<正> 一、当你感到自己工作忙不过来的时候,反思一下:“是不是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情?”二、当你感到别人事事等你表态时,反思一下:“是不是揽了自己不该揽的权力?”三、当你感到别人有话不愿意说的时候,反思一下:“是不是有了自己不该有的作风?”  相似文献   

8.
西方将哲学称作“形而上学(metaphysics)”,“meta”和“physics”缺一不可。“形而上学”不能“形式化”,“时间”与“自由”进入“形而上学”,也不能“形式化”。“时间”不可分割,但“时间”与“自由”皆有“度”。“自由”有“你我他”,“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同时这也是“存在”的状态———“人自由者”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Dasein)”。“人”作为“Da sein”是“有死者会死者”,以“死”来划分“时间”的“维度”。“生死”这一过程,就是“自我”的“现时在世”。然而,“死”仍提示着“他者”。在“Dasein”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度”中,“未来”居于核心的地位。“人”作为“自由者”,是“创造者”。“自由”的“创造”,使“非存在”成为“存在”。“自由”之“创造”,使“未来”成为“希望”。“希望”又使传统哲学范畴的地位发生变化,“可能性现实性”如同“自由必然”一样在理解上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9.
偶然听来一件事,引起我的深思,随手写下这个题目。听朋友讲,他所在工厂一名工人家乡遭了灾,揭不开锅了,这职工凄凄惶惶找到厂里,请求救济。一领导说,“这个季度刚讨论过,你等下一批吧!”职工说:“讨论补助的事,领导也该通知一下呀。”厂长满脸不高兴地说:“你个人的事,你不惦着,还让领导找你!”还有一  相似文献   

10.
怕同事。是一种包容 有一次房玄龄得了重病,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玩笑道:“宰相小病去探访有好处,如果病得快要死了.去探访也就没什么用了。”有人将这话挑唆到房玄龄那里,房玄龄对此的反应是——见到那个随众来探访自己的小官吏时,笑着调侃一句:“你都肯来看我,那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啊……”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不时有人提起“腐败的资格”:“你说人家搞腐败呀,人家有那个资格,那叫待遇!”——这是讽刺;“你说腐败人人都会搞?我看你就没有这种资格。”——这是揶揄;“什么?让我自查腐败的表现?不是高抬我了吧。咱哪有那个资格呀!”——这是不满。讽刺也好,不满也罢,话说得未必中听,情绪也不见得很对头,但话俗理不俗,搞腐败确实存在着资格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法典没有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规定制定权,产生的法律后果不是形成“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冲突,无需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法源冲突论”的判断基础——民法变通规定是授权立法,存在形式和实质上的缺陷。民法变通规定立法变化产生的后果是法源变迁,即民法变通规定的表现形式和直接产生根据都发生了变迁,形式上会逐步融入自治法规,其直接上位法基础变迁为立法法,这一法源变迁的理论根基是我国独特的宪法实施方式和“优惠照顾”政策理论。民法变通规定的法源变迁理论可以扩大到整个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规定体系,最终能够起到统一法律位阶和完善法律监督的客观效果。  相似文献   

13.
情节河流论     
一、情节≈河流 曾被西方誉为“二十世纪分析小说艺术的经典之作”的《小说面面观》,是英国当代大小说家佛斯特小说理论巨碑。他在该书中深刻地指出了“故事”与“情节”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之间的本质异点。“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情节”,也是事件的叙述,但重点在揭示因果关系。他举了两个例子:“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也伤心而死”则是情节。对于王后之死这件事,如果我们问:“然后呢?”这是故事,如果我们问:“为什么?”这是情节。这一精采的论述,使我们透视到了“情节”内涵的本质核心。它告诉人们,创作构思提炼情节时,必须把握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前因后果的内在联系。《辞海》是这样解释“情节”的:“情节,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和斗争的演变过程。”所谓“演变过程”,即是事物“一种不断变化的流动的时间液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情节,约等于一条不断变化的有前因后果联系的河流。  相似文献   

14.
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提出了人生与世界具有两重性:一是“为我们所用的世界”.一是“我们与之相遇的世界”.他用“我-它”公武称谓前者.用“我-你”公武称谓后者。他强调“我-你”关系的直接性、相互性和之间、相遇.并从“我-你”关系出发.重新去认知和理解世界。布怕的思想对于冷战后不同文化间越演越烈的冲突来说.仍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梗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二者虽可单独出现,但临床往往噎膈并称。 噎膈的病理,历代有不同的说法,《局方发挥》认为系“血液俱耗,胃脘干槁”致生噎膈;《景岳全书·噎膈》则认为此证“惟中衰耗伤者多有之”,“正以命门无火,气不化精,所以凝结于下而治节不行……即噎膈之属是也。”  相似文献   

16.
中医称谓“胎死不下”,是指娠娠期间胎死腹中,不能自行排出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过期流产”,它还包括早期妊娠的“胚胎停止发育”和晚期妊娠的“死胎”等情况。 中医认为胎死不下的原因,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辨其机理虽有气血虚弱(无力促胎外出)及淤血内阻(塞而不行,不能送胎外出)之分,而临床见证则以气滞血淤为多。因死胎停留体内,变为致病因素,必然导致气  相似文献   

17.
1“华生,‘推断’这个词你是怎么解释的?” “推测──推想──推论──推理,都差不多吧。” “亲爱的医生,我想,我们必须把你看作一位文学家和一位逻辑学家。” “福尔摩斯,我看你不必嘲笑我的无知,你倒底想说什么呢?”自从华生把回忆录交给柯南·道尔爵士整理发表后,这两位握笔杆的人都领受了“文学家”的称号,可是一想到福尔摩斯讥讽的口吻,再联想到他对文学的一无所知,华生对这个称号已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了。华生觉得,“逻辑学家”是福尔摩斯抛给他的又一个刻薄。  相似文献   

18.
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澜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了一段发人深思的话。有记者问她:“杨澜,你很有心计啊,在中央电视台最辉煌的时候选择去读书,后来又到凤凰卫视发展……这一切都是你安排好的吗?”杨澜答:“我没有啊,我哪有心计啊?当时我在中央电视台是一名当红的主持人,大型的活动都有我去主持,可是一件小事,却让我感觉到我身处的环境极其不安全。有一年春节晚会,共有6名主持,多遍彩排之后,  相似文献   

19.
职场幽默     
错误 某人在领工资时发现少了一块钱。他勃然大怒地去责问会计。会计说:“上个月我多给了你一块钱,你恼火了吗?”此人厉声道:“偶然一次错误是完全可以谅解的,但我不能容忍这第二次错误。”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左右,我在加拿大读硕士还没有毕业。徐超徐赶相继问世。两只“小狗”初试啼声,就听得我胆战心惊——学音乐出身的我,别的不行,辨别不谐和音还是一流的。我就知道在他们听似动人的哭声里,隐藏着气势汹汹的质问:造人容易养人难——你拿什么养活我,我们亲爱的爸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