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34年10月,呼啸的秋风卷起滚滚烟尘,追逐着一支浩浩荡荡西行的红军队伍。这支队伍是由红一、三、五、八、九等军团和后方机关人员组成的中央主力红军,共86000余人,分别从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了艰难的长征。中央红军中有福建子弟兵近3万人, 其中有闽南的优秀儿女数百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仅余6000人,其中福建子弟兵不足2000人,闽南籍的子弟兵则仅有数十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在长征途中壮烈牺牲,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凯歌。  相似文献   

2.
孟兰英 《求贤》2006,(10):28-30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万里长征。不仅以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而向世界宣告。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重要力量。而且培养、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着红军的足迹奋勇向前。 翻开红军长征史料。会发现有这样一个特点: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常是一边行军一边频繁地开会。在湘江战役之后尤其明显。70年后的今天再去回顾这一系列会议,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发生的一次又一次伟大转折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3.
许世友 《党史天地》2006,(10):42-51
红四方面军长征走过的道路是非常坎坷的。由于张国焘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活动,致使我们从1935年至1936年10月,先后3次往返于雁过不落脚的草地,数次翻越终年积雪的高山,进行了17个月的长征,经历了极为艰难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共产国际在指导第五次反"围剿"的过程中,由于始终存在着的教条式指挥及其"苏联利益至上"的倾向,使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不仅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而且还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5.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初,即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六成员之一。长征前夕,陈云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红5军团中央代表,长征开始后,随红5  相似文献   

6.
邵予奋 《共产党人》2005,(20):52-53
70年前的深秋10月,天高云淡,红旗漫卷,一队队军服单薄破烂、武器装备陈旧但却在万里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身经百战、百炼成钢的红军战士,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在弯弯曲曲的六盘山道上向北疾进。他们就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北上部队(陕甘支队)。这是他们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  相似文献   

7.
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纪念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浓缩了革命前辈对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抚今追昔,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纪念先烈,重温历史,感召未来,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唱响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激励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本刊特辟专栏,展现红军长征中最动人的故事,相信读者会从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8.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回顾长征的历史,目的是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中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本刊特约了石仲泉、罗开富、褚银、姜廷玉等四位著名专家,围绕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阐述各自的真知灼见。现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恰逢杨尚昆同志夫人李伯钊同志百年诞辰。李伯钊是中国工农红军中惟一一位三过草地的女战士;她首次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和毛泽东的艺术形象推上舞台;她是人民戏剧事业的拓荒者,留下了令后辈景仰的闪光业绩。让我们跟随她子女的追忆,走进这位伟大女性激荡起伏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赵颖 《党史纵横》2002,(10):16-17
长征,对于经过和没有经过的人来讲记忆是不一样的,而李中柏的长征记忆更是与众不同,有雪山草地的恶劣环境,有饥饿寒冷的痛苦折磨,更有亲人的牺牲和一家人奔走于长征之路的豪情。当年一家九口人跟着红军的队伍走上长征之路,到延安时只剩下兄妹四人,而如今,兄妹四人中也只剩下,-岁的李中柏和,.岁的李中权老哥俩,李中柏老人每提起这些都不胜感慨。记者来到沈阳军区联勤部第一干休所,来到李中柏老人温暖舒适、干净整洁的家,倾听老人用浓浓的四川口音清晰地叙述过去,叙述那个艰苦、辉煌、激荡人心的岁月。李中柏的家乡在四川省达县碑…  相似文献   

11.
王欣媛 《世纪桥》2020,(3):46-48,96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在行军中创作了大量振奋人心、积极乐观的诗歌,充分发挥了宣传动员、团结奋进的作用,使诗歌成为红军提高战斗力、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有力武器。研究和探讨当年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诗歌宣传,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红军的长征史,进一步推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之际,我们盼望已久的"学党史重走长征路"的活动终于启动。十月金秋,第四组赴甘肃的27位同志踏上了红军长征路。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循着红军先烈们走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长征,在儿时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词汇就是二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还有毛主席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篇。惭愧的是,从事党史工作多年,还未找到去重温这段党和红军生死攸关、长途漫漫远征历史的机缘.更难以体味70多年前那史诗般的、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14.
班玛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东南部,地处川青两省交界区域,是一个基本上全民信奉喇嘛教的藏族聚居地区,也是果洛藏族自治州重要的农业区,素有“果洛江南”的美称。  相似文献   

15.
七十年前,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着坚定的理想与信念,征服了人迹罕至、鸟兽绝临的雪山蛮野,粉碎了力量数十倍于己的反动势力的围追堵截,创下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今天,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本刊将陆续发表以长征亲历者为主的回忆、纪念文章,以志怀想。本期所编发的几篇回忆文章原刊载于上世纪90年代初沈阳军区内部编印的《革命回忆录汇集》,其中既有对“左”倾机会主义者给中国革命造成严重危害致使红军被迫长征的憎恶鞭挞,也有对工农红军在艰苦卓绝的伟大长征中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讴歌赞美。这些长征亲历者如今都已不在人世,但通过他们的口述,却给我们后人留下了那个艰苦岁月的永恒印痕,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对我们今人的启示与鼓舞。  相似文献   

16.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回顾长征的历史,目的是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中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本刊特约了石仲泉、罗开富、褚银、姜廷玉等四位著名专家,围绕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阐述各自的真知灼见。现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湘江一战,中央红军遭到前所未有的损失,兵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这时,国民党“剿共”总指挥部已经判断出中央红军下一步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于是在城步、新宁、通道、绥宁、靖县、武岗、芷江、黔阳、洪江等地区集结重兵、构筑碉堡线,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而此时,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和共...  相似文献   

18.
在1934年-1936年参加长征的红一、二、四方面军的滚滚铁流中,闪现着一大批燕赵儿女的身影:董振堂、柴鸿儒、孙毅、韩振纪、王智涛、白志文等。他们有的牺牲在长征路上,有的历尽千辛万苦,胜利到达目的地,继续进行民主革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现将参加过长征的河北籍红军将士作一简要介绍,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9.
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灿烂瑰宝,是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精神力量,凝结成为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新的长征路上,紧紧聚焦强军目标,需要从理想信念、真理检验、民众团结、新局开创以及明确使命五个方面去深刻把握和理解长征精神的历史意蕴,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在劫难与战火中开始的。20世纪30年代的福建,是在动荡与血雨中到来的。此时的中国,正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此时的福建,正处在社会大变动的历史前夜。很多人在苦苦思索和观望:中国共产党人能否走出困境,绝处逢生,创造奇迹?历史终于作出了回答——1934年10月,由于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推行“左”倾冒险主义,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使包括闽西、闽西北、闽北和赣南在内的中央苏区陷落,中央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共5个军团,以及由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直属队编成的军委第一纵队、第二纵队,总共86859人,被迫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开始作战略转移——长征,其中福建子弟兵近3万人。他们来自全省20多个县市,以闽西、闽西北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