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博会历来是主办国展示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展前景的盛会。世博会也为人类所共同关心和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一种新的因素,正在改变这种经济低迷之势。  相似文献   

2.
朱航 《亚非纵横》2010,(3):11-16
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通过信息传播、文化交流、大众媒体、民意调查和支持非政府组织等形式影响国外民众,扩大本国政府、公民与国外民众的对话,减少他国公众对本国的错误观念,提高本国在国外公众中的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增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世博会为我国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一个盛大的平台,也成为中国面向全世界的“公共外交”新舞台。  相似文献   

3.
2010年5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4月30日晚,世博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5月1日,上海世博会举行开园仪式。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在为期184天的会期内,有来自全球的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参展,预计将迎来7000万中外观众。  相似文献   

4.
华侨筹资25万美元建世博“中国村” 1939年,南京国民政府参加了最后~届世博会,由于二战,世博会中断了21年。1939年2月18日至10月29日,美国金门世博会在旧金山金银岛举行,太平洋沿岸国家悉数出席。金门世博会与纽约世博会同时举办,主题都是“建设明天的世界”。虽然纽约人曾向美国联邦政府提出,  相似文献   

5.
黄浦江畔和谐欢歌。胜景无限:世博园区烟花璀璨,创意精彩。百年期盼,八年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终于拉开帷幕。在长达半年的会期中,来自全球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将通过创意独特的场馆展示、丰富多彩的科技成果、充满睿智的各种论坛以及引人入胜的文艺活动,倾力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本次世博会将打开未来城市的大门。引领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世博会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了。1851年的英国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被公认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世博会。而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则是从那一年就开始了。追寻着历史的足迹,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个参与世博的彪炳人物,屡屡被人提起。  相似文献   

7.
1904年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参加世博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是首次由中国人自行组团参加的世博会。中国政府抛开海关,派溥伦贝子成立专职委员会,花费12万美元修建了中国馆,也是历史上首次中国官员率领商民一并参加的世博会。国外媒体说:“中国政府正式登上世博会舞台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奥运会历来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体育盛会。它的影响早已远远超越体育的范畴,而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更广泛的领域产生着多方面深刻的影响。北京奥运会是继东京、汉城之后,亚洲国家主办的第三次夏季奥运会,意义非同寻常。这三次奥运会对东北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巨大变迁。"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科技社会进步和人文素质的提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发展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与创新特色,为世界奥运史和文明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将使我国踏上蓬勃发展的历史新起点。  相似文献   

9.
清明祭扫,缅怀先人,始于周代。这是一个全球炎黄子孙都会祭拜的节日。  相似文献   

10.
在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激烈竞争中,国际奥委会详尽地考证了北京的方方面面,并与其它申办城市做了比较,维尔布鲁根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的一句话,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这遗产是厚重的、悠远的,这遗产有硬遗产也有软遗产,被称为中国最优美的汉语方言北京话就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世博夜景     
董书民 《海内与海外》2010,(9):F0003-F0003
本版摄影作者是著名的绿化老人单昭祥先生。他今年90岁了,刚刚从北京市绿化基金会会长的职位上退下来。前不久他去上海世博会,无比兴奋和喜悦,在六天中天天都去世博会参观,其中三天每天都参观十六、七个小时,爱好摄影的单老每天拍下很多世博会场景。本刊选取单老的几幅摄影照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大众媒体在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大众媒体对社会的转型过程进行反映并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另一方面,大众媒体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转变。俄罗斯媒体具有私有化和财团化的特点,从而导致媒体的极端商业化和庸俗政治化。俄罗斯转型过程初期蔚为奇观的大规模媒体战也由此发生。普京执政之后,开始打击寡头势力和改造媒体。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交流》2009,(3):22-23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目前,世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已有2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其中近200个已签署参展合同。世博大家庭的成员们共同创造了世博会参展新纪录。  相似文献   

14.
保加利亚国有企业的改革始于1989年初,两年后通过国营经济私有化纲领,开始了私有 化进程。先后通过的“私有化法”、“大众私有化法”等20余项有关法律法规,为私有化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由于政权更迭频繁、政策失误及企业本身遗留问题严重等原因,国有企业私有化困难重重,进展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网络型恐怖组织具有比传统的等级型恐怖组织更强的适应能力;二是恐怖组织逐渐把袭击目标转向普通大众;三是恐怖组织仍有可能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四是恐怖主义支持者的数量仍较多。  相似文献   

16.
华文教育本土化是世界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必然趋势。泰国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马来西亚始于50年代后期,印度尼西亚则始于60年代中期。其他一些国家由于政治变化等国际国内因素,甚至将华文学校国有化。在这种情势下,华文教育如何在所在国落地生根并发展?本文将从华文教育的现状、特点、困境和出路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运动会,自1924年开始到2018年已经举办了23届,每4年一届。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令所有中国人都感到骄傲的事情。在此之前,北京已经在2008年成功举办过一次夏季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和魅力;这次的冬奥会将再次向世界展示发展得更好、更强的中国,也使得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奧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相似文献   

18.
石建勋 《亚非纵横》2008,(3):17-20,31
本文总结分析了历届奥运会后的奥运低谷效应,以及北京奥运会与历届奥运会的比较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使北京奥运会的“乘数效应”影响尽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避免和减少“后奥运低谷效应”对中国经济不利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经济无疑会带来多方面影响,但最具有意义的是对举办城市经济质量的提升,这种影响多表现为对经济的间接效应,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和奥运会的刺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08年奥运会在筹备期间对北京经济质量的改变,更进一步说明了奥运会与举办城市经济和社会融合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2006-2008年东亚地区一项跨国大众观念问卷调查--亚洲民主动态调查发现,东南亚陆地国家(如越南和泰国)的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比海洋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的民众更正面.中国在东南亚的形象总体而言好于美国在东南亚的形象,但不及日本.海外华人对中国的看法比其他族群更正面.而在学校接受英语教育、平时也使用英文的人群,对中国的印象相对较差.东南亚的穆斯林民众对中国的印象也相对较差.中国需要针对这些人群提高传递自己形象的能力.此外,也需要着力培养在东南亚年轻一代心目中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