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20年,在国家实验兽医研究所内设立了蠕虫室。1931年,这个室改为全苏蠕虫研究所,在К.И.斯克里亚平院士的领导下,蠕虫学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在家畜和经济动物的蠕虫病的许多理论问题和防制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全苏斯克里亚平蠕虫研究所是苏联培养兽医、生物和医学方面高级蠕虫学人材的主要园地。  相似文献   

2.
从2 0 0 1年以来,笔者对黑龙江省2 0个市、县鸡蠕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鸡蠕虫病分布仍较广,蠕虫寄生率和寄生强度也较高。因此,对鸡寄生蠕虫病的防制仍不容忽视。1 流行情况目前已经查出黑龙江省鸡的寄生蠕虫共有10种,其中吸虫2种:宫川棘口吸虫(Echinostomamiyagawei)、透明前殖吸虫(Prosthogonimuspellu cidus) ;绦虫4种:有轮赖利绦虫(Raillietinacesti cillus)、棘盘赖利绦虫(Raillietinaechinoboth rida)、四角赖利绦虫(Raillietinatetragona)、鸡膜壳绦虫(Hymenolepiscarioca) ;线虫4种:鸡蛔虫(Ascaridiagalli)…  相似文献   

3.
第五次国际蠕虫学学术会在捷克斯洛伐克召开,分4个学术组,收到并交流论文128篇。 (一)蠕虫的形态学及生物学 保加利亚利用杂交方法研究了家畜及野生动物旋毛虫的种类组成,证明Trichinella spiralis只见于猪,T.nelsoni见于猪和野生肉食兽。旋毛虫染色体的研究证明,T.spiralis染色体组中最长染色体  相似文献   

4.
最近10年来,在免疫寄生虫学领域内取得了较大进展。有关专家很重视热带寄生虫病的研究;特别是寄生现象(即宿主与寄生虫相互关系)的研究,已上升到分子水平。现就有关问题概述如下。 (一)寄生虫的免疫学和生态学 在动物寄生虫感染的群体免疫、流行病学和防制方面向前跨出的重要一步就是一般公认寄生虫群(Population)不仅仅是寄生于动物体内的虫体,也包括该种在动物外界环境中的全部发育阶段。实际上,寄生虫种群的内寄生虫部分,和它们在外界时相比,也许是一小部分,也许仅仅是选出来的发育阶段,也许在大部分宿主中[除寄生性蠕虫方面,虫子特多的动物(Wormy animal)以外]仅仅是个别寄生虫的非常暂时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牛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牛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分类、内生发育史、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防治等几方面阐述了牛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前人对牛隐孢子虫3个有效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牛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及有效防制该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呈全球分布 ,而以发展中国家较多 ,主要流行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及东欧地区。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不但寄生在猪体引起猪囊虫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可侵入人体的不同部位引起各种囊虫病 ,其中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囊虫可致神经系统损害 ,引起癫痫、高颅压、精神障碍等症状 ,甚至造成患者残废或死亡。猪带绦虫病、囊虫病在我国分布也较广泛 ,对人身体健康及畜牧业的发展危害极大[1] 。以往采取服用抗蠕虫药物治疗和改变人们行为习惯的方法防制囊虫病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明显降低了绦虫…  相似文献   

7.
随着肉用犬和观赏犬饲养数量的增加和交易频繁 ,犬寄生虫病的流行区域也随之扩大[1~ 6 ] 。因此 ,加强对犬蠕虫病流行情况调查与防制 ,对养犬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1 黑龙江省犬主要蠕虫病的流行概况目前已经查出黑龙江省犬的寄生蠕虫共有 2 2种 ,其中吸虫 8种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sinen sis)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westermani) ,圆圃棘口吸虫 (Echinostomahortense) ,獾真缘吸虫(Euparyphiummelis) ,日本棘隙吸虫 (Echinoc…  相似文献   

8.
动物寄生蠕虫对驱虫药的抗药性 ,是指动物寄生蠕虫种群中存在能耐受可致死多数虫体剂量的某种驱虫药的个体。自195 0年Taylor最早揭示有关动物寄生蠕虫的抗药性以来 ,一直受到有关学者的密切关注。研究和认识动物寄生蠕虫对驱虫药的抗药性 ,不仅对于驱虫药物的研究开发 ,而且对于动物蠕虫病的防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1 蠕虫抗药性的基本特征1.1 抗药性的普遍性 随着驱虫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检测抗药性的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发现产生抗药性的虫株和驱虫效果降低的药物不断增多 ,分布地域也在扩大。如抗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有绵羊和山羊的捻…  相似文献   

