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铁军”一词,起初是民众用来赞誉担任北伐先锋队的叶挺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的,意思是指第4军是人民的铁卫士。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荣誉军旗方阵中的“铁军”军旗,落款是“民国十六年一月五日武汉粤侨联谊社同人敬赠”,换言之,是民间授予的“铁军”。在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官方也有一个“铁军”,即1932年3月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授予红4军第仆师“铁军”荣誉称号。一个是国民革命军的“铁军”,一个是工农红军的“铁军”,它们有血脉联系吗?  相似文献   

2.
肖如平 《党史文苑》2007,(11):37-41
陈铭枢(1889-1965),字真如,广东合浦人,国民党陆军上将,早年参加过孙巾山领导的革命活动。1920年孙中山创建粤军3个师。陈铭枢被任命为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北伐前夕,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与张发奎的第十二师并肩作战.连克北洋军重镇,被誉为“铁军”。攻克武汉后,第十师被扩编为第十一军,陈铭枢任第十一军军长兼武汉警备司令.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是红军中的“第三个三十四师”,诞生于闽西,后成长为一支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被誉为红军中的“钢铁之师”。本文对红三十四师的历史沿革、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场上参加的主要战斗、长征途中浴血湘江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讴歌和缅怀这支英雄部队。  相似文献   

4.
二野12军36师(原6纵18旅)是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一支战功卓著、威名远播的英雄部队,以英勇善战、政治工作卓有成效著称,多次受到纵队以至野战军刘邓首长的肯定和嘉许,是当之无愧的“太行铁拳”、二野头等主力师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是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闭幕及表彰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来的359旅等单位和王震等22位生产英雄、毛泽东视察南泥湾,双80周年;是359旅前身红六军团组建90周年;是359旅沿革2军5师改组为新疆生产建设第1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赴朝作战胜利,双70周年。359旅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英雄部队,是八路军最先编成的6个建制旅级作战部队之一。  相似文献   

6.
1930年12月初至1933年2月底,国民党南京政府以10万基础上递增到50万的重兵,对中央苏区发起了一至四次“围剿”。苏区军民运用“诱敌深入”及“运动中歼敌”的战略方针,使得敌军的进攻每每败北,先后歼敌8.7万余人,缴获的弹药物资难计其数。光是在战场上活捉、击毙敌军的师长就达10个。这10个“壮志未酬身先陷”的敌方师长,各自的命运不尽相同,但俱是悲哉惜哉。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在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第一次“围剿”的10万部队中,张辉瓒的第十八师是“剿总”总指挥鲁涤平最为倚重的精锐部队。该师为甲种编制,向有“铁军师”之称。正…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军队叶挺独立团,经过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血与火的锤炼,在长征前,其主体发展演变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简称“红四团”)。在历时一年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这支叶挺独立团后裔英雄部队,发扬“铁军”精神,勇当开路先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屡建奇功,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董保存 《党史博览》2018,(8):34-39,43
正有研究者概括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集团军是"组建很晚,历史却很长,善与外敌作战,战果十分辉煌"的部队。而第54集团军的将士们只说自己所在的部队是一支"铁军"——从1924年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铁甲车队叫起,一直到后来的重点建设部队……周恩来拍板:就叫54军1952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原第四野战军第45军和第44军各一部(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师、第135师;44军第130师)合编为一个军入朝参  相似文献   

9.
解放通南巴平部队考肖登国在征集本市建国初期史料中,发现一些史书对解放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四县”解放军部队的说法不一。有的说南江、巴中是60军181师解放的;有的称巴中是61军183师解放的;有的还说42军124师是解放通、南、巴、平的部队,又说解...  相似文献   

10.
<正>“清江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三十九军第三四六团,这是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新四军淮海军分区第四支队,诞生于战火纷飞的1943年3月。该部成立后,犹如一把出鞘利剑,勇猛向前,战高沟、打阜宁,所向无敌。在解放淮阴城战斗中,仅用5分钟就攻入城里,被授予“清江部队”的光荣称号。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以“三猛(猛攻、猛打、猛追)”著称,是东北野战军头等主力师、头等主力团,三打靠山屯、攻义县克锦州、  相似文献   

11.
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是一支将星璀璨、英雄辈出的铁军部队。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该师所向披靡、战功卓著的光辉历史和大力弘扬铁军精神、忠实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先进事迹,在军区部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军区党委专门作出向该师学习  相似文献   

