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为一典籍大国,对图书的写作,编纂,整理和利用的历史皆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藏书活动一般分为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观藏书和书院藏书,每一类都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其中私人藏书始于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中不仅作为官府藏书最重要的补充部分存在,也因其无可比拟的多样性、民间性、地域性而极具独立研究价值。魏晋南北朝时,中国的文化重心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南移,至宋室南迁,文化重心的  相似文献   

2.
确切性和一致性是法学图书分类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但由于图书管理人员不严格遵守图书分类程序 ,缺乏法律、法学方面的知识 ,只注重书名、外部形式而忽略图书的内容实质 ,加上法律条文的增减、修改、发展 ,致使法学图书分类不确切、不一致。必须严格遵守分类工作程序 ,建立图书分类工作检查索引卡片 ,学会使用有关参考工具书 ,有计划地培养图书分类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图书分类员的素质与图书分类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瑞玲 《前沿》2006,(6):241-242
分析网络时代图书分类员的素质对图书分类质量的影响,并阐述了对图书分类员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科学有效地进行图书馆图书分类,对于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分析论述了图书分类工作中常出现的八种错误及其原因,提出纠正错误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6.
王玲 《江苏政协》2012,(9):53-54
图书馆是文明的标志、时代的镜子。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管理人员被喻为知识领航员和智力咨询师。现代化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给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带来重大变革,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网络信息时代下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自觉增强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处理能力。较早开始个人知识管理研究的美国教授PaulDorsey提出了七种个人知识管理的技能与方法,这七项个人知识管理技能与方法也应是二十一世纪现代图书管理人员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7.
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向各族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尤为关键,因而不断推出创新性的适合民族地区的科普图书,成为民族类出版社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韩来英 《青年论坛》2010,(3):153-156
依据CNKI2007年中的数据,对《图书情报知识》进行全方位分析比对,同时也对该期刊的引文文献类型、作者情况等特点进行多角度分析。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图书情报知识》在学术研究活动中,学者对该刊载文的借鉴和吸收情况以及情报学引文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10.
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ILAS 5.0的支持下,图书流通环节中,在条码库产生的各种问题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徐世昌在任东三省总督期间,积极推进东北政治改革。他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一套新的政治制度,采取了包括改革政治体制、融化旗汉及加强蒙务、注重民政工作等一系列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清代东北地区延续200多年的特殊政治体系。进而给东北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带来一线生机。徐所主持的政治改革在东北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12.
清朝末年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实行新政成为朝野共识.其中,建立近代警政走在最前列.建立近代警察制度,通晓警政的人才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警察教育的辅助.清末警察教育一度大规模展开,在培养警政人才,探讨警察理论,提高民众觉悟方面都有建树,为以后的民国警察教育奠定了基础.受制于落后的制度,保守的文化和混乱的局势,清未警察教育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3.
催化与嬗变:民族主义与晚清政府的衰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政府的衰亡是多种历史因素和多种历史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本文以新知识分子、士绅和革命党人三个社会群体为代表,通过分析民族主义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的影响,折射出民族主义在清政府衰亡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清末,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环境下,推行变法修律,改革司法制度,狱制改革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狱制改革措施之一,在全国普遍创办罪犯习艺所。由于受清末政府的腐朽、执行缺乏力度及开办经费所限等影响,罪犯习艺所建筑仍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但作为传统旧式监狱建筑向新式监狱建筑转变的过渡性的历史产物,它的存在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胜荣 《思想战线》2002,28(6):126-129
世界地图在明清时期传播并成为中国人常识观念的一部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心态上的认知障碍:历史上中国人一方面与异域的交往和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不断扩展,同时却固守"华夏中心"的观念,认为自己不仅在诗书礼仪方面,而且在地理方位上也居于地球("天下")的中心。真正使中国人接受世界地图的,不是西方知识的传播,而是其枪炮。以传统天下观解体为契机,知识结构转换引发的价值危机构成了中国文化重建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产生于晚清。早期改良派关于警察制度的设想是中国最早的警政理论 ,而组织健全、职责明晰的湖南保卫局则已具备了近代警察的性质。日本人川岛浪速的《上庆亲王书》提出了近代中国警察建设的完整方案 ,他创办的京师警务学堂则是中国最早的警察教育机构。清警察制度的确立包括中央警察机关和地方警政两方面。由于理论准备不足 ,中央权力过于虚弱、地方行政命令不力及军警不分等原因 ,清朝警政未能建立起一个强国的警政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宪政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制度由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过渡,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具体实效,是一次现代化性质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是中国近代史上新旧法律丈化、中西法律文化冲突和碰撞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极具影响的改革,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也移植了西方的法律文化,具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对当今法制建设和完善的启示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大法律宣传力度,让每个公民知法、懂法,成为创造法律的最直接主体;二是法制改革应该是对国内法的继承和对国外法的移植并重,坚持在移植中继承、在继承中改革的治法方略.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调查资料表明,19世纪后期具一定规模的,输出到世界市场上的台湾茶叶,其种植和粗制是由小农家庭进行.晚清台湾茶业虽然有足够的土地、劳力资源,但囿于小农经济而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于领事保护的推动,就融合有政治与人权双重因素。当然,这一双重因素的影响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不同的。尽管世界最早的领事保护实践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城邦时期,而中国最早的领事保护实践却只能追溯至晚清时期。当时的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逐步转变对华侨的"叛民"、"罪民"和"弃民"等观念,从而展开了"立约保护"、"领事机关的调查与交涉"等形式(甚至还包括军舰巡航等军事方式)的领事保护。晚清政府领事保护的发展是与其华侨观念及政策的转变密切相关的。清政府华侨政策和领事保护的变化,根本上还是以巩固和发展清朝的统治为出发点的,政治因素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也就是"家国一体"型国家的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