9.
齐齐哈尔市牛寄生性蠕虫的区系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富裕县、泰来县的3个肉牛饲养场随机选取改良成年肉牛52头,用蠕虫学剖检法进行寄生性蠕虫区系调查。结果,在牛体内共检获各类寄生性蠕虫13种,隶属于2门、3纲、10科、12属,其中以捻转血矛线虫、牛仰口线虫、前后盘吸虫、食道口线虫、肝片形吸虫、毛圆线虫和莫尼茨绦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高,分布广,为齐齐哈尔市牛寄生虫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0.
人畜共患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医学是人类医学与生物学之间的重要桥梁,随着科学的发展,兽医学与人类医学的关系日益密切。两门学科互相渗透,发展出一门边缘学科——兽医公共卫生学。这是利用兽医学的知识、技术和资源直接为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包括兽医食品卫生、环境保护、人畜共患病的防制、比较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等项内容。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人类对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人畜共患病的防制与研究已成为兽医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和粮农组织(FAO)于1950年成  相似文献   

11.
以前关于宿主对感染各种寄生蠕虫的免疫反应的工作,主要是从事于创造和改进蠕虫病的免疫诊断方法(Fife氏1971)。近年来则更多地注意于阐明动物对寄生蠕虫发生保护性免疫反应的机制,这主要是因为成功地应用于各种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的免疫方法,大部分对蠕虫感染都已失败,只有绵羊的丝状网尾线虫(Sokolic氏等1965)和牛的胎生网尾线虫(Jarrett氏等1960)感染为例外。  相似文献   

12.
从Sarles 1938年发现Sarles现象(系一种沉淀反应)以来,蠕虫免疫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由于多细胞寄生虫即蠕虫产生抗体的复杂性和组织培养等的困难,与其他领域相比,蠕虫免疫研究的进展是缓慢的。1960年Jarrett等首创的牛胎生网尾线虫疫苗,发展了对线虫类感染的免疫学防御,并一度商品化(Dictol),但以后的研究和现地应用进展不大。到目前为止,在蠕虫免疫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很少,而且尚未生产出像预防传染病那样,可供在较大范围内预防蠕虫病感染的切实有效的疫苗。  相似文献   

13.
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近年来我省已有捕获野生貉进行驯养以开发其毛皮资源和药用资源,为了给野生貉驯养时防治寄生蠕虫病提供依据,我们于1987年对洞庭湖区的野生貉进行了蠕虫调查研究,剖检野生雄貉6只,共检获蠕虫8种,其中一种为国内新纪录,貉还是其中3种寄生蠕虫的新宿主,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4.
应用建立的绵羊寄生蠕虫病综合防制模式在甘肃省环县进行了示范.在绵羊增重方面,缓释药弹组比常规驱虫组平均多增重3.82 kg,比对照组平均多增重7.00kg;在产毛量方面,缓释药弹组比常规驱虫组平均多产毛0.15 kg,比对照组平均多产毛0.18 kg;在死亡率方面,缓释药弹驱虫组和常规驱虫组均未死亡,而对照组的死亡率达7.3%.  相似文献   

15.
猪传染性水泡病、猪瘟均为病毒性急性传染病,是国家规划要求防制的重点和消灭对象。采用猪水泡病鼠化弱毒疫苗(以下简称猪水泡病鼠化苗)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下简称 瘟兔化苗)预防免疫亦经科学实验和防疫实践证明是安全、有效的防制措施。我省推广猪水泡病鼠化苗以来对防制猪水泡病起了显著作用,但又出现与其他猪病的预防注射(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争时间、争人力、争物力的矛盾,广大贫下中农,基层兽医迫切要求改  相似文献   

16.
对于由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仔猪下痢,除了强调改善饲养管理条件、试制有效的菌苗外,寻求适当的药物治疗,仍是防制仔猪下痢的重要方法。目前研究家畜大肠杆菌病的学者一般都认为在防制大肠杆菌病时,须首先进行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试验,以确定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我们采用硅胶片法,对氯霉素等11种抗菌药物进行了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试验,试图建立一种简便而可靠的药敏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羊线虫幼虫寄生阶段分离方法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线虫病病原种类复杂,常在春季出现寄生的高潮。长期以来,对其病原的感染季节,防制时间等,在国内研究者中尚存在多种不同意见。而线虫幼虫寄生阶段的数量统计对研究以上问题占有决定性的意义。其次,评价抗蠕虫药的驱虫效果,也要检查药物对亲组织期幼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猫常出现呕吐症状,经分析,猫患瘟热、或有蠕虫寄生或鼠药中毒,均发生呕吐,但三者在临床上是有区别的。笔者曾诊治猫病501例,其中猫瘟热250例,杀鼠药中毒123例,蠕虫病79例,其他48例。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9.
囊尾蚴病是人畜共患的蠕虫病。囊尾蚴可寄生在宿主机体的各个部位,使器官的组织和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治疗甚为困难,研究有效的药物一直是医药界和兽医工作者关心的课题。 从七十年代开始,国外在化学治疗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从一些新的广谱驱虫病中筛选出几种对囊尾蚴病有较好疗效的新药,如甲苯咪唑、氟苯咪唑(Flubendazole)、吡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华双腔吸虫、胰阔盘吸虫病防制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对两病混合感染报道较少,尤其在治疗上无十分理想方法。现将1985年5月在兴安盟科右前旗永丰水库绵羊该两病混合感染及治疗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