12.
四、三千里江山鏖战急(一)首战告捷 云山位于朝鲜平安北道,西距中国安东(今丹东)150多公里,南距平壤120多公里,周围群山连绵,是一个仅有千户人家的小城。美骑兵第1师是建立于华盛顿时代的开国“元勋师”,号称建军160年以来没打过败仗。然而,它的不可战胜的神话却在云山这座小城破灭了。 1950年10月初,“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分3路北进,19日占领了平壤。“联合国军”总司令D·麦克阿瑟认为北朝鲜已经彻底失败,中国不会出兵。于是计划在11月 23日“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令其所属部队以 4个军1…  相似文献   

13.
1933年8月16日,东方军除留红三十四师驻守连城外,其余部队挥师北上。开始第二阶段的作战。我们从连城出发,经清流、归化到沙县境内,解放了夏茂、高桥等广大乡镇.于8月下旬攻占了闽江上游的两个主要商埠——顺昌县的洋口和延平县的峡阳,击溃蒋军五十六师刘和鼎部3个团,缴获机枪4挺,火轮3艘.食盐15万斤,其他军用品无数。接着。东方军的红四师、五师、十九师又将顺昌、延平隔断并围攻两城。红六师(原兴国模范师)及红二十一师第六十一团也从江西黎川及福建泰宁南下,  相似文献   

14.
朱晓明 《党史博采》2014,(2):50-54,58
国民党军名将、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11师师长胡琏将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是我中野、华野的强硬对手,他十分用心研究我军的战法和部队情况,认为刘邓之3纵战力强,为精锐部队,有“老虎纵队”之称。因此,3纵主力第7旅(即11军31师)也就有了“中野虎师”的美誉。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中后期,蒋介石为同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先后组成了20多个重兵集团。其中,廖耀湘兵团、邱清泉兵团和黄维兵团,全部美式装备,实力较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有五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号称“五大主力”,即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十八军(整编十一师)、七十四军(整编七十四师)。其中,新一军、新六军编入廖耀湘兵团,第五军和第七十四军编入邱清泉兵团,第十八军编入黄维兵团。在国共两军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这三大“王牌兵团”先后被投入东北和华东战场,并被蒋介石寄予厚望。然而,令蒋介石大失所望的是,在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中,这三大“…  相似文献   

16.
李奕明 《党史纵览》2011,(12):42-45
邓小平下令寻找英雄柴云振 柴云振是一个传奇英雄,而寻找柴云振的过程也是一个传奇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许多家新闻媒体都先后发表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一位失散了30多年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终于被原部队找到,并佩戴上了早就属于他的英雄勋章。他叫柴云振,是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四团八连七班班长。从此,柴云...  相似文献   

17.
在华北军区18兵团序列中,有三支主力师,即60军179师(光荣的临汾旅)、61军181师(英雄皮旅)、62军184师,179师和181师名扬天下,保留至今,184师因撤消很早而鲜为人知。让我们拂去历史的旧尘,追寻60多年前这支传奇劲旅的发展历程吧。  相似文献   

18.
师长杨剑神情刚毅。1979年2月,在南疆重大军事活动中,他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肩扛40式火箭筒炸飞对手,镇住蜂拥而上的“敌军”。师政委周和平,当时正和战友扛着冲锋舟,一步一滑地行进在山区潮湿泥泞的路上,修路架桥,保证大部队顺利前进。“铁军”师的常委中,有5人打过仗。  相似文献   

19.
陈辉 《党史博览》2006,(6):47-51
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的前身为七十四军,1937年8月在武汉成立,1946年改编为整编七十四师。它是国民党“王牌军”中最耀眼的一颗战场“明星”。它有一系列的美称:“御林军”、“抗日铁军”、“虎贲”师,并荣获国民党军中最高奖励——“飞虎旗”。它经历过一系列的恶仗、硬仗、险仗: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等许多重大战役,战功卓著。它产生了众多的名将:国民党第一战区第三十六集团军司令俞济时、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师长张灵甫……遗憾的是,它最终被蒋介石推向了内战战场。此后,它便不再辉煌,溃不成军,最后兵败孟良崮。  相似文献   

20.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14,(12):35-39
勇夺“汉阳造”,当上了班长 1930年2月底,石首县第一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在袁家铺召开,正式成立石首县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号召青年踊跃当红军。18岁的顿新银参加了红军,被编入红六军第十六师四十六团一营二连当战士。1930年7月1日,红六军攻占公安。4日,红四军军长贺龙率部队进至公安,与红六军在公安南平镇会师。随后,红四军改称红二军,与红六军组成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7月下旬,部队由府场、峰口等地向东北挺进,相继扫除龙湾、熊口等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