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对此,人们往往更注重经济的全球化和政治的多极化,而忽视了对全球文化发展趋势和文化格局演变的特点的研究。然而,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和总体格局,对于我国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进而推动整个现代化建设,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核电是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新世纪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了新一轮核电建设,我国也进入了核电快速发展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相似文献   

3.
中国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与欧洲提出的“全球治理”,是当今世界两个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全球性话语体系.“和谐世界”讲求“和而不同”,在承认并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平等对话、相互协商,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而“全球治理”则要求以人权为武器来解决全球及有关国家的国内问题,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两大话语体系虽然有本质的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二者应当取长补短、求同化异、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现行国际体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周世慧 《宁夏党校学报》2005,7(3):F0003-F0003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民主建设》一书由著名学者高放、王缉思担任学术顾问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刘德喜、钱镇、林等著 ,重庆人民出版社 2 0 0 4年1 2月出版。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的逐步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外国政界人士和诸多学者 ,在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特别关注中国政治的发展 ,而且不断有人指出 ,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少人仍将中国视为威权或专制而非民主体制的国家。然而 ,对于中国的民主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中共十六大以…  相似文献   

5.
从十五大召开的1997年至2001年。我国成功地克服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实际增长高达7.8%,明显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约3.8%,其中发达国家年均约3.3%。发展中国家年均5%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速度是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下实现的,实属来之不易。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突破1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整体上已从世界低收入国家行列跃入世界中下收入国家行列,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06,(10):53-53
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公认的盛世有三次,即西汉盛世、大唐盛世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这三大盛世,一方面确立了中国传统“盛世”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也都没能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议题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推进可持续发展上的系列阐述,数量众多、持续时间长,不仅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而且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或维度。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念基础,共谋、共建、共享是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中国致力于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等主要理论,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对全球环境治理话语与制度构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放眼全球,风云变幻。如果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则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什么推动了中华民族越来越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归结起来就是:“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继续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顽强的努力,促进中国新一轮的经济起飞。通过对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全球竞争力排名的变化也是中国经济现实发展的真实写照,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及启示就是,必须顺应时代阶段变化发展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发展中国的"六大新经济"。一方面,我们应当通过"倒逼机制"和"底线原则"把当前经济放缓期更好地转变为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机遇,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更好地利用国际舞台展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从而构建起实现"中国梦"的更为强大的软实力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价值契合了提升我国全球治理话语权的现实需求。在理论上,中国价值沿着破—立—聚的逻辑理路提升中国全球治理话语权:破——解构西方价值观霸权;立——构建全球治理中国价值话语体系;聚——把中国价值话语体系融入全球治理,凝聚对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共识。在实践中,通过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活动,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逐步彰显中国价值,通过承载中国价值的"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实现中国全球治理话语权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的国家治理能否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借鉴方案,能否为中国的整体形象构筑系统的国家治理模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今日的中国已不同于往昔的中国,一方面是实力的增强,一方面是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实力增强表明中国国家治理在逐渐走向现代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矛盾和冲突,这是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规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表明了世界各国的治理模式复杂多样,特别是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上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这也会导致治理模式之间的冲突。作为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除了探索自身的实践道路之外,还要借鉴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社会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从全球文化发展态势看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恩政 《理论学刊》2003,(1):142-145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革命日益发展的今天 ,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必须有世界眼光。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文化发展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局面 :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势不可挡 ;文化的大冲突日益尖锐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日益深刻 ;文化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 ,文化成为国家强大的重要标志 ,文化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清醒认识和全面把握世界范围的文化发展态势 ,对于深刻认识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文 《前线》2022,(3):21-24
“一带一路”研究彰显中国在全球思想价值链的地位上升。全球思想价值链重塑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持续加大“一带一路”研究力度,充分发挥中国智库和科研院所的作用,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学术研究质量,是当前中国学术界、智库界的重要任务。坚持战略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深化研究,持续用力,牢牢把握“一带一路”研究的学术话语权和学术牵引力。坚持独立性研究与合作性研究相结合,加强跨国合作研究,不断提升“一带一路”研究的质量水平,加速全球思想价值链的重塑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发展与全球伦理共同体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在确立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同时,呼唤从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片面发展观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的发展是在新全球化时代宏观背景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近公布了上半年国产汽车产销统计,在中国政府一系列扩大汽车消费政策推动下,中国半年汽车销量首次超过600万辆,达到609.88万辆,同比增长17.69%,把  相似文献   

16.
<正>高盛全球市场研究所总裁、资深投资策略师艾比·柯恩日前在纽约举行的第七届"美中经济高峰论坛"上表示,从2000年到2009年10年间,中国对全球GDP  相似文献   

17.
新年伊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快速扩散和蔓延。这场危机犹如一场"大考",既检验着各国的综合实力、各国政府的应对效能,也检验着各国国民的精神风貌。在这场危机面前,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这是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发展自己所必然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我们曾经充分估计和预料的可能结果。应对这场危机,对于有着不到60年共和国建设史和不到2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史的中国来说,是第一次。然而,也恰恰就在这第一次,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展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社会重大事变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申森 《理论研究》2020,(3):77-80
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在不断书写着中国绿色奇迹的同时,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独特的贡献。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舞台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与担当源于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基础的深刻把握和中国共产党人对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积极追求,也源于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望的热切回应。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据,按不变价格计算,GDP比上年增长13.0%,比初步核实数据提高了1.1个百分点;2007年中国GDP现价总量达到257306亿元,比初步核实数据增加了7776亿元。这一消息公布后,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启示我们,近现代史教学须重视全球地方化向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尤需以地方化的教学行为培育学生的全球化思维,从全球和地方的双重视角审视国史、国情,方能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