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大林 《理论探讨》2003,33(4):13-16
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和国家机关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列宁的领导体制改革思想、晚期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权力监督和制约思想、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认识、关于国家机关改革和机构编制的理论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中,提出了改革国家机关的理论。特别是在他生前的最后二、三年里,为改善国家机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党改革国家机关,加强政权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在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今天,重温列宁关于改革国家机关的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如何从国家政治制度上保证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权力,防止和克眼新的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继承者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无产阶级事业成败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实践创新,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突出特点。社会主义不是圣像而是活生生的实践,不能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抽象地对立起来,在承认错误并纠正错误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重视利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以人民为主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巩固社会主义成果时所依据的基本思想。在实践中深化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以创新了的理论认识来指导实践,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方法,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实践者,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宪政的概念,也没有对宪政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理论阐述,但他关于民主与法治的诸多论述中已经明显地包涵了丰富的宪政思想,在实践上亦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作过巨大努力。宪法至上是列宁宪政思想的前提;民主政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法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核心原则;保障人权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最终目的。认真梳理和研究列宁的宪政思想及实践,对我国现阶段的宪政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世强 《理论探讨》2004,23(4):20-22
列宁首先提出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开创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迂回"方式来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在吸取列宁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和超越。研究邓小平关于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列宁晚年,为了防止官僚主义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制约问题进行了艰苦探索和制度创新,形成了依靠执政党党内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法律监督"三位一体"的权力制约思想。列宁的权力制约思想和制度设计,对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规范党和国家的权力运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彬 《理论探索》2017,(5):15-17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和俄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对于十月革命后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意义,我们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理论意义:开创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现实意义:重视经济建设,注意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方法论意义: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和俄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对于十月革命后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意义,我们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理论意义:开创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现实意义:重视经济建设,注意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方法论意义: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关于加强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观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917年11月,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列宁第一个提出了无产阶级执政党这个概念。他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短短七年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思想,并努力付诸实践。他的这些重要思想和实践经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时期工会保护的理论,是列宁工会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天我们研究列宁关于工会保护的理论,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将有助于我们对列宁关于工会保护理论、实践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有助于我们对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工会存在的基础、工会身份的明确、工会维护职能的行使等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从而  相似文献   

11.
高萌 《学理论》2013,(17):15-16
从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指导思想的变化,采用新经济政策及其引起的争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等方面分析,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内容,从而为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列宁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徐善广,居继清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十分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他对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过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成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担负着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教育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建立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国家机关,为此,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用很大的精力探索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建设问题。他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  相似文献   

14.
李晓雪 《学理论》2012,(29):21-22
近些年来,对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理解上始终存在着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但综合研究的内容基本围绕以下观点:一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二是"直接过渡"转变为"迂回过渡"的社会主义观;三是关于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社会主义观;四是关于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五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社会主义观;六是关于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社会主义观;七是关于开展"文化革命"和进行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探索出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率先夺权政权,利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建设和发展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苏联从事社会主义实践已有半个多世纪。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苏联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建立的体制是否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向其他国家提供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历来对社会主义的某些理解是否正确、有益?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就有必要研究俄国社会主义的最早的设计师列宁的有关思想。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列宁本来只给自己规定了建设俄国式社会主义的任务,而从未想为后人确立一个至高无上、一成不变的模式。“唯一模式论”本来就不符合列宁主义,至于列宁逝世后逐渐形成的那套模式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更是未必符合列宁的最初构想的。今天,我们深入研究列宁当年关于俄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更加自觉、更加理直气壮地建  相似文献   

17.
徐凤莉 《学理论》2010,(7):40-41
列宁1921-1924新经济政策是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想之策。其精髓和实质在于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统一,对于经济落后国家实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其重大的当代影响力在于:探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理性精神;资本的逻辑的生成思想是经济落后国家发展的命脉;列宁关于农业合作制的思想对中国农村发展所具有的方向性引导。  相似文献   

18.
梁宏 《理论探讨》2003,(6):125-126
江泽民继承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了理论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9.
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宁 《理论视野》2008,(5):35-37
列宁晚年遵循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俄国的具体实际,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辩证法,正确认识和处理若干关系,有助于推动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从被统治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这是一个翻天复地的变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列宁时代所出现的新情况。因此,如何提高执政党党员素质的问题,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实际和理论问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执掌了政权,建立了工农苏维埃,首先提出了工人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问题,提出了执政的共产党如何提高自己成员的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求的问题。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袖,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第一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明确地回答了和解决了这些问题,从而创造了执政党建设的丰富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