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梅 《法制与社会》2013,(36):230-23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也开始研究民生问题的解决办法。目前我国正在迈向共享发展成果、全面改善民生的新时代,国家和政府大力倡导建设民生、改善民生。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将建设民生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课题,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并针对民生问题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论述了民生问题存在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等,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教育、劳动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从法治的视角思考民生问题,一是要制定良好和完备的法律,二是这种法律要得到忠实执行和普遍遵守。改善民生需要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环节落实法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艳 《法制与经济》2009,(19):61-62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民生为先。认真履行检察职能,解决群众的民生问题,保障群众的民生权益,是检察职能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关注民生、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中,检察机关既是一支重要的保障力量,更是一支重要的建设力量,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实现公平与正义,促进依法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命运兴衰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民生问题现状入手,以法律的视角对如何解读和看待民生问题,实现法治建设与关注民生理念的融合,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5.
作为民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宪政学家,章渊若非常关注民生问题.他对宪政内涵的独特理解,使他能将宪政与经济问题以及民众的生活改善联系起来.他的民生思想直接来源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论.他将民生写入宪法,并在发展孙中山民牛理论的具体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构了自己的民生法律体系.理解他的民生法律观对于解决今天的民生问题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逐渐增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疑难案件也相应地增多。如何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呢?如何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疑难案件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村规民约、法律与政策三者的关系、调解法律制度和仲裁法律制度三个角度思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解决,思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疑难案件解决。  相似文献   

7.
基于民生视角的政府社会管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特别是改革发展走到今天,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政权能不能巩固。鉴此本文叙述了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民生问题;明确了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职责:1、是政府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归属;2、是政府政府公共行政的目标;3、是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初衷;最后探讨了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改革途径:1、重在走向全面的体制创新2、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王秀玲 《法制与社会》2010,(25):200-200
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和谐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是规避风险,确保社会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赵宏 《清华法学》2023,(6):108-123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经历了从战争到和平、从外交到法律的进步历程。在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国际争端的路径中,是否存在着从国际仲裁(“契约”)到国际司法裁决(“准司法”)的发展路径?文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回答了这一路径是否意味着国际争端解决制度的公正和进步性,比较了这一路径与国内法体系内的仲裁与司法裁决的异同情况,同时指出在从“契约”到“准司法”的发展路径之外,国际争端解决的法律路径还具有“多元共生”“包容并存”甚至“相互趋同”等特点,同时,以此为背景和参照,论述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特征、危机及其改革,并提出关于该机制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露 《法制与社会》2011,(15):221-221
民生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建立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是解决当今我国民生问题的要务之所在。在我国,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探索和解决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尊重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采取多种形式调动人大代表积极性,尤其是坚持问计人大代表,让市人大常委会作出重大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让代表反映的民生问题尽快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刘竞涛 《法制与社会》2013,(32):171-172
西柏坡精神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精神灯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解决民生问题也要充分发扬西柏坡精神,立足群众切实需要,以法律制度做保障。  相似文献   

13.
注重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就是以党的领导为前提的科学发展、制度建设和全民参与的高度统一,以此解决民生问题,达到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律师》2009,(5):19-20
从2008年4月起,浙江省律协结合律师工作实际,多次举办由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各市律协会长、秘书长共同参加的集中教育培训班,认真研究贯彻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发挥职能作用,谋求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生问题解决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各地也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宣讲、研讨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报刊、网络、  相似文献   

15.
吴玲 《中国司法》2008,(3):67-69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通读十七大报告,感慨最深的是在整个报告中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重视民生问题,提出了全体人民共享经济、文化发展成果和和谐社会,为我国全面奔向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层法律服务是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从法律角度思考,建议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委托制度、建立监护监督制度和设立监护监督机构来解决农民工留守子女的监护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意。民生问题成为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民生离不开人民,民生离不开人民的基本生活,从法律理论层面探索适合民生改善的机制,从而实现在公共服务框架内有效改善民生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由于存在现代法律话语和纯粹政治话语两种话语体系的差异,导致1956-1957年的中国与当下的中国对民生的性质、民生的主体及民生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有着不同的认识,而这些不同认识将影响民生实践本身.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法律教育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律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客观需要比,法律教育仍面临不少问题与困难。应当承认,我国的法律教育还很年轻,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因此,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法律人才,已成为我国法律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民生问题也日益凸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已成为党的工作重点。本文指出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是要认清民生问题涵义和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