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32岁的谢淑文是九台市工农小学教导主任10多年来她一直辛勤地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继续教育优秀学员,并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谢淑文幼年失去父亲,母亲又过早地离开了她,她是在党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当一名教师。1986年她中师毕业到加工河乡28中任教后,不久就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她在作中用实际行动实践着对党立下的誓言。她虚心向教师求教,苦练基本功,经常把孩子丢在一边,备课到深夜。经过努力,她的作文批改是全校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所教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最突出。…  相似文献   

2.
别致 《当代党员》2023,(13):53-55
<正>作为一名党员,危急时刻,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她说:“我经验最丰富,我去最合适。”作为一名护士,她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她说“:能够帮助患者,我深感自豪。”作为一名老师,她推动“三全”理念融入学生职业生涯。她说:“要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她就是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3.
何士龙 《党课》2010,(18):94-98
有人称她是“白宫里的一枝黑玫瑰”,也有人说她是“闯进白宫里的灰姑娘”,还有很多美国人认为她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女人”。除此之外,她还曾经被评为“世界上最会穿衣的女性”以及“美国男人最想约会的女人”,等等。没错,  相似文献   

4.
她像报春花,绽放在八百里瀚海。戈壁大漠,绿洲农庄,留下了她的身影,散发着她的芳香。她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和无私的奉献,为民族团结进步和人口计生事业谱写着壮丽的化章……  相似文献   

5.
何理 《党建文汇》2007,(6):52-52
我的学长去年丧妻。学长说他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鲜花给她,但是他觉得太浪费,总推说等到下次再买,结果却是在她死后,用鲜花布置她的灵堂。  相似文献   

6.
云涵 《党建文汇》2009,(4):48-48
那一天,她所在的食品公司贴出新告示。她压抑着自己内心的紧张,挤进人群中去观看。那是一张下岗人员名单。她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中。这一年,她已经42岁。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幅年轻女警为婴儿喂奶的照片在网友中争相流传,纷纷跟帖,盛赞她是地震中最美丽的妈妈。几乎在一夜之间,她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她就是江油市公安局女民警一蒋晓娟。  相似文献   

8.
著名电视人杨澜说过,在她采访的人物中,王光美最让她震撼,原因在于“经历过那个浩劫的时代后,她选择了宽容和原谅”。能够宽恕他人,给王光美的晚年生活带来了自由和安宁。  相似文献   

9.
记得一位老同事,每次就餐让他点菜时,他总是首点“糖醋排骨”。结果每次都是吃者甚少,唯独他吃得津津有味,这让我很不解。在一次出差的时候,我们俩不经意间聊起了这件事。他告诉我,糖醋排骨是他前女友最爱吃的菜,也是她最擅长做的菜,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能吃上几顿。分手3年了,想念她的同时,也想念她做的糖醋排骨的味道。  相似文献   

10.
王忠清  陶吉忠 《实践》2010,(6):30-30
提起磴口县隆盛合镇的香英,人们不禁竖起大拇指,过去只看到她在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忙碌的身影,现在在电视报纸上也经常能看到她了。作为一名年轻的农村女性,她把自己的家庭整治的有条有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社会公认的科技致富、创新发展、邻里互动、绿色家庭的标杆,她本人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人见人夸的孝顺媳妇,被镇党委政府评为最“干净人家”和最“精巴媳妇”。  相似文献   

11.
赵平 《新长征》2011,(4):34-35
她的生命像一团火,尽情地释放着光明、希望还有炽热;她的生命像一首歌,跳跃的音符中有幸福、有欢乐、也有坎坷;她的事业像一首诗,诗中抒发着信念、智慧、更有拼搏。她用最凝重的情感,以最优美的旋律,在心底里唱着奉献之歌、忠诚之歌!  相似文献   

12.
刘亿 《新长征》2014,(5):48-49
她阳光善良,乐观向上,28年新闻生涯,铺出闪光的自强之路;她的身体不被命运眷顾,可她却从心底唱出强者之歌;她从不怨天尤人,她从不向命运示弱,她用一个中国传统女性最朴素的坚持,向社会传播闪光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一位已经上大学的孩子的妈妈和我讲起了孩子小时候的启蒙老师,她说让她最难忘、最感谢的是孩子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  相似文献   

14.
“她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先进事迹,就像蕴藏在大海深处的海石花,在海表面看不见,深入下去,一片连着一片,层层叠叠,多得数不清……她的事迹突出,生动感人,许多群众一提她就感动得落泪……她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红色娘子军的新一代”,”红色家乡的好娥娘。”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13):120-120
她可能是中国最老的出诊大夫,97岁仍坚持出诊一她不收红包、不开大处方。有人说她守旧、过气,有人说她身上有“医道”。  相似文献   

16.
高峰 《党史纵横》2011,(6):49+52-49,52
她是一位聪明好学、有文化的新女性,在蒋介石政治崛起最关键的7年中伴其左右,在蒋介石的一些重要时刻,她如影相随。不明真相的新闻记者曾称她为:欧亚混血儿、风尘歌女、姨太太、护士、冒险家,甚至冒牌货,终于,她冒着生命危险站出来为自己正名。她就是蒋介石的第三位夫人——陈洁如,一位被淹没在蒋介石政治野心与历史洪流中的女子。  相似文献   

17.
李晶川  陈森阳 《党建》2010,(6):22-22
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的广大共产党员当中,她的事迹一夜之间传遍了网络,被网友称为“最美女军医”;她为灾区受伤小女孩喂水的情景,被评为抗震救灾的感动瞬间。她就是共产党员、深圳公安边防支队赴青海抗震救灾医疗小分队医生罗爱华。  相似文献   

18.
他日重逢     
肖遥 《廉政瞭望》2014,(23):75-75
行为艺术家Marina在纽约发布新作品“凝视”,1400名观众排队进入,与之对视。有人对着她大喊大叫,有人现场向她求婚,有人在她面前突然脱下衣服赤身裸体……都不能令冰雕般的她动容。但当她22年前分手的情人、她的灵魂伴侣、德国行为艺术家Ulay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时,她不禁流下了眼泪。他们伸出双手,十指相扣……有人解读称:“若他日与你重逢,我该如何向你问候?以沉默,以眼泪。”这也许是旧日情侣久别重逢里最诗意的场景。  相似文献   

19.
在领导眼里。她“实在、勤恳、有潜力”;在同事眼里,她“真诚、进取、热情”:在学生眼里她“善良、亲切,像春天一样温暖”。她就是平安县沙沟学区石沟沿学校教师马登英。今年38岁.在教师岗位上已“耕耘”了整整16载。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践行着化作春泥护红花的心愿。  相似文献   

20.
妈妈的擂茶     
王惠明 《新湘评论》2012,(19):53-53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一辈子最珍爱的东西,除了她的孩子,那就是擂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